張愛玲一生為愛所困,三心二意的胡蘭成,到底憑什麼收服了她的心

2020-12-10 走心巷子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

初讀張愛玲的這番話,覺得有些悲觀。

但是經歷世事之後,再細品這句話,竟覺得如此有理。

人生就是這般,外表看起來華麗輝煌,但是卻也伴有無數煩惱和心酸。

至於如何心酸,如何糟糕,想必只能自知。

張愛玲一生最大的「蝨子」,想必就是與胡蘭成有關的愛恨吧。

01 與胡蘭成初見,迅速又熱烈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

確實如此,張愛玲在十幾歲就出版作品,22歲的時候便有了名氣,名氣逐漸大了起來。

也吸引了同是文人胡蘭成的好奇與崇拜。

出名倒是趁早了。

愛情卻遲遲未來。

張愛玲因為家庭的緣故,總是不能夠敞開心扉去相信別人的。

時間和精力全部撲在了作品上面。

名氣有了,愛情卻從未沾染。

初見胡蘭成是在出名後,當時的張愛玲已經有23周歲。

要說二十多歲的年紀,還從未談過戀愛,確實有些晚了。

讓大家詫異的是,寫愛情寫得淋漓盡致的才女張愛玲,並未嘗過愛情的味道。

胡蘭成崇拜張愛玲的作品,以紙條求相見。

本還有些推脫。

最終耐不住見了面。

張愛玲喜歡成熟的男人,而胡蘭成確實才情具備,又很成熟。

一來二去,生出了愛情劇烈的火花。

這一戀愛,可以說深深埋進了張愛玲的心裡。

02 深愛胡蘭成,不顧一切與之成婚

在當時,張愛玲選擇和胡蘭成在一起,想必很多書迷都感覺詫異和不贊同。

張愛玲剛剛二十出頭,正是美好的年紀,何況那麼有才能。

胡蘭成早已娶過妻,年齡還大張愛玲14歲。

別說是張愛玲了,就是平常百姓家的姑娘,跟一個大14歲多的孤寡男人在一起,想必也是會遭到反對。

為什麼偏偏張愛玲這麼願意和胡蘭成在一起呢?

因為成熟,因為炙熱,因為胡蘭成懂她。

有這樣一個相處細節。

張愛玲提及自己讀書的錢都是向母親借的,胡蘭成便一箱錢一箱錢的往張愛玲那裡送去。

這不僅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更像是受盡保護的親情。

胡蘭成雖說身份敏感,人品也不怎麼好,但是揪住了張愛玲的心。

這一揪,揪成了夫妻。

一紙婚書,就這樣成了夫妻。

雖然遭人議論,但張愛玲像撞了南牆般,不問歸途。

03 沒有現世安穩,卻等來數次背叛

張愛玲題寫婚書內容:「胡蘭成張愛玲籤訂終身,結為夫婦。」胡蘭成添筆:「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說得好聽,寫得美好。

可是胡蘭成沒有做到。

不僅沒有給張愛玲幸福安穩的生活,倒是送給張愛玲不少議論,還有糟糕的日子。

胡蘭成雖有才情,但在男女愛情方面,真的稱不上是一位君子。

有了才貌雙全的張愛玲,也管不住他躁動的心。

即使已經成婚,家裡有嬌妻相伴,胡蘭成婚後還是與數位女人有過關係。

張愛玲逐漸成熟,但終究是個女人。

不知她為此流過多少淚,又有過悲傷呢?

張愛玲給過胡蘭成很多機會,也暗示挽留過,也試圖期待胡蘭成有一天能改變。

但是奈何胡蘭成本性難改。

張愛玲最終下定決心,與他不再往來。

關係是散了,回憶和情感,卻永遠留在心中,無法散去。

為什麼都說張愛玲最愛胡蘭成?

因為在她後來幾十年的作品裡,總是有胡蘭成的影子,那是抹不掉的念想。

總結

作為張愛玲的書迷,深覺為這樣的男人一生有個疙瘩,是不值的。

但是愛情這回事,怎能言說其價值。

胡蘭成給過張愛玲悲傷,也給過快樂。

就像張愛玲所言:「喜歡一個人,是不會有痛苦的。愛一個人,也許有綿長的痛苦,但他給我的快樂,也是世上最大的快樂。」

愛情挺糟糕,但是張愛玲的文學作品是毋庸置疑的優秀。

作品如人一般,有點無釐頭的衝撞,但是字裡行間之間又是細膩的情感交織。

她因愛而生,也為愛煩憂。

在她所有的作品當中,可見其素養,以及對於愛情人生的態度。

好作品,自然需要品味。

於是入手了張愛玲作品集全套,共有10本,有著名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等等。紙質清晰,內容充盈。

喜歡張愛玲的讀者,亦或者對張愛玲好奇的讀者,又或者喜歡研究愛情的讀者,都可入手張愛玲作品集。

在文字的徜徉中,感受張愛玲的氣質與心境,這是透過書籍的面對面交流。

重要的是價格問題,一本只需要24.9元,全套書籍購買,10本也只需要128元,優惠了一百多元呢。書嘛,就圖個整整齊齊才好看。

文學女作者,張愛玲必須有姓名,她的作品確實值得細細品鑑。

需要入手的夥伴~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哦

--end--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傷害她最深的從來都不是胡蘭成
    而一個女人一旦擁有了過人的奇異的智慧,她一輩子就要飽嘗智慧的痛苦。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如果你看過張愛玲,如果你愛張愛玲,如果你了解張愛玲的一生……你大約情願這世上沒有《傾城之戀》,沒有《半生緣》,沒有這些小資情調的男女愛情悲劇,只求將親情、愛情、友情、天真和熱情還給這個姑娘,讓她度過明媚的一生。
  • 張愛玲:女人中的鬼魅,愛君筆底有煙霞,胡蘭成以臨水照花形容她
    張愛玲:女人中的鬼魅,愛君筆底有煙霞,胡蘭成以臨水照花形容她文/詩綠鳳張愛玲是中國的傳奇才女,確切地說,她是中國舊上海的一代奇女,一代才女,一代優女。張愛玲著作的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活色生香的文字。那些華美高貴的情感,那些深入骨髓的小市民精打細算的煙火俗氣,一種繁華富麗綺美營造的華美落寞憂傷的味道,無不讓人讀罷為之傾倒著迷上癮。
  • 張愛玲《小團圓》與胡蘭成《今生今世》唱對臺戲
    張愛玲《小團圓》與胡蘭成《今生今世》對照記聯合報 張瑞芬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胡蘭成寫風流自賞的回憶散文,張愛玲藉小說之筆怨毒著書這真是張愛玲沒錯,她形容兩個心生嫌隙依然共枕的人,心中絕望危疑:「下大雨了,下得那麼持久,一片沙沙聲,簡直是從地面上往上長,黑暗中遍地叢生著琉璃樹,微白的蓬蒿,雨的森林。」去溫州探視逃亡中的胡蘭成,驚覺他除小周(小康)外,另有新歡秀美(巧玉),自己全無立足之地,一夜難眠:「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一醒過來它就在枕邊,是只手錶,走了一夜。」
  • 孤寂的靈魂裡開不出一生相守的愛情之花,張愛玲愛得太寂寞
    翻閱張愛玲的整個人生傳記,除了胡蘭成外,再沒找到第二個追求她摯愛她的男人,她真實的感情世界和她筆下創作出來的轟轟烈烈的世界截然相反,如此純淨單一簡單明了。胡蘭成用一雙老謀深算,熟諳風月雲雨之事的眼睛,一眼就窺透了張愛玲孤單寂寞甚至驕傲的外表下靈魂的脆弱,輕而易舉地在感情上攻城掠地,張愛玲束手就擒情不自禁地愛上了胡蘭成,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 胡蘭成一生放縱不羈流連花叢,卻在落魄後只愛佘愛珍一人?
    胡蘭成,一個名聲十分不好的文人,把「文人無行「四個字發揮的流漓盡致,在他的自傳「今生今世」中毫不羞愧的描寫了自己的一生,以及這些年來和他有過感情糾葛的女性,其人性情自私,只為了自己的利益玩弄對方的感情,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但文筆才情客觀來講卻是真的不差。
  • 乃嘆一聲胡蘭成 張愛玲華美愛情衣的蚤子(圖)
    能讓愛玲低到塵埃的男人終究不多,能讓愛玲在塵埃裡開花的,也就一個胡蘭成吧,愛的絕版。張愛玲當初對他多痴情啊,她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可她的心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此時,她已預備和他做俗世夫妻。曾經我很不理解這個「低」字,難道說,在認識之初,她便已洞察他藏在皮袍下的男性的「小」來?
  • 楊絳對張愛玲的評價:對她有偏見,外貌醜陋,更愛出風頭
    他們對彼此的態度全然不同,張愛玲很欣賞楊絳,但是楊絳卻對張愛玲有偏見,在外更是聲稱張愛玲外貌醜陋,更愛出風頭。張愛玲一代才女,一生寫下了無數小說、散文,深得文藝青年們推崇,她一生的經歷更是讓我們不勝唏噓。
  • 張愛玲的《封鎖》:男人徹底懂得了一個女人後,是不會愛她的
    而胡蘭成,也是無意間在雜誌上讀到張愛玲的《封鎖》,不禁為之驚豔,特意寫信給雜誌社的編輯,打聽張愛玲是何許人也,之後又登門拜訪,上演了一場「似舞似鬥」"欲仙欲死"的男歡女愛。關於這份驚豔,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裡寫道: "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的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
  • 胡蘭成一生風流,為何遇到不愛他的佘愛珍,一下就安靜了
    胡蘭成絕對算得上是現代文壇裡一個有才無德的渣男,他才華橫溢,卻偏偏失去了文人應有的氣節,在國破山河殘的關鍵時刻,甘為五鬥米折腰,淪為千夫所指的漢奸。他風度翩翩,一生遇女無數,曾給愛人許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承諾,卻四處留情,歷經8次婚姻、無數次曖昧與一夜情,依然毫無不安與愧疚。
  • 張愛玲的愛情:早知驚鴻一場,何必情深一往
    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時,胡蘭成已有妻室,他的政治觀點一貫親日主降,但他長期舞文弄墨,性情別致。第一次去拜訪張愛玲就雙雙墜入情網,兩人坐談文學藝術,相處和洽,那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但年齡沒有成為他們彼此間的溝壑。也許是張愛玲從小缺乏父愛,便容易對大齡男性產生特別的感情。張愛玲視他為知音,寫信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 「桐花萬裡路」,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情詩,然而正主卻不以為然
    01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文字,最為人所知的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了。如此,我很是懷疑,這首詩的出現,於胡蘭成而言,要麼他不懷好意,要麼他心生悔意。縱觀他的一生,流連花叢,閱女無數,所以他在《今生今世》這回憶錄中說道「桐花萬裡路」,其實是頗為自得的吧。然而,一路鶯歌燕語的走過,最擊中他心扉的應該還是張愛玲吧。她的家世,她的容顏,以及她的才情,隨便哪一點都足以動人。所以,在他走過那「桐花萬裡路」之後,到底還是懷想起當年那「連朝語不息」時刻了。
  •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得難看愛出風頭,高看她了
    兩人一生中長河一般的對話,聽起來好像閱讀拉布呂耶爾的《人性與世態》。」    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相比之下,張愛玲坎坷了許多,父母感情不和,父親對孩子並不上心,後來張愛玲跟著母親生活,卻也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情,張愛玲是缺愛的,因此她渴望被愛,這也是她長大後,愛情在其生活中佔據重要位置的原因之一
  • 張愛玲欣賞楊絳,楊絳卻說:張愛玲長相醜還愛顯擺,作品境界卑下
    在我們的印象中,楊絳為人大度溫和,並沒有傳出和誰鬧得不愉快,錢鍾書也稱她為「最賢的妻」,然而在這封信中,卻無不體現楊絳對張愛玲的偏見和討厭,言辭激烈,這是為何?不僅如此,胡蘭成還是一個叛徒,為汪偽政府效力,所以被稱為"大東亞共榮圈「人,而張愛玲無視胡蘭成的漢奸行徑,並且和他同流合汙,這是一種另人鄙視的行為,所以才會對張愛玲做此評價。
  • 《偽裝者》「汪曼春」原型:青幫女大佬,讓張愛玲痛苦一生的女人
    電視劇《偽裝者》中的汪曼春陰險毒辣、心思縝密、做事狠絕,她的偏執讓人憤恨,在歷史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對比她有過之而無不及,汪曼春的原型就是根據她創作的,她就是青幫老大季雲卿的義女、「上海魔王」吳四寶的原配、才子胡蘭成摯愛佘愛珍,她也是讓一代才女張愛玲痛苦一生的女人。
  • 天才作家:張愛玲,天資聰穎,孤傲一生,卻在他面前低到了塵埃裡
    天才作家:張愛玲,天資聰穎,孤傲一生,卻在他面前低到了塵埃裡。張愛玲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當年可謂紅極一時。她說過「成名要趁早」,顯然,她自己也做到了。她七歲就已經開始寫小說,十二歲就在校刊上發布文章,可見,她的文學素養非常的高。
  • 她經歷了三段感情後,終於找到了一生的歸宿
    可她踏遍荊棘之後,仍敢愛。「若愛,請相惜,深愛」「若離,請轉身,徹底」他在讀了張愛玲的《封鎖》後,就對這本書的作者產生了興趣,於是請求朋友為他引薦張愛玲。得到了地址的他,不斷的上門拜訪。彼時23歲的張愛玲還是個未經世事的小姑娘,因著他總是擺出一副對張愛玲很了解的樣子,便讓張愛玲以為遇到了人生的知己,芳心暗許。他就是胡蘭成,汪偽政府的要員,也就是戰爭時期的漢奸。張愛玲並不知道他是個多情的人,以為遇到了一生的真愛,就這樣把自己低到了塵埃裡。
  • 張愛玲1944一僅344字散文,盡顯相隨無望悲涼,缺憾滄桑枉遇少年
    01彼此相見,一生牽腸掛肚,「沒有」相知,卻也撕心裂肺原生家庭讓張愛玲感到孤單,所以她渴望被愛。 23歲那年初登文壇的張愛玲遇上了浪蕩成性的胡蘭成,平時不會見男性的張愛玲照例也不會見胡蘭成,可遇見了胡蘭成,他們初次交談便是四五個小時。
  • 民國才女張愛玲:缺愛的人終究錯愛,哪有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大概張愛玲也沒想到,自己會愛上一個可以做自己父親且不能被原諒的男人,而且愛得那麼深,那麼徹底,愛到完全失去自己,飛蛾撲火,全情投入,直到把自己的美麗和才華耗盡。雖然她最終選擇放手和堅強,但卻無法欺騙自己——愛到了盡頭,從此這顆心再無能力愛,胡蘭成,是她的愛,也是她的命。愛不成,生命之花也凋謝了,她出身名門,是真正的貴族,也是最後的貴族。
  • 張愛玲:生命是一襲華美的長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這句話也可以看作是她對自己掙扎矛盾的一生的總結。有的人也許會說,張愛玲的書,讀來讀去就那麼沒新意的幾個故事,講男女之間愛來愛去的,不夠大氣。在這個世界上寫男女愛情的有很多,或者說,很多驚世的文學巨作往往都是以男女愛情為起點的。
  • 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張愛玲為什麼會喜歡上愛沾花惹草的大漢奸
    婚姻失敗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甚至有人終其一生,都會留下陰影,亦如一代才女張愛玲,會被一個比她大14歲的漢奸才子迷住。作為現代文學的領軍人物,張愛玲的文筆細膩,風格綺麗且充滿寓意,不知多少人為之傾慕,可是她的婚姻卻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