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某個論壇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一家銀行不慎起火,燒毀了一億元的紙幣,那麼這家銀行再印一億,是否會造成損失呢?
這個問題的回答者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網友認為燒毀的紙幣是貨真價實的,必然會對銀行造成很大的損失。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表示:貨幣在流入市場之前是沒有價值的,哪怕燒了更多也可以加印,損失的不過是一些工本費罷了。
實際上這個問題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複雜,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這個「無釐頭」的問題。
首先要分清各家銀行之間的區別,哪家銀行有資格印貨幣,哪些銀行沒有資格去做這件事情。
事實上銀行之間的性質也是不一樣的。分為國有銀行、私人銀行還有所謂的央行。我國的央行是中國人民銀行,換句話說只有中國人民銀行才有資格去印貨幣,其他銀行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無論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幾大行,還是一些民辦銀行,他們說到底都是一種金融機構,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銀行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中國人民銀行是不針對個人服務的。
所以說如果燒毀貨幣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那就沒有問題,他們只需要記錄下來然後再加印等量的貨幣就可以了。並且調控人民幣的總量本身就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並且事實上他們也「經常銷毀」一些殘幣、老舊貨幣,然後根據資料庫來重新印刷新貨幣。
但是如果燒毀貨幣的是其他銀行,那就是實實在在的損失了。因為這些銀行並沒有資格去印刷貨幣,並且作為金融機構,當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進入他們的手中之後,就產生了價值,所以如果真的燒毀了貨幣,那麼損失就是由這家銀行自己來承擔的。
現實中也有這樣的案例存在,在2015年就有一次押運車起火事件,燒毀了大量的貨幣,最後這家銀行只能將30餘萬的殘幣和央行兌換,而剩下的都由這家銀行自己和對應的保險公司賠付。
並且燒毀貨幣不僅僅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損失,它們還需要向中國人民銀行登記報告,再由後者印刷等量的貨幣流入市場,防止人民幣出現大面積的丟失。
所以各大銀行也是在嚴格把控自己的貨幣保管,因為隊友任何一家銀行來說,這些「躺著睡覺」的紙幣都是真金白銀。
當然,如果個人的人民幣出現損毀或者丟失,那就要由你自己去買單了。畢竟在龐大的貨幣總量面前,個人的財產無疑是九牛一毛。而那些富豪們的財產大都是以「數字」的形式記下的,哪怕真的燒毀了,也就相當於這個人的個人財富損失,並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
所以說人民幣看上去是沒有價值的存在,實際上是唯一的,並不是燒了再印就沒有損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