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一個特殊的階段,不同於初一的適應,也不同於初三箭在弦上,初二是準備,是中考的根基,練好基本功的最好時節,但這個階段,也是個人成長最為複雜的階段。
儘管每個人青春期到來的時間並不一致,但普遍的生長規律,初二的時候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髮育趨於成熟。但又缺乏經驗,急切地想要成為獨立的自我的分裂感影響著學生的成長的各個方面。
因此想要安穩度過這個階段,需要多費一些心思和精力,而不是任由其走向極端。
同時勤藤教育還認為初二也是一個孤獨的階段,無比需要強大的自制力和意志,才能做好初一和初三的銜接。
一、成績波動大誰的錯?
1.環境改變
初二的特殊性還在於學習上的難度在此時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小學以及初一有了明顯的差距,部分適應能力不強的學生在剛升入初二的時候沒能跟上老師教學節奏導致成績下降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並不是孩子在初二成績下降的全部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始終是思維模式,小學乃至初一階段,對於學習會有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認為知識點記牢了就是學會了,當然這種模式在小學到初一時還是有用的。
到了初二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會體現出來,無論是哪門功課,光是記住知識點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入自身的思考,更為主動地探究這些知識點背後隱含的意義,而不是單純被動地接收和記憶信息。
2.心理髮育特點
心理髮育旺盛的階段自我意識非常的強,學生可能經常會感到混亂,自己的目標和想法也並不清晰,很在乎周圍人的看法。
身體上的變化同樣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為什麼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不知道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有的學生就會表現得和往常有很大差異,也有學生會把自己封閉起來,然而無論哪種情況,都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父母的引導排解還不到位,又或者是無從入手。
也不要因為覺得現在的孩子早熟所以這些事情不重要,他們都知道,但是他們知道的渠道到底真的是父母教育的還是從網絡上得知的呢?
不是說網絡上獲取的信息一刀切,但是我們應該明確認知,網絡確然是一把雙刃劍,父母要掌握好孩子對網絡信息依賴的度。儘可能主動地,合理地向他們解釋他們試圖知道的信息,而不是遮遮掩掩讓他們自己去找,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不可控的。
3.家庭氛圍
孩子到了初二,說是個小大人也不為過,但有的家長就會把孩子真的完全當成一個大人,什麼不好的情緒都毫不在乎地在孩子面前宣洩。
父母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看待本身沒有問題,但也必須明白孩子終究是孩子,在理解認可他們的同時一定要做好表率,能夠通過對話解決的問題絕不動氣。
為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溝通環境,讓他們能夠放心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對他們的學習才是正向影響。
二、初二階段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關心生活和學習的聯繫
把上課學到的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在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孩子的邏輯意識以及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能力。
學業上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局觀,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對未來的計劃和安排。從模糊到清晰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不因為探尋的過程困難而輕易放棄。
2.全面發展不逃避
面對弱科不選擇逃避,也注重人格品行的修養,為自己負起責任但不偏執,養成解決問題的思維而不是因為出現問題而恐慌暴躁的習慣。
有挑戰不可能的勇氣,不斷嘗試不斷成長,好的學習方法要堅持,努力過後再回看自己,為自己的過往做好總結,也為未來做好準備。
3.排解疑惑很重要
不要因為任何問題而羞於提問,面對不清楚的東西,想要弄清楚那就大大方方地去問,問老師問同學問父母,動用你認知裡的可能去解答自己的疑惑。
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你是為自己而努力,只有你自己認可自己,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更有力地走好每一步,無論是學習還是人生。
始終堅信,正是因為不懂不明白才需要去問,也只有問了,解答了,內心才會舒暢。如果覺得自己情緒不能排解,那就尋求幫助,你總有辦法戰勝一切阻攔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