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千裡,去看一塊石頭?沒錯,我打開導航看了看我與這塊大斑石的距離,1600公裡。它在哪?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城杏花鎮斑石村。
大斑石是一個半球狀花崗巖體,與其說這是一整塊石頭,不如說是一座石山。「一石成山」,巍然屹立。
它高191.3米,長1350米,寬695米,周長4100米,佔地1101畝,遠遠看去就像一座挺拔的山巒。它龐大無比,需要133個足球場大的地方,才能把它放置安好。這不僅是中國,也是亞洲第一大石。被譽為「天下第一石」。
車行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大斑石,就像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巒。 在原野上遠眺斑石,天然紋理從上而下,宛如瀑布從石頂轟鳴直下,殊為奇觀。走近了站在巨石下往上看,則如壁立千仞,高聳入雲。尤為神奇的是,我沿著巨石腳下遊走半天,竟然找不到一點縫隙。
肇慶大斑石是地質學上的奇蹟,尤其是雨過天晴後,斑石身生五彩,斑斕繽紛,氣度非凡。
那這塊大斑石是怎麼來的呢?一說是開天闢地的盤古神的化身,又一說是女媧補天遺留下來的五彩神石。神話只是神話,我還是想知道它從哪裡來?在這裡多久了?
據專家考證,大斑石形成於2億多年前的中生代,由火山噴發的熔巖形成,由於封開周邊穩定、優越的地理條件,雖歷經億萬年的滄海桑田、雨淋日曬,直到今天斑石的巖體仍是保持完整無縫,外表層幾乎無風化。據專家推算,大斑石露出地面的部分,僅僅是整個巖體的10~20%之間,巨大的巖體仍深埋地下,所以雖歷經上億年,仍支撐著斑石「不動如山」。
與大斑石相比,號稱「世界第一石」的澳洲艾爾斯「紅石」早已遍布縫隙洞穴,顯得垂垂老矣。而大斑石的生命周期仍屬「壯年」,因此,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石」。
斑石腳下縱橫阡陌,碧綠無垠,好一派美麗的山川田園風光!
前行路上,有一副巨大的石頭神仙棋。一顆子兒兩人都合抱不攏,最奇特的是,這盤棋是盤殘局,據稱神仙在此下棋留下此局無人能解。喜歡下象棋的棋友一定要去挑戰一番。
山腳下還有一聖妃宮,千百年來一直香火不斷,誦經繚繞。相傳,歌仙劉三妹經常到這裡教村民對唱山歌,又撥叉開泉,引水灌田,潤澤萬物,並被追封為「聖妃」。如今這裡還保留著聖妃當年的歌臺遺址,還留有聖妃泉、柳葉塘、如意榕等聖妃駐足生活過的痕跡。
當地人說,此處農產品豐富,板慄和梨是特產,果然不遠處,板慄樹碩果纍纍。只是多刺,沒敢去摘。再走幾步,我的腳踢到一顆雪梨。抬眼一看,竟然掛滿梨的果樹開著雪白的梨花。梨花花期很短,都盛開在春天。現在是秋天,居然樹上梨花和梨共存。這果然是神仙待的地方,太神奇了。
梨花樹下休息,小夥伴們紛紛對梨花嘖嘖稱奇。
大斑石是山頂並非光禿禿的毛髮不生,反而蔥蘢一片,翠綠欲滴。遊客可以從斑石兩側登上山頂,山間林木蔥蔥,野花爛漫。
站在斑石頂上,左望白馬(山),右眺麒麟(山),前方一派阡陌縱橫的田園綠野,讓人感念天地之悠悠,無限遐思。
大斑石不僅可以登,更可以攀,華南最大的戶外攀巖項目就在這裡。大斑石上共安裝了11條攀巖線道。其中 2 條表演線道,高191米 ,其餘9條為60多米、80多米、100多米不等,可以供專業和非專業的攀巖運動愛好者自由選擇。
如刀削的陡峭山壁,攀起來是有驚無險,刺激萬分,攀上山頂向遠處眺望,可以把自然風光盡收入眼帘,讓人真正領略到徵服自然的感覺。
離大斑石不遠有一4A景點名叫龍山。
景區以石灰巖溶巖景觀為主,主要由以石鐘乳、石筍、石幔組成晶瑩璀璨、變幻莫測、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精工細琢、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如"雙獅迎客"、"海底龍宮"、"觀音蓮臺"、的雙龍洞和白石巖。
洞廳分上下兩層,洞中奇趣無窮。白石巖洞高30多米,洞內面積達2000平方米,晶瑩生輝、形態萬千的鐘乳石在彩燈的渲染下,展現出一幅幅妙趣橫生的景象。
龍山"奇觀"包括斑石、千層峰、白石巖、雙龍洞、蓮都十裡畫廊以及黑石頂自然保護區等。
風景區集中了石灰巖、花崗巖和砂頁巖三種地質地貌,構成各具特色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觀,成為嶺南"地貌博物館" 。
TIPs:
大斑石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城杏花鎮斑石村
門票20元 ,網絡訂票:16元
推薦自駕。
龍山景區位於封開縣河口兒鎮的龍山風景區,
門票80元,網絡訂票65元
推薦自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