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3月5日
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我們在南粵大地的防控一線
看見雷鋒精神
在戰「疫」中閃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自1月23日成立大朗鎮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後,就全力協調各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全力投入防控工作一線,2月2日和10日兩次在鎮內機關事業單位發出號召書鼓勵黨員幹部職工積極參與組建鎮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先鋒隊,截止3月5日已分批抽調705人次,安排至鎮內集中醫學觀察點、防疫檢查站、各社區(村)等,充實基層一線防控工作人力支持。
在基層防控一線,很多平凡感人的故事正在講述著,這些普通的人們,不管是警察、普通職工、基層幹部,還是社區工作人員,傳承著「雷鋒精神」,或堅守崗位,或勇敢衝鋒,或默默奉獻,在一線工作中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在抗擊新冠「戰役」中,匯聚成了最廣大的群眾的力量。
集中醫學觀察點的「暖心大姐」
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大朗鎮內專門設置集中醫學觀察點收置重點疫區來的群眾,這裡工作壓力大且有一定的工作風險,但黨員總是衝在最前面!除醫護等專業工作者外,每個觀察點配置10-15名黨員先鋒隊工作者,每期排班14天,每天三班倒工作8小時,目前已安排6批共145人次至集中醫學觀察點開展服務,而這些黨員初到集中醫學點工作,都有一個「暖心大姐」當帶班人——莫姐。
莫姐(全名莫秋萍)今年40歲,來自廣西柳州,是一位普通的酒店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有著19年黨齡的老黨員。當初酒店被定為集中醫學觀察點的時候,正值春節,很多服務員都回老家了,加上對疫情的顧慮,很多人都不願意留下來,是莫姐第一個勇敢站了出來,全力協助醫學觀察點的運營!談及當初的勇氣,她只是笑了笑說「這些工作總要有人去做呀,做好防護措施就沒什麼好怕的。」,沒有豪情壯語,但她用行動傳承了「雷鋒精神」,踐行了一名黨員的擔當和責任。
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工作瑣碎又忙碌,莫姐幹活勤快又麻利,每天不分晝夜地協助鎮衛生健康局、公安部門等,給留觀群眾送飯,運送生活物資和生活垃圾等,配合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及時對走廊、大廳和解除留觀群眾離開後的房間等進行終末消毒……很多黨員先鋒隊的隊員第一次來上班,手腳放不開,莫姐總是樂呵呵地安慰他們:「從運營第一天我就在這裡,不要緊張,我們可都是做足了防護工作的!」,莫姐充滿陽光的笑容驅散了他們原有的一絲顧慮,她又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帶著他們熟悉酒店的布局和運營情況,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暖心大姐」。
莫姐在醫學觀察點一幹就是一個多月,至今還在堅持,我們問莫姐「您堅守在這裡,家裡人不擔心嗎?那麼久沒有回家,想念家人怎麼辦啊?」
莫姐又笑呵呵地說:「我爸媽都是黨員,他們覺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現在網絡如此發達,每天空下來的時候給家人通電話和視頻了解近況,與他們一起分享這份有意義的工作。」
集中觀點的負責人說,「莫姐是我們的『戰友』,她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顧大家,跟我們在一線工作了三十多天,非常感謝她。而且她為人和藹健談,樂於幫助大家,工作想得很仔細、周全,與她一起工作感覺很安心,她用行動和愛心傳遞了抗疫的信心與希望。」
莫姐說,最近疫情開始好轉,每當看到留觀群眾健康地走出醫學觀察點,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這邊的工作結束後,她還想繼續做志願者,到武漢去援助,繼續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奔走在社區的「袋鼠媽媽」
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社區(村)是基層防控的關鍵一環,只有做好疫情排查、監測、教育疏導、管理服務等工作,建立健全社區(村)防護網絡,聯動人民群防群治,才能築起基層防控的堅實堡壘。自2月14日起,大朗鎮分批抽調290人次下沉到28個社區(村)開展各項防控工作,計劃持續到疫情結束。
在長富社區,黨工委廣泛發動黨員工作者、巾幗志願者、婦女群眾等組建「袋鼠媽媽志願服務隊」,開展「袋鼠媽媽送溫暖」防疫志願服務,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線上下單、集中採購、線下配送」服務,除了提供「跑腿代辦」,「袋鼠媽媽志願服務隊」也有針對性的加強居家隔離人員的心理幹預和疏導,配合專業社工團隊,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情緒疏導、情感支持以及疫情諮詢等服務,切實解決了居家隔離人員的「後顧之憂」。
一個個熱心的電話,一袋袋新鮮的蔬菜、一件件代購的生活必需品,一袋袋的生活垃圾,一個個的口罩,一支支的水銀體溫計,一天天的交流與相處……黨工委委員歐陽翠珍說,雖然工作很繁瑣,但大家並不覺得累,而且覺得很有意義。「袋鼠媽媽志願服務隊」,用責任和擔當傳承著「雷鋒精神」,溫暖著每一位居家隔離人員,為這個疫情注入滿滿的「人情味」。
防疫檢查站的「守夜人」
大朗鎮共設立(潮莞高速)莞樟路出口聯合防疫檢查站、軌道交通防控點、汽車站防控點、候機樓防控點共4個防疫檢查站,對出入鎮內外的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查,防止疫情輸入。自2月14日至29日半個月以來,抽調大朗應急管理分局23名男性工作人員到(潮莞高速)莞樟路出口聯合防疫檢查站協助工作,一天四班輪值24小時不間斷,發揚雷鋒精神,不怕苦、不怕累,開啟「白+黑」工作模式。
應急分局張銳龍說,最令人難忘的是2月底的寒潮,一夜暴雨,手機顯示防疫站裡的室溫只有7℃,手腳冷得瑟瑟發抖,但穿著兩件毛衣再加上防護雨衣身體又悶出了汗珠。
返程高峰逐漸臨近,不斷有小汽車或者大貨車回經大朗下高速,深夜裡的車燈在雨中閃爍,仿佛就是鼓勵他們堅持的信號,他又馬上小跑過去給司乘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進行防疫宣傳,每一步都不能含糊,輪值六個小時下來,全身不知道是被雨水還是汗水打溼。
公安戰「疫」的夫妻搭檔
自疫情發生以來,大朗公安分局全警召回、全員參戰,調配957名警力,以最大的決心、最高的標準、最嚴的措施,全力守護大朗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其中有這麼一對小夫妻,舍小家為大家,彼此既是生活伴侶又是工作戰友,伉儷並肩,傳承「雷鋒精神」,攜手戰「疫」!
他,鄧選斌,中共黨員,大朗公安分局刑事偵查大隊技術中隊民警,他堅守在大朗公安分局大朗高速路口疫情防控的一線。
她,呂真真,大朗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聘員,她是大朗公安分局疫情防控莞e申報專班的一員。
2019年8月,當亂港暴徒暴力不斷升級之際,鄧選斌堅決響應黨的號召,毅然投身到深圳實戰大練兵封閉訓練當中,這一幹就是大半年。2020年2月14日,鄧選斌剛從大練兵回來,本來可以和妻子過個愉快的情人節,但面對嚴峻的疫情,鄧選斌和妻子呂真真主動響應組織的號召,決然選擇奔赴抗「疫」前線,把家中僅2歲多的二寶女兒留給8歲大女兒照料,懂事的大女兒擔起了臨時「媽媽」的角色。「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這都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防控疫情人人有責。」 鄧選斌堅定地說。自戰「疫」打響以來,鄧選斌一直扮演著抗「疫」先鋒角色,哪裡任務險重,哪裡最辛苦,他就奔赴哪裡,他看到單位疫情防控工作任務繁重,主動請纓加入到最前線的高速出口聯合檢疫檢查點執勤值守,協助衛健等部門做好人員車輛的檢查、登記和體溫檢測等工作,一心撲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當聽到黨組織就黨員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的時候,黨員鄧選斌捐出了1000元。
呂真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終衝鋒在前,每天堅持跟著分局治安管理大隊莞e申報專班組深入到各社村做入戶檢查、防疫宣傳和莞e申報等工作,通過開展實地走訪、地毯式排查,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共同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和「戰鬥堡壘」,受到了領導同事和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你處在一線,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加油!」
「你也是,做好防護措施,我們一起加油!」
夫妻倆每天都會相互鼓勵。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像這樣的戰「疫」大家庭在中國大地上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然崗位不同,但都發揚雷鋒精神,為抗擊疫情做著同樣的努力。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新時代的雷鋒。
來源:粵講粵政
編輯:劉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