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我國生涯教育較為缺乏,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過職業與畢業的指導,而新高考改革方案帶來的多元選擇是綜合性的,不是簡單的學業匹配或者職業匹配,而是基於整個人的綜合決策。因此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需要改變,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勢在必行。
通過工作經驗的積累而形成的職業錨,不僅反映個人的價值觀與才幹,也能反映個人進入成前期的潛在需求和動機。個人「拋」錨於某個職業工作過程,實際上就是個人自我真正認知的過程,認識自己具有什麼樣的能力、才幹,並找到自己長期穩定的職業貢獻區,從而決定自己將來的職業選擇。
2、確定職業目標。發展職業角色形象職業錨清楚地反映出個人的職業追求與目標,同時,根據職業錨還可以判斷個人達到職業成功的標準。例如技術/職能型職業錨的人,其志向和抱負在於專業技術方面的事業有成;而管理型的人,其職業成功在於升遷至更高的職位,獲得更大的管理機會。因此明確自己的職業錨,可以幫助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及成功的標準,從而確定職業角色形象。3、有助於提高個人工作技能,提升職業競爭力職業錨是個人經過長期尋找所形成的職業工作定位,是個人的長期貢獻區。職業錨形成後,個人便會相對穩定地從事某種職業,這樣必然累積工作經驗、知識與技能。隨著個人工作經驗的豐富、知識的擴張,個人的職業技能將不斷增強,個人職業競爭力也隨之增加。
人生規劃是起點,具有引領作用,職業規劃與專業規劃是過程,需探索、了解與體驗,學業規劃是落腳點,需要各位考生和和家長在高中就夯實每一一個環節。
沒規劃的人生叫拼圖,有規劃的人生才叫藍圖!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生涯規劃」這四個字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正確認識自己,挖掘自身潛質和優勢,還可以學會認知他人和社會,更重要的是在人生不同階段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