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空前繁忙的年代,我們的每一天,幾乎都交給了工作,沒有時間去感懷。其實,每座城市都有一些隱藏的情懷,可能是一條街道、一間小店、一種味道.特定的季節有特定的味道,個性瘋狂的魷魚,脾氣火爆的油螺,天真的串串兒香.它們都隱藏在這個季節一個極具東港特色的地方——夜市。
美食 • 方言 • 慢生活
別當東港和你一起變老 才體會她的好
美食,是一個城市的方言。能代表東港美食的,海鮮首當其衝。在東港人眼裡,海鮮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東港海鮮,另一種是,外地海貨。
而夜市,則是美食集中地,也代表著一座城市的風情。有人說市井文化,不夠高雅。難道白天累死累活的工作,晚上還得讓自己堅持聽上一段兒莫扎特?用韓寒的話說:「快拉倒吧!」
初夏,東港,夜幕降臨,夜市的味道在空氣中彌散開來。那種味道不同於別處,只在東港人的口感中意會。即便外面的世界已是千城一面,美食還是能將每個城市都一一分辨出來。
一條轟炸大魷魚,攔住了去路。或許,幾個小時以前它還在海裡唱著情歌。
東港就是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地方,海鮮從海裡到嘴裡,只需個把小時而已。
「外來的和尚」水煮串串,多以蔬菜為原材,一大鍋一起煮特別香。
有人說,所有的植物都是有記憶的。不要當著它們的面毀掉它的同類,否則,它們會將悲傷的記憶留存終生。但在這一鍋裡,我看到的分明是滿足。
夜市裡的夫妻檔
被「轟炸」過的魷魚,在柔和燈光下顯得特別夢幻。前段時間,朋友圈裡炮製出一大堆食品安全話題,網上眾多憤憤不平的食客給了魷魚差評。
但又有人說了,沒有吃過,就沒有發言權。對,東港的夜市美食會讓你發現一種叫「誠意」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吃的出。
在夜市裡,出現任何一個行當都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吃的,喝的,玩的,樂的不能再比這裡更融洽。絕不會非彼即此,非黑即白,強迫統一的結果往往不倫不類。五花八門,五顏六色,不就是生活本來該有的樣子麼?
即使不買什麼,不吃什麼,也會每晚都想來轉轉。
世間的美食,有些我們一開始就掌握了它的最佳烹飪之道,例如蒸蠣子。有些則是智慧的東港人在吃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來的,例如烤蠣子。
在烤的過程中,加入蔥花、蒜末、辣椒末.蔬菜的加入,催生了又鮮又香的烤蠣子。而這種味道是蒸蠣子永遠無法達到的高度。
因為行人寥寥,豬蹄慵懶的躺在烤盤上。它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人生憧憬未來,直到你的出現。
黑框眼鏡,卡通棒球帽,羞赧的男孩顏值和技藝都很超群。在夜市的「江湖」裡,不講師承,不講門派,只看手上功夫。
隨著入夜氣溫的冷落,生意也隨之冷落起來。
9點30分,這一對姐弟檔,開始了簡單的晚餐。
而有的人,仍然衷心的在守候著最後一單生意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