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幫教父鬍鬚勇逝世 一個特殊的香港黑道時代隨之而去

2020-12-12 界面新聞
鬍鬚勇(2016年2月)圖:Tseng Lee

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愛寫詩,臨終前,他憑詩寄意,寫下數行詩,向一群江湖兄弟作最後道別。

鬍鬚勇真名潘志勇,在江湖打滾超過50年,一度雄霸香港旺區油麻地、尖沙嘴和旺角(油尖旺),也是以色情業聞名的旺角砵蘭街的街霸。在他的鼎盛年代,任何人要涉足這些區域謀生,均要獲得「勇哥」首肯。但儘管呼風喚雨,亦難逃生老病死的命運。十年前,鬍鬚勇確診結腸癌,病情一再復發,多年來進出醫院,先後割去肝臟及胃部。2月20日晚上10時55分,終告不治,在荃灣港安醫院與世長辭,享年68歲。

跟隨鬍鬚勇13年的門生阿莊陪著潘志勇走完了最後一程。阿莊今年50歲,坐在他辦公室裡向我們回憶他與鬍鬚勇的最後幾天︰「勇哥走之前,已經十分消瘦,喝一口水都咳出來,他都知道自己不行了。」阿莊記得,鬍鬚勇離世前一天思路仍很清晰,與親友、門生對答如流,一眾兄弟還幫他按摩手腳。翌日,阿莊北上工作,晚上接來惡耗 ——「勇哥走了。」

2016年3月14日,紅磡,14K幫會頭目「鬍鬚勇」早前因病去世,於世界殯儀館設靈,有賓客於「鬍鬚勇」相前踘躬。攝:葉家豪

14K原名「洪發山忠義堂」,本是前國民黨軍官葛肇煌於1947年在廣州創立的反共組織。1949年中共掌控廣州後,葛肇煌及其幫眾為逃避追捕來到香港,初為生存,後為利益,最後演化成唯利是圖的犯罪團夥。14K分為36個字堆,大部份已老化式微,較活躍的剩下德、孝、毅、義、湃瀘、大圈、實、梅等,現時幫眾約13至14萬人。

鬍鬚勇屬毅字堆,在70年代成為14K油尖旺話事人(首領),旗下門生數以千計。他的白事,由直屬門生合資200萬港元,交託18人組成治喪委員會負責。3月14日,鬍鬚勇的喪禮在6000平方呎、可容納500人的紅磡世界殯儀館「世界禮堂」進行,黑白遺照置於禮堂正中,靈堂上有3幅輓聯,自左至右分別寫著「忠肝義膽」、「浩氣長存」、「義薄雲天」,鬍鬚勇的紅顏知己、澳門賭廳廳主司徒玉蓮親自以毛筆提下輓聯︰「生無一堆土,常有四海心」。在靈堂外,紙紮祭品佔滿了半條街,有「潘志勇別墅」、「九龍麻雀館」、一個馬場、三匹1比1比例的馬匹,還有3輛紙紮汽車,從中可見鬍鬚勇的一生最愛。下午4時10分,三頭白色的喪禮舞獅,伴隨哀怨的樂聲,跪著進入靈堂,為鬍鬚勇的喪事掀開序幕。

2016年3月14日,紅磡,14K幫會頭目「鬍鬚勇」早前因病去世,於世界殯儀館設靈,下午四時許,有孝獅/喪獅到場拜祭。攝:葉家豪

黃昏時分,館外開始出現黑壓壓的人群,眾多不同門派的江湖大佬到來,藝人陳欣健、岑建勳也有出席,館外長排著訣別花牌,白色輓聯上寫的是「德高望重」、「德澤長垂」。

香港警方亦嚴陣以待,出動上百名O記(有組織及三合會調查科)、反黑組及PTU(警察機動部隊)警員,到場設置路障及警崗,控制現場環境及登記所有到場人士身份證,方可放行入內致祭。

場面萬人空巷,一名在場的警員也說︰「先人的朋友眾多,前來致祭者不絕,是近年少見。」是夜,喪禮以道教儀式進行,各路江湖大哥在壇前上香,煙火嫋嫋、在道教的哀樂聲中,各人憶起舊時代香港刀光劍影的江湖歲月。

2016年3月14日,紅磡,14K幫會頭目「鬍鬚勇」早前因病去世,於世界殯儀館設靈,殯儀館堆滿不同類型紙品和鮮花。 攝:葉家豪

刀光劍影的往昔歲月

出席白事的,除了同門14K外,還有香港各個黑幫的巨頭。

香港目前約有數十個幫會,當中人數最多及最活躍的包括和勝和、新義安、和安樂(又稱水房)等,80年代末,香港警方曾估計這些大型黑幫組織,幫眾達到20萬人。各幫會以「坐館」、「揸數」為幫中領導者,前者尤如一間公司內的行政總裁,後者稱號負責幫會財務。

和勝和現任坐館外號「沙田Me」、前任揸數綽號「大華」、元老級人物綽號「大飛」﹔水房的前任揸數外號「子鳳」﹔以及澳門江湖猛人「崩牙駒」的胞弟尹國雄,分別帶同20至30多名門生到場拜祭。而行使世襲制,一直由向氏家族為龍頭的新義安,麾下有「總管」之稱的林江也致送了花牌,上面寫著「典型尚在」。

鬍鬚勇出道於1970年代,當時的香港治安混亂,街頭打鬥行劫無日無之。連群結隊的流氓互相追殺,爭奪地盤。曾撰寫大量研究香港黑社會論文及書藉的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世界著名的黑社會犯罪專家盧鐵榮形容,這屬於傳統街頭罪行(traditional street crime)。

清朝初期,中國出現一個反清復明的政治組織天地會,內部稱為洪門,乃今日黑社會的雛型。圖為當年天地會的腰憑,用以證明成員身份。圖:《香港三合會來歷、堂口與掌故》
三合會福義興於1886年已在香港存在,幫眾大多是躉船和碼頭工人。圖為一張早期福義興轉會費的收據,當年加入福義興收費一元。圖:《香港三合會來歷、堂口與掌故》
黑社會的傳統儀式,隨時代轉變,如今已不復存在。在傳統入會儀式中,新成員需要先通過兩名身穿深色服飾的三合會高層成員,方能走進祭壇做進一步儀式。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進入神壇後,龍頭(又稱坐館,祭壇左邊黑衣站立者)手執幫眾授權他的旗幟,為新成員舉行入會儀式。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舉行黑幫儀式的祭壇前,會放備一個載滿白米的紅色木桶,稱為「鬥」,喻意幫眾數之不盡。在「鬥」旁邊的是代表幫會始祖「五祖」的旗幟。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五祖」是指黑幫始祖洪門的五名祖師︰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蔡德忠、馬超興。他們來自少林,據說清朝初期,朝廷「火燒少林」後,五人秘密開展「反清復明」活動,人稱「少林五祖」。每支旗幟代表一位「五祖」或負責保護「五祖」的人的姓氏。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在入會儀式上,新成員要以半跪方式,跨越一個貼有紅色鋸齒狀紙裝飾的大型竹圈,紀念「少林五祖」成功逃離寺廟同時,亦標誌著新成員摒棄舊生活,以重生姿態加入幫會。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香港黑幫內有多個職位,主要分為龍頭、二路元帥、紅棍、白紙扇、草鞋、四九仔,各人以裝束及手勢識別。圖為白紙扇,又稱「先生」,是社團軍師,通常負責出謀獻計及處理社團財務。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幫會聚會中,成員會展示圖中的姿勢,表達對幫中領導層的尊敬。圖:《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W.P. Morgan

那段日子,毒品交易猖獗,成為黑道人士的主要收入。同時,在1973年的股災及1974年能源危機後,香港經濟因大圍環境大受打擊,大批工廠倒閉,失業率高企,小販成為了香港基層求生之門,而警察及流氓就以威脅手段迫使小販繳付「保護費」,拒絕付費的,打人砸檔。

當時15歲的鬍鬚勇,讀書不成,很快被這類同黨招攬,加入黑道,成為14K成員。他由「最低層的」街頭打劫勒索做起,23歲時憑藉兇悍的行徑,成為麻雀館「睇場」(管理人)。當年鬍鬚勇有一句很出名的格言︰「只要不被斬死,就會窮追不捨。」鬍鬚勇之名,自此響徹。

1975年,鬍鬚勇眼見旺角九龍麻雀館常被內地來的黑幫(俗稱:大圈)勒索踢場,由於大圈手段兇狠,香港本地黑幫亦不敢介入。年少氣盛的鬍鬚勇為了「上位」,主動請纓。鬍鬚勇當時自己向麻雀館班老闆提議,叫他們裝上電動門,而且給他買30把刀,他與兄弟自此以九龍麻雀館睇場的身份,邊抽菸邊坐著等。到第7天,「大圈幫」終於殺到,據江湖傳說,當日鬍鬚勇隨即把電動門關上,率領門生手起刀落,斬個不停,最終麻雀館內血流成河。當時麻雀館的老闆一直躲在秘密房間內,透過閉路電視監視整個過程,殺戮完畢後,滿意地掏出一疊鈔票送給鬍鬚勇。

經「大圈幫」一役,鬍鬚勇一舉成名,之後他一鼓作氣率領眾門生與其他黑幫展開連場廝殺,先後奪得附近夜場、麻雀館、毒品檔的話事權,勢力一時無倆而在眾多收歸他旗下的「生意」下,最為人稱頌是他一統香港地下紅燈區——旺角砵蘭街。

80年代,油尖旺一帶一直由另一黑幫新義安控制,當時鬍鬚勇銳意染指對頭幫派的勢力範圍,經過連番惡鬥後,鬍鬚勇成功奪取油尖旺大部分夜場的睇場話事權,包括以色情行業聞名的旺角砵蘭街。那個時候,整條砵蘭街站滿性工作者,在街上向途經的男客人大拋媚眼,合心意便雙雙到附近的時鐘酒店進行交易。「當時整條砵蘭街根本數不清有多少檔,而馬檻一定要「支公」(付保護費)才可批准營業。」在砵蘭街經營馬檻多年的江湖人說。

由街頭暴力到政經活動,看香港黑社會百年演化史圖

染指合法生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街頭混戰、警黑同流合汙一直持續,當時市民常說,香港警察只是「有牌古惑仔」,直至廉政公署於1974年出現,局面才開始扭轉。

70年代加入香港警隊的前反黑組探員李永雄憶述︰「廉政公署於1974年成立後雷厲風行地打擊警隊貪汙,貪汙情況有所改善,警察全力打擊黑社會,包括制止及打撃黑社會的收入來源。」

據香港警方數字可見,有關三合會的犯罪由1967至1968年的110宗,升至1976年的4089宗,升幅達37倍,同期,警方調查有關恐嚇勒索的案件,亦從344宗升至4755宗,升幅達13.8倍。在警方的強力掃蕩下,黑幫收入減少,需要開拓財源。

當時鬍鬚勇30多歲,已經累積一定資本,開始考慮轉型。他由街頭大哥,改為穿上西裝、手戴十萬金表,配以大哥大手提電話,出入商廈、電影場地及金碧輝煌的夜總會及賭場。

鬍鬚勇在80年代香港電影業起飛之時,曾投資蔡子明創立的富藝電影製作公司,持有10%股份。不過二人合作不久,1992年4月16日,蔡子明在他位於尖沙嘴的電影公司門外遭遇槍殺,當場死亡。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電影業蓬勃,引來黑社會垂涎,發生多起以暴力手法強迫藝人減價拍電影的事件。但黑社會入侵電影界,並非人人都能從中獲利,阿莊記得,鬍鬚勇曾向他嘆道︰「不該投資不熟悉的領域。」

十個古惑,九個賭,一向以賭為樂的鬍鬚勇在1988年決定染指賭業。當年,澳門葡京賭場開始實行「疊馬仔」(賭場貸款中介)及包廳經營機制,鬍鬚勇帶著門生「過大海」到澳門發展,唯數年後澳門回歸前,當地黑幫為爭取利益而引發械鬥。

1995年年底,澳門及香港的黑幫為爭奪澳門氹仔君怡酒店的君怡賭場的利益發生多場血戰,期後更有人在君怡酒店外放炸彈。另一宗大型黑幫衝突發生在1997年7月29日凌晨3時,當時離新世紀賭廳開幕前3日,兩輛汽車在酒店門外用重型槍械AK47亂槍掃射,流彈打傷了一名保安及兩名外籍遊客,令澳門一度被一些國家列為「高危地區」。連場血戰,讓鬍鬚勇深感澳門始終不是自己地盆,決定帶隊回港,重返自己的發跡地——油尖旺。

90年代,香港毒品市場以搖頭丸、K仔之類的「派對藥物」為主。當年位於油麻地彌敦道「348的士高」,每晚都迎來大批年青男女跳舞飲酒吸毒作樂,成為全港最火爆的夜場。

「2000年代,勇哥在348有股份,那是他另一個高峰。」鬍鬚勇在紙醉金迷間,賺個盆滿砵滿,「不過勇哥從來不沾毒品,因他的兄弟死於毒品,對兄弟吸毒,他很反感。」阿莊強調。後來348經常發生打鬥、藏毒、黑幫廝殺,不獲續牌,於2006年3月結業。

入獄患癌雙重打撃

陳惠敏。攝:葉家豪
陳慎芝,身後餐廳為他和鬍鬚勇最後會面的地方。攝:葉家豪
阿莊跟隨鬍鬚勇13年,共同經歷香港江湖演化。攝:葉家豪

鬍鬚勇力圖轉型,嘗試涉足其他生意,惟事與願違,在香港警方打擊黑社會的臥底行動下,最後被鬍鬚勇臥底揭發他曾在尖沙咀一個私人派對中自稱「14K洪發山」,其後被控違反香港法例「自稱三合會社團成員」於2007年入獄。

身陷囹圄的鬍鬚勇,同時確診患上癌症。阿莊記得,鬍鬚勇2005年發現患上結腸癌,「之後醫好了,以為沒事,3年後來屙血,入院檢查後才發現有個腫瘤,大到頂穿了胃部。」2014年尾,鬍鬚勇割去一半胃部,身體開始愈來愈差,「他從不戒口,最喜歡吃煎炸食物,尤其是煎蝦,但每次吃少量食物,也會嘔出來,此後他愈來愈消瘦。」

江湖有情,與癌症搏鬥的鬍鬚勇,一直得到昔日江湖好友陳慎芝從旁鼓勵。今年68歲、昔日14K「慈雲山十三太保」首領陳慎芝,與鬍鬚勇相知相交30年,於1974年成功戒毒後,從事戒毒工作,並在1987年獲選成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他自言念舊,與江湖中人仍保持緊密聯繫,在鬍鬚勇的喪禮中,他是扶靈人。

喪禮前夕,陳慎芝接受我們訪問時透露︰「他化療期間,有次我跟他通電話,期間我一直說他會沒事的,但講到最尾,我哭了出來,我說,我很不捨得你呀。」他說病塌中的鬍鬚勇,已不像往日般兇悍,「萬事以和為貴」,而且經常以「和事佬」身份拆解江湖恩怨,因而贏得很多江湖中人的尊重。「你看他每年生日,也星光熠熠就知啦。」陳慎芝說。

江湖愛國?鬍鬚勇的政治觀

2016年3月14日,紅磡,14K幫會頭目「鬍鬚勇」早前因病去世,於世界殯儀館設靈,殯儀館外堆滿各路人馬送來的花牌。 攝:葉家豪

有生之年,鬍鬚勇每年生日都會在尖沙咀五星級酒店香格裡拉大排延席,宴請江湖朋友聚首一堂。歷年來,列席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陳慎芝說:「勇哥的生日已成為香港黑幫各大門派每年的聚會。」

「鬍鬚勇每次壽宴定必在臺上唱歌,英文歌《Auld Lang Syne》(友誼萬歲)、《Yesterday》都是他的飲歌。」陳惠敏對我們回憶說。他曾為14K幫會成員,亦出演不少香港黑社會電影。

在鬍鬚勇的喪禮前夕,陳惠敏於尖沙咀五星級酒店咖啡廳接受我們專訪,他不諱言自己曾加入14K,與鬍鬚勇識於微時,是同年代的江湖人。

陳惠敏透露,在香港回歸前一年,「江湖人」紛紛退居,洗手不幹的大有人在。幫會中人行走江湖,都是為錢為利益,無人敢以下犯上,得罪「阿爺」︰「香港回歸後,很多幫會中人都到大陸做事,大陸對每個江湖人的底子,全部一清二楚,比香港警察更厲害。香港的幫會沒有人夠膽與上面鬥!」

4年前,陳惠敏亦轉到中國內地經營紅酒生意,他一本正經強調說:「習近平主席上臺後國家更強大,我很愛國的。」

相對之下,鬍鬚勇生前很少高調表達「愛國」論調,對此阿莊說︰「如今社團的人都說愛國,不過勇哥從來都不會涉足政治,他說過,以免說錯了,會令人誤會。」他又強調,他及一眾兄弟都十分敬重鬍鬚勇,故定必緊跟其格言。

然而,近年香港黑幫不時與政治扯上關係。

2012年2月,香港舉行行政長官選戰,候選人之一,現任特首梁振英的競選陣營成員與鄉事派成員在流浮山小桃園酒家飯局,被稱為「流浮山小桃園飯局」,而飯局坐上客就包括江湖人。事件隨即引起廣泛關注。

阿莊憶述鬍鬚勇得悉這事後,曾語重心長叮嚀門生︰「政治高危,我不摻和。」

不過,新一代的江湖中人似乎沒有將鬍鬚勇的這句叮嚀放在心上。近年多場政治運動中,都有涉及黑幫成員混入及參與。

3月14日的夜晚,鬍鬚勇的喪禮結束了,靈堂燈光熄滅。散席的人都在感嘆,屬於鬍鬚勇那一代重情重義的江湖人都「走的走」、「去的去」,一個特殊的香港黑道時代也隨之走了。

2016年3月14日,紅磡,14K幫會頭目「鬍鬚勇」早前因病去世,於世界殯儀館設靈,圖為陳惠敏離開時情況。攝:葉家豪

(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李永雄為化名。)

(由開端文化提供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香港黑幫教父鬍鬚勇逝世 一個特殊的香港黑道時代隨之而去
    鬍鬚勇(2016年2月)圖:Tseng Lee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愛寫詩,臨終前,他憑詩寄意,寫下數行詩,向一群江湖兄弟作最後道別。Morgan那段日子,毒品交易猖獗,成為黑道人士的主要收入。同時,在1973年的股災及1974年能源危機後,香港經濟因大圍環境大受打擊,大批工廠倒閉,失業率高企,小販成為了香港基層求生之門,而警察及流氓就以威脅手段迫使小販繳付「保護費」,拒絕付費的,打人砸檔。當時15歲的鬍鬚勇,讀書不成,很快被這類同黨招攬,加入黑道,成為14K成員。
  • 香港14k教父鬍鬚勇:曾有20萬手下,去世後眾多江湖大佬祭拜
    黑道幫派之間為了爭奪勢力地盤,免不了要打打殺殺,幾十年的暴力爭鬥過後,鬍鬚勇帶領著實力強勁的14K成為了香港最大的黑幫集團,鬍鬚勇也因此成為了香港首屈一指的黑道教父,只要他出現的地方,任何人都要敬他三分薄面。鬍鬚勇的黑幫大佬上位史鬍鬚勇不姓胡,這只是他在江湖中的名號,他真實的姓名為潘志勇。
  • 他是香港教父,15歲闖蕩江湖,從不看黑幫電影,去世後風光大葬!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影視界,拍攝了很多部經典的黑幫電影警匪片,通過其中,我們可看出當時的警匪片在香港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分量。熒幕上一個個黑道梟雄的角色,想必大家都可以說出幾個,然而現實中的香港治安,是否真如香港電影中描繪的那樣呢?說起黑幫,自然不得不提14K的老大鬍鬚勇,他本名潘志勇,是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
  • 香港江湖往事之二:14K教父鬍鬚勇
    >生於廣東佛山一個地主家庭,1949年還在襁褓便隨家人逃港,底層少年打拼40年、終成14K教父。彼時,內地「大圈幫」生猛彪悍,本港黑幫聞之色變,三番五次打劫砸場、出千賴帳橫行無忌,將九龍麻將館搞得雞犬不寧。鬍鬚勇正值人生低谷、退無可退,為搏出位決心與大圈仔背水一戰。麻雀館老闆許諾鬍鬚勇,鎮住場子,就給他每天一桌酒、一條煙和7500港幣的月薪。
  • 香港江湖往事之二:14K教父鬍鬚勇
    毅字堆話事人鬍鬚勇鬍鬚勇原名潘志勇,1948年生於廣東佛山一個地主家庭,1949年還在襁褓便隨家人逃港,底層少年打拼40年、終成14K教父。合夥蔡子明飲恨電影圈:差一點投拍李連杰《新龍門客棧》當年香港電影起飛,黑幫勢力紛紛入局,鬍鬚勇也想分一杯羹,他做過李連杰經紀人蔡子明的合伙人。
  • 財讀|香港14K教父鬍鬚勇病逝 江湖滾打五十年,多次徘徊生死間
    14K教父鬍鬚勇於昨日22:50在荃灣港醫院病逝。本文原標題《黑幫14K教父的香港往事》,載於2012年南方人物周刊" 20世紀中葉,世界格局發生巨變。南中國一隅的孤島,開始扮演起特殊而意味深長的角色。戰亂後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社會形態也在混亂中急遽變化。大量難民的湧入、政府管理體制的混亂,導致治安廢弛、暴力叢生,為黑幫的瘋狂滋長提供了土壤。
  • 97年香港回歸後,社團都去哪了?香港的「黑幫教父」給出了答案
    97年香港回歸後,社團都去哪了?香港的「黑幫教父」給出了答案文/著名景區旅行記香港在清朝與英國戰爭中被強佔的,香港特殊的區域性質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香港得到快速有效的發展,可能是當時法律的不完善,使得香港也成為了許多黑幫的集散地,黑社會社團在香港拉幫結派,無惡不作,百姓怨聲載道,曾經香港黑幫人數一度達到三四十萬人,從而出現了好幾個著名的黑幫,比如14K
  • 香港最大通緝犯,32歲成為荷蘭教父,3年時間組建當地最大黑幫!
    香港最大通緝犯,32歲成為荷蘭教父,3年時間組建當地最大黑幫!大家在現在的很多港片中,依然能看見很多黑幫的影子,在舊時代的香港,其實也真正活躍存在著很多黑勢力,他們在香港這塊寸土寸金的小土地上廝殺,就是為了爭出誰是老大,因此也掀起了很大的風暴。
  • 他是黑幫老大,在香港呼風喚雨,因一個堂主被殺,他說了一句話!
    他是黑幫老大,在香港呼風喚雨,因一個堂主被暗殺,他說了一句話!(文:淺色夏末)據媒體報導,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於2016年的時候因病去世。出殯當天,很多黑幫大佬都前去上香送行,煙火嫋嫋、在道教的哀樂聲中,各路人馬憶起舊時代香港刀光劍影的江湖歲月。鬍鬚勇,本名潘志勇,是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1948年出生於廣東佛山一個地主家庭,1949年隨家人避難逃港。在香港定居後,家道中落,但父母依然供其上學。進入青春期後,鬍鬚勇感覺自己的英文水平薄弱,在班上倍受冷落。
  • 他是黑幫老大,在香港呼風喚雨,因一個堂主被殺,他說了一句話!
    他是黑幫老大,在香港呼風喚雨,因一個堂主被暗殺,他說了一句話!(文:淺色夏末)據媒體報導,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於2016年的時候因病去世。出殯當天,很多黑幫大佬都前去上香送行,煙火嫋嫋、在道教的哀樂聲中,各路人馬憶起舊時代香港刀光劍影的江湖歲月。鬍鬚勇,本名潘志勇,是香港黑幫14K教父級人物。1948年出生於廣東佛山一個地主家庭,1949年隨家人避難逃港。在香港定居後,家道中落,但父母依然供其上學。進入青春期後,鬍鬚勇感覺自己的英文水平薄弱,在班上倍受冷落。
  • 他是香港金牌打手,殺人被通緝,逃去富國,3年後成為當地教父
    在大家的腦海中,能夠數的清名號的黑幫有14K、新義安、和勝和以及三合會,這是香港最有勢力的四大幫派。然而,在六七十年的香港黑道江湖中,黑幫們則呈現出群雄割據的局面,大大小小數十個幫派在這塊紙醉迷金的彈丸之地上激烈廝殺,彼此爭奪,好不熱鬧!因此在香港黑幫混世江湖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頗具傳奇的黑幫大佬!
  • 黑幫不看黑幫片!
    作者|謝明宏編輯|李春暉黑幫不看黑幫片,儘管是自己拍的。 已故香港黑社會大佬、14K教父「鬍鬚勇」(潘志勇)說自己幾乎不看黑幫電影。一代黑幫偶像小馬哥手持機槍掃蕩而過,鬍鬚勇說:「浮誇!儘管如此,鬍鬚勇對黑幫片還是不假辭色——「不想看小弟演戲」。香港黑社會轉型拍電影,內地黑社會轉型當網紅。鬍鬚勇泉下有知,看到如今的快手天安社和被砍龍哥,會感慨一代不如一代,還是點讚「黑社會」抓住了時代風口?
  • 他是香港金牌打手,殺人被通緝,逃去富國,3年後成為當地教父
    在大家的腦海中,能夠數的清名號的黑幫有14K、新義安、和勝和以及三合會,這是香港最有勢力的四大幫派。然而,在六七十年的香港黑道江湖中,黑幫們則呈現出群雄割據的局面,大大小小數十個幫派在這塊紙醉迷金的彈丸之地上激烈廝殺,彼此爭奪,好不熱鬧!因此在香港黑幫混世江湖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頗具傳奇的黑幫大佬!
  • 14K陳惠敏和鬍鬚勇誰更厲害?從崩牙駒和九指華身上找到答案
    鬍鬚勇,原名潘志勇,曾一度被奉為「14K教父」的黑幫大佬,他與14K雙花紅棍陳惠敏是同一時代的江湖人物,一個橫掃油尖旺,一個雄霸尖沙咀,能夠成為一方霸主,成為香港地下秩序的領導者,想必他們都有著不俗的實力和能力,甚至說運氣好,也不為過。因為,像他們這種比較出位的黑幫人物,能安安全全活到現在,並非易事。
  • 為何《教父》被稱為男人的聖經? 近代史上黑道背後的人性拷問
    而隨著近代史的發展,二代教父麥可的時代,柯萊昂家一方面努力運用金融和政治手段漂白家族事業,另一方面則與更罪惡的腐敗做著鬥爭:堂堂警長和「不道德」的黑幫勾結,參議員虛榮偽善、過河拆橋……等等比黑幫更黑的勢力開始滋生。
  • 香港八大黑幫為陳慎芝祝壽,直言:抓我們?香港30年將不會太平
    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看過香港的黑幫電影,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產生過一個疑問,在很多電影情節裡,香港的警察明明知道自己逮捕的這些人是黑幫的大哥大或者重量級人物,但是往往警察們只是把這些「大佬們」帶到警局問問話,或者只是象徵性的拘留了幾天。
  • 綽號「鬍鬚勇」,此黑幫大哥曾嗜賭如命,多次讓明星女兒無辜牽連
    在香港黑道上,曾有兩個綽號叫「鬍鬚勇」的人。江湖地位高的叫潘志勇,他是香港14K教父級的人物,2016年2月因癌症病逝;另一個就是張栢芝的老爸張仁勇,他和潘志勇雖不在一個級別上,但在江湖上地位也不算低,也曾經做過香港老牌三合會組織「聯英社」代理坐館。
  • 掃黑 | 香港黑幫解密
    當時警方與黑社會同流合汙,香港流傳的說法是「警察管黑社會,黑社會管治安」,也是在那時出了個「五億探長」呂樂。呂樂的職位僅次於英籍總警司,成為那個香港警黑勾結時代的代表。以他當時的身價,足以收購大半個九龍。呂樂通吃黑白兩道,在應付黑道方面,當時四大黑幫都要給他面子,呂樂曾說:「我根本不用親自抓人,有案件要破,就開口跟堂口老大要人!」
  • 他是香港黑道大佬,綽號和一個馬仔相同,被人追債,他怒說6個字
    他是香港黑道大佬,綽號和一個馬仔相同,被人追債,他怒說6個字文/史聖上個世紀的老香港,留給大家的印象,除了購物天堂、東方之珠、電影以外,相信黑社會也是老香港的一大特色。二戰後隨著局勢的變化,大陸眾多土生土長的黑幫紛紛逃到了香港,由於英國殖民當局採取放任不管的政策,使得眾多幫派得以在此生根發芽,發展壯大。在香港的黑道大佬乃至底層馬仔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綽號。然而,混江湖的人對於自己的綽號那可是偏執的喜愛,因為這代表著一個江湖印記和一段崢嶸歲月。
  • 最後的江湖大佬,香港百年黑道風雲背後的人性拷問
    他曾是香港黑道「慈雲山十三太保」,當年最早一批十幾個跟在他屁股後面的小弟,現在大多都是香港黑道掌舵的一方梟雄。他是「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卻被譽為香港黑道的仲裁者,黑道幫會問題的「拆彈專家」,警察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都會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