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烏克蘭軍火庫大爆炸不同,俄軍高官涉貪汙案被直接告上法庭了

2020-12-10 麥田裝備觀察

如果大家關注一下2019年軍事新聞的話,一定會發現烏克蘭挺熱鬧的,接連發生了軍火庫大爆炸,可是對一下俄羅斯,烏克蘭軍火庫大爆炸不算啥,俄軍連爆貪汙案件,先後有多名高官涉案被捕,其中有點名氣的當屬,俄羅斯聯邦武裝總參謀部副部長阿爾斯拉諾夫案。

這位地位不低,所涉案件也不簡單,涉嫌在軍隊採購可攜式無線電臺合同中貪汙,涉案金額達到67億盧布。這一案件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俄軍需要採購一批可攜式無線電臺,當時俄羅斯一家公司為獲得合同,先向對各方行賄,再在談判中,以增加服務費用,使用各種方式誇大產品成本,達到明目張胆的騙取金錢的目的。結果俄軍最終選擇的型號為:R-187-P1,又稱:Azart-P1,結果這款電臺在交付出現一些問題,如今涉案的主要原因,不僅被懷疑價格過高,還存在不實報告問題。

出兵敘利亞

按廠商的說法,這是俄羅斯國產型號,號稱:在基本特徵上不遜色於類似的無線電臺,而且使用都是國產零部件製造,可是實際上,這款電臺採用的電子元件為進口貨,而不是國產品,更讓人吃驚的是,在調查過程中,人們發現多部電臺不翼而飛。由於這部電臺屬於軍用品,還是最新款,涉及到不少軍事機密,有關丟失問題引人注目。

成被告

與烏克蘭軍火庫大爆炸不同,俄軍高官涉貪汙案被直接告上法庭了,烏克蘭至今沒啥事,只有俄羅斯法庭忙不過來了。從公開的情況看,涉案人員不少,除了阿爾斯拉諾夫上校 ,還有數名軍官被控有罪,被告涉嫌詐騙約5億盧布,目前案件依然在審理之中,阿爾斯拉諾夫尚不承認自己有罪,認為這款屬於軍用品,僅供俄軍使用,不存在市場銷售的問題,那麼價格如何就不存在高低的問題,屬於定型品。同時,也認為丟失等情況與自己無關。

沒錯,現在的俄羅斯軍事法院確實有點忙不過來了,近年以來俄軍內部出現了多起的貪汙案件,實際被捕的人員可不是一個兩個,這起貪汙案件只是有點名氣而已,還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嚴重要的。

也許唯一讓能讓人滿意的,俄羅斯方面確實在有意解決軍隊內部的貪汙問題,而不是聽任這個問題繼續存在,不對任何人進行處罰,也許如此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連俄總統普京都承認無法根除,但是俄羅斯至少做出這樣努力。相較之下,烏克蘭方面幾乎是不聞不問,到目前為止,對於軍火庫爆炸的調查根本就沒有任何進展,這也許才是兩個國家最大的不同之處。

相關焦點

  • 烏克蘭軍火庫頻繁「自爆」,損失40%的彈藥!
    而這個軍火庫已經是第二次發生類似緊急情況,在2017年3月23日,該軍火庫發生火災,導致大量彈藥被毀。據烏克蘭國防部稱此次事故是由於乾草燃燒發生火災。最近一起軍火庫爆炸是在2018年10月9日,當地時間凌晨3時30分,烏克蘭北部的切爾尼戈夫州伊奇尼亞地區一座軍火庫發生爆炸。
  • 烏克蘭再次出師不利,千枚防空飛彈恐毀於一旦
    2019年11月21日,烏克蘭方面報導稱,烏克蘭境內在11月發生了一起最新的大爆炸!這一次是在哈爾科夫附近的,烏克蘭軍隊的巴拉克利亞的軍火庫中,爆炸再次響起。「位於哈爾科夫地區的巴拉克利軍事武庫的彈藥再次被引爆了。」烏克蘭緊急情況部報告了這一情況。
  • 「池田壽司」將「池田屋」告上法庭,索賠500萬!
    「池田壽司」將「池田屋」告上法庭,索賠500萬!近日,「池田壽司」將「池田屋」告上法庭,理由是認為對方未經自己授權使用與「池田壽司」商標相近似的「池田屋」標識。後經調查發現,成都蓉城池田屋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許可,擅自在其運營的「池田屋」網站使用與案涉「池田壽司」商標相近似的「池田屋」標識,開展日本料理店的招商加盟業務,嚴重侵犯了涉案商標專用權。「池田壽司」遂將「池田屋」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
  • 烏克蘭最大軍火庫爆炸原因查清,又是監守自盜?
    軍火庫爆炸,矛頭直指自己人據阿拉哈米亞表示,雖然烏克蘭安全局至今都認為軍火庫爆炸事故是由俄羅斯無人機轟炸引起的,但他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根據當地法醫鑑定科研所提供的數據看,軍火庫爆炸時,空中並沒有任何可疑的目標出現,而軍火庫爆炸的真正原因,是由之前埋藏在地下的炸藥爆炸引起的。
  • 約旦首都郊區發生大爆炸!疑似軍火庫電線短路所致
    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導 據路透社安曼消息,約旦政府說,在扎爾卡發生的一系列大爆炸是由一個存放迫擊炮的軍火庫的電線短路引起的。約旦政府發言人阿姆賈德・阿代拉對國家媒體說,11日早上在偏遠地區發生的爆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報告。阿達拉說:「初步調查顯示,爆炸是由軍隊彈藥庫中的一條電路引發的,該彈藥庫位於人煙稀少的區域,並處於攝像頭的監視之下。」
  • 俄首列火車抵達克裡米亞後,烏克蘭檢察院以越境為由把俄羅斯告了
    據俄羅斯新聞通訊社12月25日消息,當地時間25日由聖彼得堡開往克裡米亞的首列火車抵達目的地後,烏克蘭克裡米亞檢察院以「俄羅斯列車經刻赤海峽非法越境烏克蘭,轉移人員」為由將其告上了法庭。
  • 烏克蘭野外又發現軍火庫,單單火炮就有300門,少將:雪中送炭
    烏克蘭是個比較悲劇的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他的日子就沒有好過,本來作用大量的武器裝備,但因為缺乏經濟支撐沒有資金,壓根就無法保留住,如果不想荒廢只能拿去賣,以這種方式來賺點錢維持本國的運行。獨立初期,烏克蘭的日子都是這麼過來的,直到加入美國陣營,才稍稍有些緩解。
  • 數人秘密聚集港口,升起一面藍黃相間旗幟,大批俄軍趕來封鎖現場
    由於克什米爾地區的糾紛,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對冤家一直以來都處於敵對狀態,去年因為刻赤海峽危機雙方差點大打出手,最終俄羅斯扣押了烏克蘭3艘軍艦以及34名船員,烏克蘭雖然嘴上叫得兇,但是卻拿俄羅斯一點辦法也沒有。
  • 烏克蘭軍人無懼俄軍開槍扛旗對峙俄軍
    烏克蘭軍人無懼俄軍開槍扛旗對峙俄軍
  • 烏克蘭控制力有限,俄高官:烏克蘭南部州或獨立,莫斯科很擔憂
    當地時間5月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賈巴羅夫接受採訪,聲稱,莫斯科對烏克蘭混亂的局勢很擔憂,因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控制力相當有限,沒有能力統治國家,帶領烏克蘭走向統一。在西方國家的滲透之下,烏克蘭深陷分裂危機。
  • 摩爾多瓦聯手烏克蘭,齊向俄羅斯「開火」:將用領土換對俄開戰權
    來自俄羅斯方面報導稱,摩爾多瓦新總統當選人瑪雅·桑杜呼籲俄軍從特涅斯特裡亞撤軍,由歐安組織的維和人員代替。同時,她答應首次訪問烏克蘭。在俄羅斯,這種言辭令人感到憂慮。俄羅斯擔憂不排除桑杜將試圖說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聯手一起向俄羅斯發動進攻。同時希望烏克蘭不會阻止摩爾多瓦最終加入羅馬尼亞。
  • 伏特加喝高再出囧事,高射炮炸自己彈藥庫,烏克蘭軍隊不一般
    從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爆發開始算起,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境衝突已經持續了五年之久。在這五年中烏克蘭幹過無數次「痛擊友軍」的事情。在過去幾年中烏克蘭境內至少發生過四次軍火庫大規模爆炸事件,每次事後基輔當局總會把鍋甩給俄羅斯,說事件背後「有莫斯科當局的影子」,然而從他們後來的一系列表現來看這些爆炸案似乎更應該歸咎於他們自己的玩忽職守。自從聽信了西方的忽悠,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力之感人可謂聞名天下,近日他們又發生了一起痛擊友軍的事件。
  • 俄羅斯對烏克蘭徹底撕破臉?俄軍精銳隨時大舉進入東烏,大戰在即
    ,在阿夫迪夫卡附近,不同系統的反坦克飛彈發射器系統突然出現在停戰線附近,同時還有大量RPG火箭筒,大批精銳俄羅斯狙擊手也部署在馬林卡附近。據烏克蘭報導,烏克蘭軍人在過去24小時內沒有出現死亡案例,也沒有受傷。
  • 俄羅斯軍火庫7萬噸彈藥突發大爆炸,碎片飛到20公裡外
    俄羅斯軍火庫出現大爆炸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本月8日的消息,位於梁贊州的一個俄羅斯軍火庫由於發生火災出現了爆炸事故
  • 烏克蘭又出大事,大批軍火彈藥已經失去蹤影
    如果談及烏克蘭的話,也許最近大家可能都聽說烏克蘭軍火庫經常爆炸的事情,在2019年時,人們更發現了一個比軍火庫爆炸更嚴重!烏克蘭軍火庫遭竊,大批裝備不翼而飛。軍火庫炸了原本有關烏克蘭軍火庫中彈藥等物資出現失蹤事件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有關軍火庫爆炸事件多被認為是掩蓋有關的事情
  • 中方又被告上法庭,韓高官攜90多人起訴中國,這回韓政府判的沒錯
    【撰文:阿權/編輯:小懶】 此前,韓國高官協同90多人聯合起訴我國,將我國告上法庭。根據該韓國高官的說法,之所以會對我國提出訴訟,那是因為我國沒有盡到相應的義務,導致韓國產生嚴重的霧霾。不得不說,韓高官給出的訴訟理由簡直荒誕無理。
  • 槍炮坦克已不是主角,電子戰成俄軍制勝關鍵,令烏克蘭吃大虧
    俄軍除向頓巴斯武裝力量支援各式武器外,還在邊境衝突區域部署使用了大量先進的電子戰設備來截獲和幹擾烏克蘭軍隊的電子系統。烏克蘭繼承前蘇聯的武裝力量裝備,使用大量與俄軍相同的、較為落後的無線電收發設備。俄軍通過遠程遙控,對這些電子設備進行了「病毒攻擊」。這意味著在冷戰結束前,蘇聯就曾在分發給各加盟國的電子系統中植入了類似美國輸出中東國家設備中的「病毒」。
  • 郭採潔2次發文否認與羅志祥的關係 直接說出開告和法庭見的詞
    郭採潔2次發文否認與羅志祥的關係 直接說出開告和法庭見的詞時間:2020-05-06 10:20   來源:愛八卦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郭採潔2次發文否認與羅志祥的關係 直接說出開告和法庭見的詞 郭採潔和羅志祥是什麼關係呢?
  • 銀川一女士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庭!
    銀川一女士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庭!於是2019年5月10日,王萌向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報案並立案,認定該借記卡被盜刷,同年7月2日,某銀行通過國際銀聯組織賠償王萌被盜刷款項,並將盜刷款項如數返回王萌案所涉借記卡中。本以為事情就此圓滿解決,卻不料在兩天後,王萌之前被盜刷的那張借記卡,再次被盜刷1萬元。她認為,之所以自己的借記卡屢次三番被盜刷,完全是因為銀行疏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