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觀光局」等單位將推陸客赴臺自由行專屬保險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2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持續火熱,至11月底已突破100萬人次,但在兩岸旅遊市場旺盛背後,雖然大陸遊客赴臺有新臺幣200萬元額度的意外人身險,卻沒有包括突發醫療保險、與緊急醫療轉運與送返,造成各種醫療糾紛出現。

據報導,由於大陸遊客自由行不需參與大陸旅行社的行程,都在臺灣各地趴趴走,但現行大陸遊客保的只是旅行業責任保險,要保人是旅行社公司,而不是旅行者本人,大陸遊客離臺後追討困難,這都影響兩岸旅行市場的健康發展。

舉例來說,曾發生大陸遊客在臺灣泡溫泉時突然心臟病發作或是腦溢血中風等,這些都不算在意外人身險,無法理賠,只能讓臺灣旅行社代墊。

據不完全統計,自開放大陸遊客赴臺旅遊以來,大陸居民在臺灣未結算的醫療費用已累計超過新臺幣1億元;這大部分都是臺灣旅行社代墊,由於兩岸認知差距,金額長期無法向大陸民眾追討回來。

臺灣「觀光局」、旅行業品保協會、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等單位,正積極推動專屬的應納入醫療保險,除了現行意外險之外,也應該包含突發醫療與緊急救援。這些醫療保險,包括零自負無免賠,醫療費用現場墊付,救援網絡臺灣全覆蓋等特點。

據悉,臺「內政部」正研修相關許可辦法,預計最快明年1月就可以完成修「法」程序,2月就可以成功上路。

臺旅會上海辦事處近日邀集兩岸保險公司,與大陸赴臺組團社等,研商此類專屬保險的內容與具體推動做法,期望法規修正通過後,即可配合執行,使赴臺旅遊保險體系更趨完善。

臺「內政部」統計指出,截至128日,大陸遊客赴臺總人數已達295餘萬人,預估全年將突破300萬大關,較去年的220萬成長36%,佔今年到臺灣觀光客人數近三分之一。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陸客赴臺自由行熱銷行程:放天燈採水果 夜宿海生館
    8月將新增10城市,旅遊業者表示,自由行是兩岸觀光趨勢,放天燈、夜宿海生館、採水果,都是熱銷行程。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臺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說,陸客自由行是兩岸觀光的趨勢,新增10個城市效益大,預估陸客自由行可增加1/3的業務量;同時大陸團體旅遊申請來臺「塞件」壓力,也減輕2
  • 陸客赴臺自由行已正式生效 最快24日領入臺證
    陸客赴臺自由行已正式生效 最快24日領入臺證 2011年06月24日 08:47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陸客自由行 開閘!
    兩岸兩會6月8日舉行首次「兩岸協議成效與檢討會議」,6月28日將正式實施陸客來臺自由行,與以往「團進團出」只能按照預定旅遊路線走馬觀花不同,陸客自由行可以與臺灣民眾「零距離」接觸,>是否該為陸客赴臺提供簡體字服務?
  • 9月陸客赴臺遊減近4成 臺觀光部門擬放寬自由行限制
    原標題:9月陸客赴臺遊減近4成 臺觀光部門擬放寬自由行限制   根據臺「觀光局」統計,9月來臺觀光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7.78%。(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交通部觀光局」公布9月赴臺觀光旅客統計,大陸旅客較去年同期驟減37.79%,「觀光局」25日預估今年陸客將比去年減少90萬人,比2個月前預估減少80萬人還慘,將討論放寬陸客自由行限制,拉抬赴臺旅遊意願。
  • 臺灣網傳赴臺名額三月起緊縮, 臺觀光局:正核實消息
    臺灣大選之前就傳出,大陸限制赴臺旅遊觀光團人數。現在大選結束,民進黨的蔡英文如預期當選,再次傳出大陸各省將從3月開始大幅度壓縮陸客赴臺配額。
  • 陸客赴臺遊將需加購突發疾病險和旅平險
    (資料照片)    據臺媒報導,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已修訂陸客團赴臺旅遊相關辦法,要求陸客團赴臺除投保責任意外險,更要加保突發疾病和旅行平安險,讓慢性病旅客也能在遊臺時受到妥善照顧,醫院和旅行社也免擔相關責任,若一切順利,一個月內可望發布實施。  去年陸客赴臺已達398.7萬人次,但多半只投保意外責任險。
  • 臺媒:兩岸將討論大陸客赴臺自由行再開放十城市
    ,及要求自由行陸客須投保才能來臺等兩項議題。圖為陸客來臺自由行最愛的景點─九份。 臺灣《經濟日報》資料圖   中新網3月9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兩岸旅行社業者聯誼會」將於3月底在臺北舉行,兩岸旅遊「小兩會」雙方可望面對面討論開放自由行新增十個城市,以及要求自由行陸客須投保才能到臺兩項議題,其中新增自由行城市希望可於5月1日大陸長假時開始實施。
  • 大陸首款專屬赴臺遊保險產品將上市
    記者12日從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監管局獲得證實,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設計開發的大陸首款赴臺旅遊專屬保險產品日前已獲中國保監會特批,將在近期內推向市場。  此間旅遊業界人士對此表示,此款專屬赴臺遊保險產品的推出,將更好地保障大陸遊客赴臺遊順利、平安,促進兩岸雙向旅遊健康發展。
  • 吳敦義:自由行象徵兩岸交流新裡程 臺做好準備
    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面對大陸旅客赴臺自由行28日正式啟動,臺「行政院長」吳敦義23日指示,首批自由行大陸旅客28日抵臺,象徵兩岸交流邁向一個新的裡程碑;相關機關一定要作好所有的準備,尤其要強化旅遊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此外,臺灣觀光部門、旅行業界亦競相推出各種優惠,一方面要吸引陸客,另方面要讓自由行大陸旅客對臺灣留下好印象。
  • 陸客自由行「滿月」 小三通個人遊明起開放
    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屆滿一個月之際,「陸委會」昨(27日)宣布,離島小三通自由行將在明天(29日)正式啟動,初期以福建居民為主,十五天為限,未來會視情況放寬;而為刺激陸客前往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觀光,小三通自由行不設人數限制、不需保證金、財力證明等,惟不能中轉臺灣本島。
  • 陸客赴臺團體專項保險開辦 彌補現有不足(圖)
    圖片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華夏經緯網4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提供赴臺大陸遊客更完整的保障,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14日與大陸太平洋產險籤約,推出「大陸遊客赴臺(團體)專項保險」,彌補現有「旅行業責任保險」的不足。    據報導,太平洋產險副總經理臧煒表示,這個專項保險將可為所有赴臺旅遊的大陸遊客提供完整的保險保障。
  • 網傳「反陸客」宣傳廣告 臺「觀光局」急闢謠
    (取自馬的報報臉書粉絲團)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沒有陸客」?臺灣旅遊業因陸客限縮大受衝擊,網上卻出現一組充滿「反陸客」字眼的觀光文宣,照片是美麗的寶島景色,配上「中國客不來,寧靜來了」等字眼。臺「觀光局」18日緊急澄清,這是網友自行製作,非「觀光局」廣告,「觀光局」反對通過貶抑歧視宣傳臺灣觀光。
  • 資源被佔 陸客:自由行不自由
    環球網4月16日消息,陸客開放赴臺自由行,即將屆滿10個月。據大陸統計,自由行旅客大陸通行證(簡稱大通證)平均每日核發578件,已超過現有每日到港500人次的上限,但「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每日抵臺自由行陸客卻僅201人,不到核發通行證數的一半。熟悉內情的人士分析,籤證、航班和住宿等都被旅行社掌握,是自由行難成行的主因。
  • 大陸遊客赴臺團籤下月全面禁止?臺「觀光局」出面回應了..
    日前,有臺媒爆料稱,一名島內不具名的旅遊業者透露,大陸各省市將全面停止農曆春節後的赴臺團籤,引發島內各界熱議。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導,針對該傳聞,臺「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回應稱,「聽過這樣的傳言,將持續了解和觀察」。他還表示,目前大陸官方目前也並未證實。臺陸委會對此表示「沒有聽說過,但會持續查證」。
  • 赴臺自由行陸客數量將「歸零」!臺媒:每月將蒸發45億
    每經編輯:趙雲由於大陸核發的赴臺自由行籤注到1月底就期滿失效,若不恢復自由行,2月起赴臺的自由行旅客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中國新聞網援引臺灣地區媒體報導稱,對於大陸是否恢復自由行,臺灣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今年1月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
  • 五一陸客赴臺旅遊人數大增,臺旅會力推「小鎮漫遊」
    5月5日報導,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洪東濤4日晚表示,2019年大陸五一假期4天,大陸民眾赴臺灣旅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0%。他表示,赴臺灣南部旅遊的民眾明顯增多。洪東濤表示,包括陸客旅遊團和自由行,2019年五一假期比去年增加了180%。
  • 大陸網友辦理赴臺證件時遇阻 臺媒憂陸客「技術性」減少
    據臺灣《聯合報》8日報導,臺灣旅行業者先前盛傳,大陸官方將於3月起縮減陸客赴臺名額,7日有大陸網友爆料,在鄭州想辦理大陸人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即「大通證」)時,遇到官方以「空白證件不足」為由停止辦理,自己的赴臺行程也被迫取消。
  • 赴臺自由行暫停2月後,臺灣旅遊業還好嗎?
    赴臺遊重回冰河期。 歷史新低 十一假期陸客商機已經丟失,接下來的年底跨年、明年春節等兩個重要旺季,臺灣官員認為同樣會受到陸客縮減的衝擊,來臺陸客人數將續創歷史新低紀錄。
  • 陸客自由行 再開放十城市
    3月底在臺北舉行,除陸方旅行社業者外,中國國家旅遊局和各省市觀光主管官員都將受邀來臺,官員小兩會雙方可望面對面討論開放自由行新增十個城市,以及要求自由行陸客必須投保才能來臺兩項議題,其中新增自由行城市希望可於5月1日大陸長假時開始實施。
  • 臺旅遊部門推臺灣好行遊福隆線 陸客搶購2萬套票
    華夏經緯網5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瞄準大陸遊客自由行市場,臺「交通部觀光局」首度對大陸販賣臺灣好行「黃金福隆線」套票試水溫,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短短2個月便搶購2萬份,創下新臺幣9億元觀光效益。「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也大膽預估「今年賣10萬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