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孤懸於南太平洋
當北半球冰天雪地時
這裡一秒扎進盛夏
一次打卡一個國家太遺憾
這裡有古巴的復古
紐西蘭的純淨
納米比亞的狂野
西班牙的異域風情
這裡有攝人心魄的原始美景
心驚肉跳的極限運動
文藝復古的街頭建築
淳樸友善的當地居民
智利:2018LP十大最佳旅行地NO.1
《美國地理》評的人生必去50個地方之一
無數攝影師和背包客最嚮往天堂……
9月18日—210年的今天
智利宣布獨立自治
隨後翻開自己嶄新的時代
智利就像一根細長的竹杆,夾在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脈之間。這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達4270公裡,而東西平均寬度只有180公裡。它位於熱帶雨林廣布的南美洲,有著長長的海岸線,卻擁有被稱為「世界旱極」的阿塔卡馬沙漠。
智利(chile)的原意是「世界的盡頭」,這是因為殖民地時期的智利被局限在沙漠以南和比奧比奧河以北,對宗主國來說是一個遙遠而相對隔絕的地方,而當時的智利並沒有發現像墨西哥和秘魯那樣豐富的貴金屬礦藏,因而並沒有得到宗主國的重視。
1492年,當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就迫不及待在新大陸建立了殖民地。其中,除巴西劃給葡萄牙之外,南美大陸大部分地區均歸屬西班牙。
1540年,皮薩羅派巴爾迪維亞再次侵入智利,陸續建立聖地牙哥、康塞昔西翁和瓦爾迪維亞等城鎮,智利遂淪為西班牙殖民地。此後,印第安人繼續堅持戰鬥,其中間勞坎人長期控制著比奧比奧河門南的領上,智利初由秘魯總督管轄。
戰爭、瘟疫和西班牙人的殘酷奴役使中部的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或向南方逃亡,人口急劇減少。西班牙人雖然在16世紀中期成功地殖民了中部地區,但在南方卻受到了阿勞坎印第安人頑強的反抗,沒能把殖民地繼續向南擴大,而且,英勇善戰的阿勞坎印第安人常常對西班牙人發動武力反抗,時刻威脅著智利的邊境地區。
在當時,西葡殖民者依靠當地的黃金及熱帶經濟作物大發橫財,殖民地人民依舊貧困。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美洲人民的反抗。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美洲人民的起義迅速被西葡殖民者鎮壓了。18世紀末,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鼓舞了美洲人民反抗的信心,智利自然也不例外。1810年9月,智利人民罷免了西班牙駐智利都督,智利獨立戰爭爆發。
奧希金斯
獨立戰爭初期,西班牙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迅速打敗了智利軍隊,智利獨立進程受到重創。但最初的失敗沒有打擊他們的信心,在聖馬丁和奧希金斯的帶領下,他們重創了反撲的西班牙軍隊。
1818年,智利宣布建立共和國。與其他美洲國家不同,智利的獨立就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智利的國土只有今天的一半長,僅僅分布在安第斯山以西的狹窄沿海地帶。
為了爭得更多的生存空間,智利只能選擇「向北」和「向南」兩個方向開拓疆域。智利的野心引起了秘魯和玻利維亞的警覺。為防止智利獨佔,秘魯和玻利維亞結成秘密的軍事同盟。
1879年,智利同秘魯—玻利維亞聯軍爆發了南太平洋戰爭。在戰爭中,雙方實力差距懸殊。秘魯海軍因久疏戰陣,戰鬥力很難得到保障。玻利維亞的海軍裝備竟達到忽略不計的地步,陸軍裝備則停留在冷兵器時代。反觀智利,在得到英國幫助之後迅速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陸海軍。最終,智利大獲全勝。
戰後,秘魯和智利籤訂《安孔條約》,將南部的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又把沙漠最北部阿里卡、塔克納的管轄權交給智利。最終,秘魯只收回了北部的塔克納地區,而阿里卡地區劃給智利。玻利維亞的命運則更慘,他們把所有太平洋沿岸地區割讓給智利。從此,玻利維亞從一個沿海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內陸國家。
在向北擴張的同時,智利也開始了「向西」和「向南」的步伐。向西,智利把目標放在了太平洋上的孤島——復活節島。由於復活節島面積狹小、遠離大陸,而且缺乏列強們感興趣的資源,列強對這座小島並不感興趣。
復活節島只是智利擴張領土的一道開胃菜,它們把擴張的目標主要放在了南部。與復活節島類似,南部也屬於「無主之地」。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前,馬普切人就生活在比奧比奧河以南的谷地。智利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吞併了馬普切人的土地,把國土又向南延伸了1000多公裡。
1880年在火地島上發現了金礦,刺激了阿根廷和智利獨佔火地島的野心,兩國曾經多次擦槍走火。但由於智利忙於太平洋戰爭,一旦阿根廷與玻秘聯軍聯合,將會導致智利腹背受敵。出於穩住阿根廷的需要,智利於1881年同阿根廷籤訂條約,火地島主島東部三分之二的地區劃給阿根廷,西部三分之一的地區劃給智利。
與阿根廷達成協議之後,智利南北狹長的格局基本形成。南北狹長,地跨多個緯度的地理特徵,使得智利擁有熱帶沙漠、地中海、溫帶海洋性、和溫帶大陸性等多個氣候類型。智利利用多種自然帶的優勢,發展不同形式的農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聖地牙哥
飛躍半個地球去悠閒,要觸摸一個城市的靈魂,還有什麼比去首都一趟更真實。
聖地牙哥已有400年歷史,漫步在殖民時代的老城區,總能被風情濃鬱的雕塑建築驚豔。
三步一個教堂,五步一個國家歷史博物館,武器廣場可謂是浪漫的藝術感與神秘歷史傳說相互交融之地。
很多旅客自駕前都會在這裡消磨大半天時光,喝一杯濃醇的咖啡,看當地人消遣自在。
聖地牙哥主教堂:受歷史影響,主教堂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外部滄桑恢弘,一進去絕對驚豔你的眼球。
精緻的壁畫、明亮的燈光,高高的穹頂……只是站在此處便感覺靈魂飛升的震撼。
瓦爾帕萊索
在海濱之城做一個彩虹之夢,作為智利國寶級詩人聶魯達的故鄉,瓦爾帕萊索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好色之城。
整座小城都被創意塗鴉牆覆蓋,用色大膽,對比強烈,這些出自大師的手筆,自帶一種頹廢的美。
不如踏著鵝卵石小巷閒適漫步,各色鮮花從院子裡探出來,初夏的陽光下,明亮又鮮活。
依山建樓,傍海造屋,彩色的居民樓傾瀉而下,教堂尖塔點綴其中。不來這裡走一遭,估計總會遺憾吧。
百內國家公園
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加拿大的國家公園舉世聞名,殊不知遠在南半球也有一個風光攝影師和背包客的殿堂級目的地!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把它列為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孤獨星球》也把這裡評為全球絕美的荒野奇景。
澄澈到一見到底的湖泊
宛如一條玉帶的長橋
一線金光照亮的山峰
泛著幽藍光芒的冰川
這裡還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呆萌可愛的羊駝、神出鬼沒的狐狸、悠閒踱步的美洲鴕鳥……目之所及,曠世之美。
阿塔卡瑪沙漠
阿塔卡瑪是如此魔幻,乘熱氣球俯瞰,巖層和鹽覆蓋的平原無限壯美,千年美感的古火山令人痴狂。
沒有光汙染,清冽乾燥的空氣造就了全球頂級觀星聖地,《來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最喜歡的地方就在這裡。
月亮谷又稱死亡谷,這裡氣候極度乾旱,寸草不生,常年被大風侵蝕鹽山石的地質酷似月球表面。
雖然環境惡劣,依然當不了狂熱者找虐,因為這裡實在太美了!
白天烈日焦灼,遠處的火山環、波浪般起伏的沙丘瀰漫著濃烈的紫色、粉紅色、金色的光芒。
到了傍晚,月亮谷開始收斂光芒,赭紅、絳紅、橘紅變幻無窮,旅客們一邊喝Pisco酒一邊欣賞日落的餘暉,美哉!
塔拉鹽湖
海拔4300米的高度差令人望而生畏,但當塔拉鹽湖揭開神秘面紗時又深深著迷。
荒蕪的大漠裡一潭澄澈的清水鑲嵌其間,冬天結冰時還能觀賞形狀各異、正在生長的栩栩如生的朵朵鹽花。
幸運時能看到成千的火烈鳥,細長的腳在閃著金屬光澤的藍色水面上踱著,優雅姿態一下子俘獲了所有人的心。
這個間歇泉「脾氣」有點大,一言不合就沿地殼裂縫噴出,還會冒出陣陣濃煙。
不過千萬不要靠得太近哦,噴泉溫度高達85℃,不小心就分分鐘鐵鍋燉自己。
當然附近都是地熱地區,你就可以盡情泡溫泉。在沙漠裡泡溫泉,發到朋友圈絕對逼格滿滿。
五指山
在阿塔卡沙漠之中,猶如一隻巨手拔地而起,你童年記憶的五指山在智利就能找到。
這隻「沙漠之手」距離市中心75公裡,離文明世界的遙遠,為它增添幾分神秘。
復活節島
去復活節島,更像是一種瞻仰與朝聖,這個與世隔絕的孤島,方圓幾千公裡不見陸地。
鮮有人踏足的秘境卻存在數百尊半身人面石像,或臥於山野荒坡,或靜靜佇立,史前文明的傑作令人震撼萬分。
沿途風景粗獷荒涼,濤聲陣陣,比起東南亞秀氣的碧綠,這裡的藍更加大氣磅礴。
第一站直達Orongo鳥人村遺址, 每年2月會有當地最隆重的節日拉帕努伊狂歡節,屆時會選舉女神,所有人載歌載舞,陷入狂歡裡。
繼續前行就到了最驚豔的Anakena海灘,15座神秘石像面朝海邊,遺世獨立千年。
暮色四合時,金色的夕陽穿過巨大石像的縫隙,如此壯觀而美麗。
一場完美的旅行應該是自由肆意的
下一場旅行你會選擇智利嗎
來一場穿越外太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