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伯:臺灣明白,買美國武器是在交「保護費」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針對近期廣受關注的美臺軍售議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吳心伯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方面也明白,購買美國武器是在交「保護費」。美臺軍售是雙方利益的結合,但這種結合併不可靠。

吳心伯稱,最近一段時間,在對臺軍售方面,美國方面「開了很多口子」。過去沒有賣給臺灣的武器,現在都能賣給臺灣了。臺灣覺得是一個機會。其實臺灣方面心裡很清楚,如果美國不來支持臺灣的話,臺灣買再多的武器都是沒有用的。臺灣方面心裡也明白「我買這個東西並不是真的指望這個東西起作用,我實際上是在給美國交保護費,我買得越多,美國就越支持我。」

而美國方面,吳心伯稱,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一方面是在支持「臺獨」,給他們鼓氣;另一方面,美國的軍火商要賺這筆錢,他們想趁機撈一筆。「美國很清楚,臺灣靠自己是不可能的,美國可以增加對臺支持,但你必須要交保護費。」

「我覺得這是雙方利益的結合,但這種結合是不可靠的。」吳心伯表示,對臺灣來講,買再多的武器,都沒辦法與大陸抗衡。與此同時,臺灣寄希望於美國的支持,但美國方面還有各種複雜考慮,臺灣根本達不到「買保險」這個目的。吳心伯認為,對美國來講,雖然軍火商能賣武器,大賺一筆。但一旦「臺獨」分子的所作所為超越底線,大陸「出手」,臺灣這個「棋子」就丟掉了,美國再也無法以臺牟利。

相關焦點

  • 法國花高價買美國E2D,像交「保護費」?法國人:可買中國預警機
    近日,美國海軍航空司令部在其網站上發布消息稱,法國已經籤訂合同,向美國購買三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這三架飛機預計將在2028年完成交付。這筆交易的價值高達20億美元,飛機單價超過6億美元。如此昂貴的價格,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傅高義,那個「理解中國」的人走了
    冬至這天上午,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收到來自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學者的郵件,得知90歲的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的消息。他很震驚,因為一個多月以前,兩人還在線上一起討論美國大選的問題。那時,傅高義對民主黨人拜登的獲勝表示高興。24年前,吳心伯和傅高義相識於上海。
  • 吳心伯:蔡英文就是最大的「臺獨」分子
    此前有媒體透露,大陸有關方面正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環球時報》社評曾點名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被問及還有哪些人可能出現在清單上,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蔡英文就是最大的「臺獨」分子。吳心伯吳心伯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稱,這種積極推動「臺獨」議程,煽動民眾與大陸對抗的「臺獨」頑固分子還不少。
  • 臺灣專家:對美國來說 臺灣是買武器的客戶
    臺灣中山大學亞太所特聘教授、「監察委員」林文程今天表示,中國大陸是希望拜登當選,會給拜登一點時間希望可以調整中美政策,因此短期內可能會有蜜月期,北京在臺海關係上會稍微緩和,不會逼拜登有強硬態度。林文程今天出席一場座談會時表示,美國政治現在是極化政治,美中基本矛盾權力結構沒有改變,美國要繼續領導地位沒有改變,所以美國要對中國大陸強硬。因此,臺灣重要性非常高,對美國非常重要,臺灣位於中心位置,美國會繼續支持臺灣存在。
  • 港臺腔:臺灣不能淪為「美國淘汰舊武器的提款機」
    眾所周知,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臺美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說到做到,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實施制裁。這是一種切實的提醒。打「臺灣牌」成了美方某些政客遂行冷戰思維,一意與中國博弈的常備選項。有人說,美方在陷入新冠疫情泥沼不能自拔之際,仍針對中國大搞軍售安排,表明企圖圍堵中國的節奏在加快,拼命阻撓中國發展的用心昭然若揭。
  • 美國又來「數錢」了,把臺灣當做「提款機」?
    對此,臺軍事專家梅復興在社交媒體發帖表示,自2007年起,美國先後分3批宣布對臺灣出售「愛國者-3」防空飛彈,從2011年前後開始運交臺灣,第一批飛彈服役迄今已近10年,也該回廠翻修了。同時他認為,美國這次軍售案和5月的魚雷軍售都在落實所謂美對臺軍售「常態化」,不再積累一堆軍售案長期不通告,而是可以隨時送件,美國隨即審核。
  • 【深度分析】吳心伯:川普政府這四年,是世界變了還是美國變了?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學術委員吳心伯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的採訪時,深度探討了白宮的標誌性內外政策,為未來美國政策的實施提供了前瞻性建議。本文約2976字,讀完約7分鐘 吳心伯(以下簡稱吳):國內分裂對抗加劇,社會矛盾尖銳,社會治理出現嚴重危機,兩黨政治走向尖銳對抗。外交方面信譽掃地,軟實力大幅縮水,硬實力也沒有明顯的增長,留下很多「後遺症」。 海:這四年中,美國政府影響最大的對內方針和政策是什麼?
  • 向塔利班交保護費,家屬一怒之下告上法庭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用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參與阿富汗重建項目的美國國際大型承包商由於向阿富汗塔利班組織付錢獲得保護,因此遭到了143名死亡或受傷美軍(僱傭兵)家屬的指控。 按道理,媒體和網絡上有關美國承包商向塔利班交保護費的消息雖然已經散播很久,但估計卻很少有人相信。
  • 多買武器臺灣就安全?
    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7日回應美國近日發表的「2014中國軍力報告」時,指責馬當局漠視大陸威脅,必要的軍事投資越來越少。另外,吳釗燮稱臺灣必須擁有堅強的防衛能力,才能確保和平、不受大陸「侵犯」云云。  吳釗燮的說法引起很多質疑,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當天回應反駁,指過去6年臺灣向美方購買了183億美元以上武器裝備,超過民進黨8年執政時對美軍購的總額。另有一些評論認為,民進黨不清醒,鼓吹軍事對抗大陸,是不自量力,會拖死臺灣。  我們注意到,近年民進黨投入很多力量研究軍事課題,很多主張讓人側目,還被譏為緊抱美國大腿。
  • 沈富雄:臺灣買再多武器也沒用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川普政府今年對臺軍售次數明顯提高,其實明眼人都能夠從中看出,臺灣地區已經被美國當作抗衡中國大陸的棋子。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仍未醒悟,一次又一次地將美國對臺出售的「二手」軍事武器納入囊中。與此同時,她也拒絕認清事實,不願從自己的美好夢境中醒來,如今,臺灣軍購費用的數字現在已經擺在所有人面前,只不過臺當局斥巨資買來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的軍事武器,卻並未使臺灣地區比從前更加安全,恰恰與之相反,島內民眾感受到的是日漸增強的風險。
  • 蔡英文又幫臺灣交「保護費」?美前高官聲稱:臺灣正面臨威脅
    美國卸任高官訪臺最近美國前國防部高官薛瑞福對臺灣進行訪問。曾在小布希政府中擔任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2018 年 1 月起,薛瑞福擔任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他在中國問題上持有強硬立場。他還歪曲事實的聲稱聲稱,"中國已經將超過 100 萬名穆斯林押入新疆集中營"。
  • 臺灣「勇奪」美國對外軍售「桂冠」!
    為了走這條「臺獨」不歸路,蔡當局心裡清楚靠一己之力走不成,必然選擇投靠美國,緊抱美國大腿,成了蔡當局不二的選擇。而通過購買美國武器來增加臺灣的防衛能力,「以武拒統」,形成對大陸的威脅,成了蔡當局要幹的一件「大事」。所以,在購買美國武器上,蔡當局出手相當的大方,可謂來者不拒,「不差錢」。同時,也想通過購買美國武器討好美國政府,交足了「保護費」,乞求「保護」臺灣。
  • 港臺腔|對臺軍售:美國給蔡當局的「禮物」,卻將帶給臺灣災難
    據媒體報導,新型F-16 Block 70將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製造,售臺的66架戰機,將是新生產線的最大訂單,對於維持與新生產線相關的數千個工作至為重要。另外,美國對臺出售武器的開銷只是個開始,後期還會有武器維修、零件汰換、人員培訓等等,這些都要另外付費,一下子把臺灣當局吃得死死的。
  • 變成「刺蝟」的臺灣還有最美的風景?
    評論員:言未央       據臺媒報導,美國擬向臺灣出售包括智能水雷、巡航飛彈、「海上衛士」無人機等多達7種先進武器,金額高達70億美元。美國同時出售這麼多主要武器系統且是進攻型武器,實屬非常罕見。
  • 美國瘋狂「大甩賣」,臺灣啥都買
    近期,美國對臺灣出售三次軍用武器,合計超過四十億美元。這不過是掏空納稅人的錢為這些武器買單,臺灣民怨載道。目前因疫情關係,航空業,旅遊業,包括餐廳、商場等因虧損,個別餐廳和企業關門大吉使得民眾失去工作,臺灣民眾生計成問題。臺灣財政方面不多拿錢去著重改善現狀,反而投更多錢在軍事防禦武器方面,令人費解。
  • 美國在臺協會太高調 臺灣買武器如買保險有什麼好...
    (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對大陸大打臺灣牌,美國在臺協會(AIT)近年來在臺灣能見度大增,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前天把臺美軍售當作政績宣傳,令人懷疑這是刻意刺激大陸?他在演講中,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心態,彷佛軍售是對臺灣施恩,在他處長任內,臺美軍售達成史上最高紀錄。但說穿了,向美國買武器,就是買保險,保這麼多年,保費繳這麼多,有什麼值得臺灣好驕傲?
  • 美學者預言大陸「2020前攻臺」,臺灣網友:又想要錢嗎?
    最近「浮出水面」的一些內部文件顯示,中國大陸已做好動武準備——當它相信非軍事手段已無法成功迫使臺當局滿足北京的條件,並且美國能被排除在戰爭之外。不過,易思安認為,中國大陸武力攻臺代價會很高,臺灣島的地理地形會在海峽形成風洞效應,使海空軍隊及武器運輸面臨惡劣的天氣條件。在他看來,中國大陸的全面攻臺行動 「幾乎可以肯定」會失敗,但解放軍在準備和執行這樣的戰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