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鹿小廚,今天抽空去老朋友家裡做客,順便蹭飯吃,然而這頓飯的飯菜讓我十分有印象,各種菜餚雞肉菜,都充滿色香味,好吃得停不了嘴,唯獨那鍋豆腐燉鯽魚湯,卻讓我難以下咽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那鍋魚湯腥味濃厚,喝了一口就犯噁心了,魚肉口感還十分綿爛粗糙,心想,應該是魚肉沒有處理到位就直接烹飪了。
魚湯腥濃肉糙,可能是魚肉處理不當!夾起魚腩肉翻開,竟然連黑膜都沒處理乾淨,整片粘在魚內腔了,難怪會腥濃肉綿了。
燉魚湯說難不難,但要掌握的烹飪技巧比其他肉類還多,尤其是魚內腔的黑膜,就是很多廚房新手忽略的地方,那麼燉魚湯有哪些烹飪技巧需要注意和掌握的?
魚湯腥濃肉糙,可能是魚肉處理不當!小廚為你講解7個燉魚湯訣竅,掌握這7個竅門,無論用哪種魚燉魚湯,都會變得非常簡單。
第1點,黑膜要清除,無論用啥魚燉湯,魚內腔的黑膜必須徹底清除,才能進行烹飪菜餚,不然往後步驟無論你做得多細緻,都會因為有黑膜存在,導致魚肉口感如嚼蠟,還有大股魚腥味。
第2點,燉前煎一煎,想要魚湯奶白味道鮮,燉前就要煎一煎,通過油煎,讓魚肉蘊含的油脂溢出,這些魚油可是精髓所在哦,這時開始燉,很簡單就能燉出奶白湯色,味道還十分鮮甜。
第3點,煎魚要小火,想要煎的魚兒完整,就不能操之過急,全程小火是必須的,怕粘鍋,可在鍋底塗刷一遍生薑後,鍋體與油燒熱再下鍋油煎,很容易的。
第4點,煎魚建議用豬油,動物油脂用於油煎,能讓菜餚味道更香更濃鬱,而且運用豬油煎出的魚再煮湯,兩種不一樣的油脂混合,能讓湯顏色更奶白。
第5點,燉湯用開水,魚兒油煎熟透後,需要添加水分燉湯了,這裡添加的必須是開水,開水下鍋後,大火燒煮3~5分鐘,魚肉溢出的油脂就會與開水快速乳化,開始呈現奶白色湯汁,但要注意,一定要等魚肉煎熟才可加水,提前加延遲下都不行。
第6點,配料要忌放,魚湯品嘗的是「清」和「鮮」,萬不能添加八角、花椒類等搶味大料,不僅會把湯味直接改變,更會牽扯出魚腥味,湯味雜亂,腥味濃厚。
第7點,燉煮時間掌控,燉魚湯時間無需太長,一般控制在15分鐘左右之不夠了,魚肉與配菜基本熟透,燉煮時間過長,反而會使魚肉回滾變老糙。
以上是小廚本期教大家的7個燉魚湯訣竅,除了第1點,後面的訣竅都與烹飪者廚藝打勾,如果第1點,魚肉處理不當,後面烹飪工序做得再細膩,上桌擺盤弄得多精緻,味道和口感都並不會好,充滿土腥味,肉質糙口。
每個食材都有獨特的味道,運用正確的烹飪方法與處理技巧,才能讓食材發揮自身優點,品嘗到美味佳餚,那麼本期的這7個燉魚訣竅,你學會了嗎?
關注鹿小廚,學更多美食,每天都在不斷分享美食與學習烹飪的原創美食作者,歡迎你分享、收藏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