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寶媽,6年學醫
一次體驗,愛上草莓,棄醫從農
5年堅持無公害,得到市民認可
思想轉變,大棚變兒童樂園
一、棄醫從農,醫生愛上種草莓
我是1984年出生,學醫六年,由於是過敏性體質,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醫院辭職後開了一間小鋪,這期間住過5次院,三次開腹手術。還患有「梅尼埃症候群」經常眩暈,情緒可想而知。
一次和家人去郊區的一家採摘園摘草莓,感覺太美好了,酸甜適中的口感,比水果店的草莓更好吃。第一次看見草莓在地裡的樣子,以前總以為是長在樹上的,我比女兒還要興奮,走時還買了一顆草莓苗帶回家,我想我是愛上草莓了。
可是不久看到一篇報導,說全國不同城市的農產品使用膨大素,化肥農藥殘留,甲醛保鮮劑等等,造成嬰幼兒各種身體疾病,發育問題。越了解越可怕,就和老公商量:「我去種草莓吧,再種點菜。」老公回答:「好啊!我幫你諮詢諮詢。」那一年我28歲。
現在回想當時好幸福,老公居然超級信任我,要知道我可是城市長大的,鋤頭都沒見過啊,也許老公是想我有個事做調節心情吧。
父母知道後說我瞎折騰,朋友聽說後說我神經,還有人說:「瞧瞧!80後真會玩,包塊地玩!」涼水潑的一盆一盆。可我自己超級興奮,每天都在電腦上查資料、學習。
二、草莓種植之路
我來到北京昌平,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敲開了昌平農業技術院的門,相關負責的工作人員都很好,認真負責的指導我。
回來後,開始選地,包棚,建設,維修,清理雜草,整地起壟。僱傭附近村民栽苗,我一再強調要如何做到「深不埋心,淺不漏根」,儘管如此,阿姨們始終不信任我,堅持自己的手法。
一周時間,苗死掉三分之二,朋友家人的責備聽得我頭大,滿肚子說不出來的委屈,坐在地裡大哭。
倔強的我決心重頭再來,補苗時我親手一顆一顆種,那些天我渾身都是毒蚊子咬的包,滿手滿腳都是泥,曾經白皙的臉曬得多少面膜都敷不過來,不再穿裙子,扔掉高跟鞋,還挺自豪。
最後還是陸續有死苗的情況,我就在上面套種了聖女果,間隙種了大蒜,因為大蒜揮發的氣味可以起到驅蟲殺菌的作用,解決了使用殺蟲劑的問題。
11月,我的草莓陸續開花了,購買了蜜蜂來做採花授粉工作,1月的時候,我捧著自己種的奶油草莓,我又一次哭了,太激動了!有顧客說,和草莓一起生長的聖女果都有奶油味了。
三、80後草莓園
我給農莊起名80後草莓園,在山西省臨汾市堯廟鎮堯王臺農業基地園區。5年時間從2畝地擴大到35畝地,7座大棚,每棚2畝地,地理位置離市區僅有4公裡,交通便利
主要種植無公害草莓,以採摘還原健康,真正實現有機果蔬理念。5年來從沒做過批發,因為味道獨特,無公害種植得到當地市民的認可,現在我的採摘園是本市時間最久,價格最高的草莓採摘園。
5年時間,累計投資150萬左右,每畝產量4000斤左右,採摘價格60元每斤。
四、採摘園莊主的苦惱及我的解決方法
普遍問題:採摘園虧損,顧客只吃不買。以前免費入園參觀,採摘帶走60元每斤,但顧客領取採摘籃後,邊摘邊吃,最後吃飽肚子,基本都不採摘,五六個員工跟著都控制不住,辛苦一年虧損嚴重,對於這個問題,很是苦惱,我們當地的採摘園都是這種問題,導致很多採摘園倒閉,或者承包出去。
我的解決方案:
1、思路轉變,大棚變兒童樂園
思想發生很大變化,在園區選一座大棚做室內休閒區,解決了冬天活動溫暖問題,同時增添了兒童樂園,開設了假期自然課堂,普及一些農業知識,提供大型聚會場地,給嚴重的霧霾天氣創造了一個天然氧吧!
2、收取入園門票
今年收取50元一位的門票,憑門票可免費在兒童樂園遊玩,同時免費採摘一斤綠葉蔬菜。
3、研發農產品衍生品
自己加工製作一些草莓飲料、甜品、草莓酒、草莓幹,品嘗購買,物盡其用。
五、趙莊主總結
1、堅持理念,不斷學習:我本來是學醫的,突然做農業真的是艱難,這些年走訪了全國各地的種植基地,拜訪了許多種植大戶,不斷在學習專業知識,真正的做到無公害種植
2、跟上時代,及時轉型:如今親子農業是趨勢,我之前只做一產,也想轉型,但是總找不到思路,通過親子班的學習,回來後增加親子教育,兩個月接待700個家庭,孩子們都喜歡在這裡玩耍。
3、自己管理,多創新:5年來園區一直都是自己管理,很多設計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根據顧客需要製作了很多草莓衍生品,在兒童樂園很多設計都是自己想的、自己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