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棕樹是南方地區特別常見的一種植物,雖然棕樹很常見但可以說渾身都是寶。棕樹是棕櫚的通稱,常綠喬木,高達15米。莖圓柱形,直立,不分枝,有環紋節,節上殘存有不易脫落的老葉柄基部。葉叢生於莖頂,向外開展,扇形或圓扇形,直徑50-70釐米,掌狀深裂,裂片條形多數,堅硬,頂端2淺裂,不下垂,有多數纖細的縱脈紋;葉柄堅硬,葉柄長75-80釐米或甚至更長,基部有葉鞘,裂成纖維狀的苞毛。
棕樹是一種十分符合古代文人墨客身份氣質的一種樹,首先,其名字就十分符合古代文人墨客們對於傳統的嚮往,畢竟「棕」同「宗」,一些地方甚至有「種棕樹,敬祖宗」的說法,其次,其外形符合文人心中孤高的形象。
我國的棕樹有著相當悠長的種植歷史,古籍中的棕樹大多寫為椶櫚、椶樹或椶木,《山海經》中光是對椶木的記載就有十多處,《中山經》中有三處,言:「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椶」,「夸父之山,其木多椶」,「暴山,其木多椶」。
宋代詩人唐庚曾在《棕花》一詩中道:「砍破夜叉頭,取出仙人掌。鮫人滿腹珠,鯝魚新出網。」,說的就是棕樹花形態奇特,仿佛魚腹中的魚子,也就是魚子醬了。
棕樹花,顧名思義,棕樹開的花,確切地說是棕樹科,棕樹屬的棕櫚開出的花,棕樹花的外形極有特色,初長出之時,仿佛被筍葉包裹的嫩筍,所以也被人稱作棕筍或者木魚,等筍葉破開之後,又如同排列整齊的淡黃色魚子,於是又有了木魚子的稱呼。
棕樹開花前是棕包,棕包對於有些地方而言可是好東西。棕包炒肉是雲南省德宏州、保山地區和江西贛南於都地區的特色美食之一。棕包:棕樹的花(未開之前),色澤淺黃,外觀像魚子兒。成菜色澤豔麗,鮮中帶苦,苦中回甘,回味無窮。初食略感苦,食用數次後倍感愛不釋口,百嘗不厭。
棕樹不僅是綠化的好植物也是渾身都是寶的常見植物。
南方鄉村的棕樹,別致的棕包花獨特迷人的景色,渾身都是寶的植物。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