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走進陳寨村手工坊,看一雙雙巧手編織幸福明天

2020-12-24 騰訊網

光明網訊(記者 王欣夷)在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朱樓鎮陳寨村摯愛殘疾人手工坊,一群人正在進行手工作業,只見他們捏著金屬線、塑料珠等材料靈活地操作,一個個精美的手工藝品就誕生了。中國龍、孔雀、大象、發財樹、自行車、串珠頭飾……這些複雜精美、栩栩如生的工藝品,背後有一個勵志的故事。

今年41歲的楊秋菊,家裡有四五個殘疾人,生活一度非常困窘。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手工編織,經過不懈努力,她逐漸學會了各種手工編織技術。於是,她晚上編織各種工藝品,白天擺地攤銷售,家庭經濟情況逐漸好轉。作為一名黨員,楊秋菊暗下決心,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用自己的技術帶領村裡更多的弱勢群體走上致富之路。於是,楊秋菊組織了村裡一些會唱歌、懂表演和會編織的殘疾人,成立了碭山縣摯愛殘疾人藝術團,到縣城裡和外地表演節目、銷售手工編織品,受到了廣泛好評。

「過去很長時間裡,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無法正常就業是當地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大短板,一直以來也沒有特別理想的辦法。」 陳寨村第一書記王夫北說,「看到楊秋菊的手工編織品,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授人以漁』的脫貧方式。」

2015年,王夫北鼓勵楊秋菊回鄉創業,在陳寨村成立了碭山縣摯愛殘疾人手工坊。2017年陳寨村建設了電商扶貧驛站和扶貧工廠,楊秋菊便帶著她的手工坊進駐了規範化的廠房,通過系統培訓,帶領村子裡大量的貧困留守婦女和殘疾人通過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路。

52歲的陳省芹是手工坊的創意總監,很多作品都是她設計的。她對記者說:「雖然依靠雙拐才能走路,但我的手靈活,編織手工藝品,也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手工坊自成立以來,共培訓貧困留守婦女、殘疾人1500餘人次,為弱勢群體提供固定和流動就業崗位300個,已帶動45戶貧困戶順利脫貧,產品也受到了市場的歡迎。「手工坊的成員們慢慢成了各自家庭脫貧致富的『頂梁柱』,在勞動中不僅獲得了收入,更得到了成就感。」楊秋菊說。

手工坊創立以來,多次獲得國家級重要獎項,2017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脫貧致富示範基地」、2018年獲評「陽光助殘就業扶貧基地」。楊秋菊本人則在2019年榮獲安徽省「巾幗建功標兵」……等身的榮譽,是楊秋菊和她的手工坊這些年來助殘脫貧工作成果的絕佳體現,更是他們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回報。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東營區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馮源11月26日上午,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主題活動,轄區共有20餘名居民參加。本次活動旨在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強其動手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 「草原巾幗助脫貧、巧手編織幸福夢」
    為深入推進草原巾幗脫貧行動,進一步拓寬婦女就業創業渠道,推動手工藝技能的發展和傳承,12月3日,集寧區婦聯走進泉山街道通州社區,舉辦了以「草原巾幗助脫貧、巧手編織幸福夢」為主題的2020年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班,旨在進一步提升城鄉婦女自主創業能力,提升婦女審美情趣,感受編織藝術的魅力,
  • 「巧手創幸福 編織新天地」
    長城網11月21日訊(記者 鄭光昊)近日,石家莊市「巧手創幸福 編織新天地」特色手工藝產品大賽評審會在市人民會堂三樓中型會議室舉行。  此次大賽自10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這個村的留守婦女又多了一項技能
    12月5日下午,新洲區辛衝街高橋村村委會活動室,「巧手編織幸福生活」留守婦女手工技能培訓活動在這裡舉行,高橋村30多名留守婦女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開始,啟航社工帶領大家玩起了破冰遊戲。手工編織技能培訓環節,社工給大家準備了很漂亮的五彩線團,將編織材料發給現場每位村民手中,現場教大家做軸線和編線,並耐心地講解編織方式。學習編織精美的款式、巧妙的編織手法讓在場婦女們的學習熱情高漲。
  • 「改革破難進行時」鹽城市亭湖區婦聯:亭巧嫂和慧心坊,從小手工到...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手工藝品講究的是細心,不僅要心靈手巧,更要用心去領悟……」2020年5月29日,在大洋灣景區的慧心坊工作室,20多名農村婦女正圍著桌子,參加串珠、老虎鞋手工製作培訓活動。慧心坊匠心導師王文華正手把手地輔導學員。
  • 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要靠勤勞雙手來創造,在商洛市洛南縣,村民們巧手編織出草編工藝品,還出口到了國外,村莊依託優美的自然生態發展美麗鄉村遊
  • 愛心巧手編織,增添冬日暖意
    近日,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促進婦女身心健康,圖們市石峴鎮下嘎村婦聯組織農村婦女開展「愛心巧手編織·增添冬日暖意」毛線手工編織活動。據了解,今年夏季,圖們市婦聯組織的「創業創新『她』空間孵化基地『手工編織』培訓班」引起了下嘎村婦女們對手工編織的濃厚興趣,並且通過培訓,大家掌握了嫻熟的手工編織技能。現在已進入冬季農閒時期,眼看村裡許多婦女閒在家裡,於是,村婦聯主席積極組織在村婦女開展起了冬季毛線手工編織活動。「你看我編織的帽子成型了。」
  •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11月7日上午,成都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舉辦「喜樂嘉年華」主題活動暨「巧手奶奶」編織隊啟動儀式。現場還為居民朋友們準備了「少兒籃球秀」、暖愛集市、垃圾分類小課堂等活動,吸引了許多轄區居民前來參與。
  • 小小燈籠成致富「法寶」,一雙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逢年過節咱中國人都有掛燈籠的傳統和習俗,紅紅的燈籠掛上牆非常的喜慶,您看我手中的這個燈籠啊,是不是特別的精緻呢,而這樣一個燈籠,全部是靠這樣一根一根的鐵絲編織而來的。我們是來到了承德豐寧縣鐵藝燈籠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阿姨們也正在進行鐵藝燈籠的編織,我們也來學習一下。
  • 馮燕霞:手工編織達人 繪就美好生活
    馮燕霞:手工編織達人 繪就美好生活 2020-08-05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位巧手姐妹:這裡有一封手工技能交流會邀請函請您查收
    各位巧手姐妹:這裡有一封手工技能交流會邀請函請您查收 2019-12-0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鶴麗人」項目開啟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2020-12-08 10:30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北門社區開展手工小課堂活動
    北門社區開展手工小課堂活動 2020-12-15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湖鎮:巧手編織促脫貧,勤勞生出致富花
    老湖鎮依託巾幗編織協會,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生活」培訓行動,牽頭引進手工編織項目,實施巾幗巧手脫貧工程,通過創造靈活就業機會,幫助農村婦女和貧困群眾巧增收、促脫貧。在鳳凰家園社區,巾幗編織協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把編織物料送到劉培社老人家。
  • 長沙望城金山橋:巧手編織中國結,升華悠悠社區情
    2020年11月13日上午9:00金山橋街道社工站攜手金山橋志願服務隊長沙醫學院護理學院青志部志願者在觀音湖社區開展以「巧手編織中國結,升華悠悠社區情」為主題的志願活動。中國結藝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志願者們認真地教著社區居民們如何去固定、繞線,如何去穿引、打穗。
  • 【決勝2020】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涼山 脫貧啦,幸福在敲門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涼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勤華 楊樹「卡莎莎(彝語,謝謝)。」12月3日,涼山州昭覺縣特布洛鄉谷莫村,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的記者走進村民俄地曲西家中,女主人端出自家採摘的核桃熱情地招待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民間達人創意迎新春 巧手編織「毛線雞」
    在句容,有一對熱愛毛線編織的老夫婦,在閒暇時間,他們用毛線編織出了各種惟妙惟肖的立體作品。農曆雞年快要到了,老兩口用他們特有的方式為大家送上了新春的祝福。「她主要是編織,我主要給她策劃造型,給她跑跑腿,找找材料。」
  • 黑龍江黎明村:「網紅」明鴿與姐妹們巧手編織好日子
    【視頻】黑龍江黎明村:「網紅」明鴿與姐妹們巧手編織好日子 新華網才萌 製作 新華社記者徐凱鑫 攝製李明鴿在教姐妹們學習編織。新華社記者徐凱鑫 攝在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忠仁鎮黎明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李明鴿手工編織工作室」,李明鴿和姐妹們編織的物品,小到一個抱枕,大到一件服裝,受到不少「歪果仁兒」的喜愛。因為技法純熟、匠心獨具,李明鴿在短視頻平臺的教學深受歡迎,學員多達數千人。
  • 成都這支「巧手奶奶編織隊」下月出道 織出鞋襪送新生兒
    一周大概兩天,她們便會相聚在此,棒針、毛線團,一邊拉著家常,一邊交流著手中的技術活,一針一線,全程手工鉤織。平均每雙小襪子差不多要織兩天,過不了多久,這些小襪子將穿在該社區新生兒的小腳丫上,全部都是免費。
  • 三坊七巷「萌市集」開市 「文化小創客」賣手工
    福州新聞網9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這是我手工製作的娃娃,可愛吧?」「這是我手工製作的向日葵,喜歡嗎?」……16日晚,位於三坊七巷光祿吟臺的「萌市集」又開市了,一群小朋友帶著自己手工製作的各式手工作品,在此擺攤展示、銷售,爭當「文化小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