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正在上演復甦

2020-12-17 有色谷

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根據Bloomberg News報導,隨著全球經濟從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反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正在上演復甦。

彭博商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上周四上漲1.3%,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距離新冠疫苗的使用越來越近,向美國新總統過渡的過程也越來越清晰。這使得華爾街重拾風險偏好,給大宗商品帶來了多年來最好的行情:長期被視為全球經濟風向標的銅價格正在飆升;石油正在從封鎖的最壞影響中恢復;極端天氣和中國的強勁需求正在推高世界各地的農作物價格。

這與疫情最嚴重時的情況相比,是一個驚人的轉變。當時,由於交易商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儲存庫存,原油價格首次跌至負利率區間,而隨著整個經濟體紛紛關門,賤金屬價格也暴跌至多年低點。

反彈可能還會繼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上月表示,最近的上漲只是大宗商品「更長期的結構性牛市」的開始。美國銀行11月24日表示,隨著世界經濟從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復甦,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出現「溫和」增長。

油價已經回升至3月份的水平。最近在疫苗方面取得的突破,正在將期貨合約曲線重塑為看漲的現貨溢價結構,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恢復開車和乘飛機,市場預期供應將更加緊張,需求將更加強勁。

與此同時,銅價較3月份低點飆升約70%,達到六年來的最高水平。美元走軟起到了一定作用,全球向低碳能源發展的趨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這種趨勢推動了金屬在電子產品和替代能源設備上的使用。包括鋁和鋅在內的其他工業金屬也在中國經濟增長回升的推動下走強。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

大豆和玉米價格最近大幅上漲,原因是南美和歐洲的乾旱天氣影響了產量,而中國則從美國購買了大量農產品。

這次反彈中唯一值得注意的例外是黃金。在疫苗成功的前景提振全球市場後,傳統的避風港黃金在近幾個月有所回落。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正式交接的開始,也降低了黃金的吸引力。

黃金現貨價格周四下跌0.2%,至每盎司1836.57美元,因美國國會就冠狀病毒援助計劃的談判繼續陷入僵局。不過,金價仍將創下10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相關焦點

  •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正在上演復甦
    長江有色金屬網訊:根據Bloomberg News報導,隨著全球經濟從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反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正在上演復甦。彭博商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上周四上漲1.3%,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距離新冠疫苗的使用越來越近,向美國新總統過渡的過程也越來越清晰。
  • 大宗商品「測溫」宏觀經濟
    除基本面因素外,高上認為,這輪大宗商品行情的啟動也可謂佔盡有利時機。首先,經過5年下跌,期貨市場系統性風險急劇下降。其次,這是自1998年、2002年和2009年之後,大商品價格第四次觸及成本線。此外,「資產荒」背景下,場外增量資金的進入,美聯儲加息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都助推了商品走牛。  不過,與煤焦和鋼材的基本面不同,鐵礦石正面臨庫存高企的壓力。
  • 大宗商品上演漲停潮 市場供需回暖經濟企穩態勢明顯
    原標題:大宗商品上演漲停潮 市場供需回暖經濟企穩態勢明顯   記者近期採訪發現,今年一季度港口運營形勢出現好轉,主要大宗原材料價格逐漸從之前的普跌轉為分化的格局,工業原材料價格顯示出企穩跡象。專家表示,從近期大宗商品的價格信號看,市場對工業製造的信心有所修復,各大港口吞吐量也在回升,企業補庫存的需求強烈,經濟企穩向好態勢明顯。
  • 大宗商品盛宴
    全球主要國家均採取了極為寬鬆的宏觀刺激政策,中國經濟在二季度率先走出低谷,全球金融市場也迎來大反轉,市場開始憧憬全球經濟復甦,主要大宗商品價格紛紛回到疫情前水平。  第三階段:8-10月,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徘徊。歐美經濟也迎來了復甦,但疫情仍存在反覆的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在經歷前期的大幅上漲後,需要不斷消化供需的關係,價格處於高位徘徊之中。
  •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疫情對全球大宗商品衝擊巨大,但黃金今年...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疫情對全球 大宗商品衝擊巨大,但黃金今年將觸1800水平; ① 該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對明年金價走勢的預期也非常積極,有望突破2000關口,尤其在明年下半年。
  • 空頭泣血"一月虧完2000萬" 商品上演懸疑劇情
    據報導,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傑弗裡·柯裡(Jeffrey Currie)12月8日表示,全球大宗商品正在進入「長期牛市」,甚至連原油也將受益,因為近來投資不足,美元走軟,政府支出以及能源轉型,將提振大宗商品需求。「全球流動性充裕是本輪大宗商品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 大宗商品「暴動」:從鐵礦石到有色金屬,究竟誰在拉漲?
    對於很多大宗商品來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買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也因此,諸多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與中國經濟活動呈現出頗為一致的走勢。大宗商品在過去半年的普漲,尤其是過去一個多月的加速上漲,在市場的多數解讀看來,是中國經濟超預期復甦、全球貨幣寬鬆環境,以及對海外經濟復甦的預期共同造就。
  • 股市領漲板塊轉換,大宗商品將被看好
    今日(2020年11月18日)早盤,A股市場中的周期股與成長股的分化依然持續。銀行板塊漲幅2.52%,領漲A股,而券商、鋼鐵、有色金屬、房地產等板塊漲幅緊隨其後。對於近期的周期性個股輪番走強,證券機構認為主要與宏觀經濟復甦有關。前期的疫情給消費市場和投資市場造成了一定的衝擊,目前只是需求不振的宏觀背景掩蓋了經濟復甦後的供應短缺。近期在消費和投資的需求復甦而相應的供應並未全面恢復的推動下,部分周期性行業迎來了快速修復。但關於市場風格切換的問題各證券機構仍有爭議。只有在宏觀經濟能夠持續穩定上行的時候,周期性個股才會出現上漲的大行情。
  •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30年簡史(十六)
    這意味著,搭建了一個互聯互通、長期合作的共同平臺,架起了一條「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線下與線上」的聯通橋梁,搭上了一根「實現油氣交易期現一體化」「構建多層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天地線,將共同為我國油氣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貢獻力量。
  • 銅價今年上漲近50% 大宗商品通脹夯實牛市基礎
    7月10日,商品期貨多數上漲,有色板塊爆發集體上漲,滬鋅大漲超4%,滬銀、滬鉛、豆一、滬銅漲超2%;LPG、焦煤、滬鋁、瀝青、螺紋漲超1%;白糖、焦炭、菜粕小幅上漲。雞蛋跌超2%,塑料跌超1%,鄭煤、PTA小幅下跌。7月13日,金屬市場普遍大漲,鐵礦石盤中大漲逾5%,盤中期價最高至837元/噸,創近一年新高。
  • 資金猛攻工業金屬市場,押注全球經濟復甦
    來源:一財網相對於全球股市,銅、鋁、鉛等大宗商品價格目前較歷史高位折價逾30%。 隨著輝瑞等藥企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即將正式投入使用,投資者對未來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不斷強化。以銅、鐵礦石為代表的部分大宗商品品種11月以來的強勁走勢也反映了需求側的改善及經濟企穩的信號,促進了投資者風險偏好回歸。貿易環境改善成為了重要參考因素。世貿組織(WTO)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貿易展望指標指數」(WTOI)重回基準100上方,全球貨物貿易在經歷上半年暴跌後強勁反彈,出口訂單激增背後的貨物貿易需求回暖為經濟回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 【大宗商品的邏輯】十年大宗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美聯儲現在正在『覆核』2003年一個有極大影響力的決定——第一次容許受其監管的銀行在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  隨著美國經濟逐步的進入到復甦期,對於美國來說實體經濟的真實復甦的任務將會高於一切的利益,而這些霸主們把持的原材料的全鏈條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國的消費者在採購原材料的時候為此操控付出了巨大的溢價成本。
  • 捕捉大宗商品超級周期非它莫屬!
    來源:新浪基金2020年年末,A股依然在盤中尋找方向,但是大宗商品卻提前開啟了跨年行情。其中,以有色金屬為龍頭,銅、鋁等主要工業金屬的價格加速上行,原油、鋼鐵、煤炭、豆粕等品種也紛紛上漲。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相繼出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迎來一波長達數年的漲勢,這幾年也被很多人都認為是大宗商品最輝煌的時候。
  • 大宗商品「暴動」:從鐵礦石、有色金屬到石油化工,究竟誰在拉漲?
    對於很多大宗商品來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買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也因此,諸多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與中國經濟活動呈現出頗為一致的走勢。大宗商品在過去半年的普漲,尤其是過去一個多月的加速上漲,在市場的多數解讀看來,是中國經濟超預期復甦、全球貨幣寬鬆環境,以及對海外經濟復甦的預期共同造就。12月9日,統計數據發布,11月PPI環比由平轉漲,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 全球最大MDI龍頭再提價,大宗商品景氣周期歸來?
    萬華化學是全球最大MDI生產商,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超過40%。所以從圖中可以看出,MDI價格周期波動非常明顯,公司業績波動也較為明顯。萬華化學的業績表現來看,根據年報顯示,萬華化學總營收為680億元,同比下滑6.57%,歸母淨利潤為101.3億元,同比下滑34.9%。
  • 經濟每月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狀況及價格走勢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經歷了從暴跌到暴漲的大逆轉,去年中期以來,能源、基礎原材料、農副產品價格在全球範圍內不斷被推高,作為工業基礎原料,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攀升將引發和推動全球範圍內的長期通貨膨脹。石油是大宗商品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價格的上漲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壓力,增加了全球經濟的脆弱性,也給全球經濟留下了再度陷入危機的隱患。
  • 2015年度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暨新聞發布會
    由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CDRC)主辦的"2015年度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暨新聞發布會"將於2015年1月8日在上海隆重召開,本次活動也是生意社"大宗商品俱樂部"2015系列活動之一。  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普遍呈下跌趨勢,競低時代已然到來。
  • 為什麼水不能像石油、銅等商品一樣,成為全球大宗貿易商品?
    對於人類活動來說,沒有什麼比佔我們人體60%以上的物質——水更重要的了,那麼,為什麼水不像黃金、原油、銅、大豆等大宗商品一樣,成為金融市場的交易品呢?據彭博社報導,一些投資者認為這是可行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在考慮這件事,本周可能將推出與加州11億美元的水市場相關的期貨合約。
  • 大宗商品或將迎來牛市
    2020年全球市場經歷了冰與火的考驗,在極端疫情衝擊後,一場前所未有大放水洶湧而至。 美銀美林估測,此次全球貨幣大放水已經達到210萬億元,而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疫情之下全年社融增加近40萬億元,雖然較海外國家比較克制,但比起12年前的「4萬億刺激」,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全線下挫 誰是全球市場的阿喀琉斯之踵?
    周二歐美股市以及大宗商品全線收跌,周三早盤A股低開低走,滬綜指截至中午收盤下跌2.16%。 每經編輯 柴剛 每經網綜合人民網、證券時報、華爾街見聞大宗商品商品期貨價格下跌重新激起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