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北歐國家的政商界人士14日齊聚深圳,共同討論中國企業拓展北歐市場開發空間,並借哥本哈根-馬爾默港的輻射作用深化該區域與中國的經貿投資關係。
在當天舉行的「斯堪地那維亞:通往歐洲的綠色文化」研討會上,中歐嘉賓認為,拓展潛力巨大的北歐市場,宜利用好哥本哈根-馬爾默港(CWP)作為歐盟核心港的優勢。
深圳外事僑工委主任聶振光在會上表示,深圳市相關領導近日實地考察了馬爾默市,對通過該市的輻射作用深化與瑞典和其他北歐國家的合作充滿信心。他說:「歐債危機目前沒有消退,但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經濟增長勢頭較好,是投資的合適選擇。」
他還說,不僅電動車商比亞迪、通信技術設備公司華為、快遞公司順豐在北歐發展穩健,深圳市南山農產品市場計劃通過馬爾默市進口歐洲大陸的農牧產品。這顯示出深圳深化與北歐國家經貿合作的信心。
哥本哈根-馬爾默港主席、前馬爾默市市長艾歐瑪瑞帕毆說,該市20年來由高汙染的工業城市通過引入清潔技術和全面治理,轉為「綠色增長」城市,很高興看到近年來中國企業進入瑞典和北歐市場,為綠色增長做出貢獻。
另外,瑞帕毆說,如借鑑馬爾默這種由重工業轉為智慧綠色城市的典範,中方可以更好吸收歐洲城市管理、經濟轉型的經驗。城市經濟指標不應該只看GDP數據。
作為進入北歐市場「大門」的哥本哈根-馬爾默港,會上嘉賓認為這會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北歐市場的有利條件。
據介紹,哥本哈根-馬爾默港位于波羅的海入口,經營著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的所有港口,是地區樞紐港,也是歐盟確定的2030年「跨歐洲運輸網絡」的核心港。
此港口配套工業園區剛剛建成,並優化了對貿易商和投資商的各項服務,有利於商業夥伴開發歐洲富有的消費群體——包括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的7000萬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居民。
談及該港口相比歐洲其他大港口的優勢,哥本哈根-馬爾默港口執行長瑞斯汀說,相比鹿特丹港和漢堡港,哥本哈根-馬爾默港由於佔地面積少,裝卸貨速度將更快捷高效,另外港口的安保系統更為可靠。
據悉,哥本哈根-馬爾默港與其他港口的區別在於,它既是港務局,又是港口運營商,不僅全面負責運輸、裝卸等業務,而且統攬許可和安全等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