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買的野生純天然蜂蜜,從夏季轉換成秋季的時候可能會有種感覺,蜂蜜怎麼由稀變稠了,這個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純天然的蜂蜜就是有這樣的一個特性,天熱變稀,天冷變稠。那究其原因是因為什麼呢?
1、真正的蜂蜜原蜜都比較稀,尤其是非成熟的原蜜(低於40波密度的蜂蜜,也叫水蜜,生蜜,這種蜜通常被工廠收購做城加工蜜或者蜂產品,供給超市等)40度以上,尤其41-43度以上蜂蜜是通常意義上有營養的蜂蜜,可以存放3年以上甚至10年,但營養豐富的蜂蜜可以久存,例如雲南臨滄「叫雨山」野生蜂蜜,這種蜂蜜的蜜蜂採蜜花源多樣,且臨三山一水,自然物理環境都極為特殊,一年平均溫度保持在20多度左右,營養豐富且稀少,是不可多得的營養佳品,這種蜂蜜可以長久地保存,十年以上都沒什麼問題。
2、通常夏天的時候天熱,蜂蜜液態化,所以看起來很稀,甚至網上流傳的方法:用筷子測試蜂蜜是否斷線,從而判斷蜂蜜真假。這種方法是沒有根據的,所以不要用這種方法。冬天的時候,溫度在13度左右的時候,蜂蜜會結晶,這時候變得很濃很稠。
3、蜂蜜採自花間如水的蜜汁,剛採出來的都是液體狀,即使是最容易結晶的菜花蜜,才採出來的時候都是液體!所以真正的原生蜂蜜,其實都是液體。那些固體往往是蜂蜜結晶後的表現。真正的天然蜂蜜,不可能如濃縮蜜、果脯糖漿製造出來的人工蜜那麼粘糊糊的,而且天氣熱的時候會清一點,天氣冷的時候濃一點。還有天然蜂蜜,很多人出的是清水蜜,也叫生蜜(以便最快時間收回成本),這種蜜是真正的如水一樣,它的營養不太充分,最大的問題是保存不了太久,既要天然,又要高濃度的好蜜,其實很少,還是要仔細斟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