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一則安達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安達集團」)在華全資子公司安達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達中國」)擬註銷並與華泰保險集團(以下簡稱「華泰保險」)合二為一的消息在業內引發關注。12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華泰保險證實了上述消息。不過,安達中國的財險業務並非注入華泰保險,而是將併入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財險」)。
分析人士表示,「合併+註銷」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股權管理辦法關於「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只能成為一家經營同類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的相關規定。分析人士表示,由於監管部門上述經營限制,安達集團選擇將子公司與華泰財險合併,一方面,是不舍安達中國目前已拓展的市場;另一方面,亦體現了該公司對中國保險市場的看好。
安達中國與華泰財險「合二為一」
全球最大的上市財產險和責任險公司安達集團在華布局或生變,關於安達集團旗下註冊於上海的安達中國或將被註銷,相關業務併入華泰保險的消息甚囂塵上。
北京商報記者從華泰保險處證實了該消息。華泰保險表示,經華泰保險與安達集團共同研究決定,並經監管部門原則同意,安達中國的財險業務將併入華泰財險。華泰保險和安達集團希望通過合併實現強強聯合,打造一家極具競爭力的、具有國際水準的財險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安達集團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公司,在5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經營機構,為不同群體的客戶提供商業和個人財產及責任保險、人身意外和補充醫療保險、再保險和人壽保險。
而安達集團子公司安達中國前身為美國聯邦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後轉制為丘博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因2015年安達集團收購美國丘博保險公司,因此更名為安達中國。目前,安達中國在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省經營保險業務,提供的主要險種包括財產保險、傷亡損失保險、航運保險以及金融責任保險等。
華泰保險的前身則是1996年成立的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保險集團公司管理辦法(試行)》下發後,2011年8月,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從原來的「母公司」角色中脫離出來,轉變為「子公司」身份,成為第一家保險集團公司。目前,該公司旗下共有華泰財險、華泰人壽、華泰資管等。
那麼,安達中國併入華泰財險後,前者的投保人利益將如何保證?對此,華泰保險表示,雙方將採取平穩過渡方式,逐步將安達中國業務併入華泰財險。在此過程中,雙方將重點關注保護消費者權益,確保投保人、被保險人基於保險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不會因保險業務主體的變化而受到影響。雙方將致力於保持業務穩定,提升業務質量,並持續優化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不過,有分析人士卻直言,安達中國與華泰財險的合併過程涉及的機構和客戶較多,或許並非短短一兩年可以完成。
控股股東業務設限成主因
安達集團作出上述「二選一」抉擇,與監管部門對控股股東的相關限制不無關係。《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只能成為一家經營同類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成為控制類股東和戰略類股東的家數合計不得超過兩家。
而從「安達系」目前持有華泰保險股份比例來看,「安達系」已持有華泰保險46.2%的股份。
根據《辦法》對控制類股東「持有保險公司股權三分之一以上」的規定,安達集團目前已經是華泰保險的控股股東。
「安達集團旗下安達中國與華泰保險旗下的華泰財險類型重複,形成衝突,面對轉讓股權或者合併的『二選一』選擇題,安達集團因看好中國市場未來發展,不願將二者任一股權拱手讓人,而選擇了註銷合併的道路。」有分析人士表示。
實際上,這並非業內首次出現「合併+註銷」方式應對持股限令。早在2011年,中美大都會人壽和聯泰大都會人壽便宣布合併,合併完成後,聯泰大都會吸收中美大都會的全部資產、債務和業務並繼承中美大都會對投保人的所有權利和義務,成為美國大都會集團和上海聯和在中國唯一的人壽保險合資公司。
對於這類現象,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認為,股權變化之後,兩家險企實際控制人相同,那麼這種「合併+註銷」的方式能有效減少同業競爭、提高效率。
徐昱琛認為,合併之後,比較直觀的積極影響,是險企業務規模將變大、保費收入增加,且會存在一定的協同效應,部分職能部門不再需要兩套人馬。不過與此同時徐昱琛也指出,這一註銷合併依然存在客戶流失風險,以及人事動蕩風險。
歷時18年終入主 中意中國保險市場
除了安達中國與華泰財險合併外,安達集團率旗下「安達系」歷時18年入主華泰保險更為吸引眼球。
早在2002年,安達集團首次入股華泰保險,彼時持股20%,之後兩次增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不過,「安達系」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近年來安達集團一直試圖通過率領旗下機構增持華泰保險,打破「安達系」、「君正系」和「當代系」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了2019年11月,「安達系」與君正集團籤訂協議,欲將持股比例提升至50%以上成為華泰保險絕對控股股東。今年6月,安達集團獲批收購君正集團15.31%股份,持股增至46.2%,距離51%的絕對控股線僅有一步之遙。
對於「安達系」進一步增持華泰保險股份的舉動,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說明安達集團非常看好中國市場。華泰保險也表示,安達集團對華泰加大投入,並將安達中國併入華泰,充分體現了安達集團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承諾。
徐昱琛也認為,核心原因是中國保險市場增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博士近日亦指出,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韌性降低了20%,比2019年又下降了20%,而中國經濟韌性並無太大變化,在新興經濟體中排名前列;保險市場相對於宏觀經濟體韌性較好,中國保險市場尤為如此。
安仁禮預計,2020年中國的保費同比增長會達到5.8%,而在2021年的時候這個增長速度將近乎翻倍,達到9.8%。今年增長主要是由健康險以及非車險相關的業務推動,這些推動因素在未來還將會持續。
不過,徐昱琛也直言,外資要進入中國市場,本土化是最需要重視的挑戰,因為保險並不是完全標準化的,而是依然需要人和人的交流;而不同的市場,其文化氛圍和人際交流模式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