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臺「衛福部長」陳時中在每日疫情記者會上通報,臺灣當天新增8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英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移入,其中3例來自此前一天由英國返臺的航班。截止目前,英國近期輸臺病例累計6例,暫時不確定變異毒株是否已經傳播到臺灣。
此外,截至29日,臺灣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到796例。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7日晚間,由臺灣華航執飛、自英國倫敦出發的CI082航班抵達臺灣。該航班一共有127人,包含機組人員13名、臺灣籍乘客90名、大陸籍乘客1名、外國籍乘客23名。
因為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正在英國本土肆虐,且機上乘客中有1名男性曾發燒達到39℃,另有4名男性過去14天中出現過類似新冠肺炎的症狀,東森新聞以「備戰」一詞來形容桃園機場防疫人員的應對狀態。
航班一降落,發燒乘客直接被送往醫院,其他人員則被分散送往三家檢疫所。
28日上午,該航班127人的採樣結果全部出爐。
陳時中當天介紹,3個確診病例案792-794均來自前一天(27日)由英國返臺的航班,包含發燒乘客和其他2名無症狀感染者,其餘人員的採樣結果則為陰性,包括此前傳出「有症狀」的4人。臺當局將對這3名確診者進行病毒分析,研究是否為變異毒株。
對於發燒乘客為何會被允許登機的問題,陳時中辯稱:
該病患在英國機場量測體溫僅36.5℃,登機時為36.6℃,並非帶著高溫登機,且過去到現在病毒量不斷變化,無法用單一時間點判斷感染可能性,他們所提出的每一個防疫措施也都根據疫情及對病毒的了解進行滾動式調整。
除了華航返臺航班的3名確診者,28日當天其餘5例境外移入病例中也有3人來自英國。
其中,案790為23日入境探親的英國籍男性,他曾於8月9日在英國確診,來臺前的四次採檢均為陰性,懷疑是復陽病例。
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由於案790的Ct值高達34,因此研判這次被驗出的是尚未完全排出體外的病毒,幾乎可當陰性看待。目前專家組正研議將解隔離標準從現行Ct值35降至34,連續2次採檢都高於34者即可出院。
陳時中此前在2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不會跟進其他國家和地區對英國實施斷航。
自23日以來,英國輸臺病例已經達到6例,陳時中28日仍表態不斷航,並強調斷航是醫療量能不足才會採取的做法,「臺灣有很好的集中檢疫所,管理也相當優良,從來沒有爆發過逃脫、群聚感染的事件,因此有這樣的堡壘在,為何需要斷航?」
陳時中還稱,英國發現的變異毒株,「歐洲已經布滿,亞洲國家韓國、新加坡也有了」,出現一種變異毒株就斷航,臺當局豈不是要疲於奔命。
據了解,臺當局自23日零時起對英國實施航班減半政策,自英國入境及過去14天有英國旅遊史者需提供陰性證明登機,抵臺後一律到集中檢疫所接受檢疫。
聯合新聞網特別製作了在英國班機和武漢包機兩件事情上的對比圖,諷刺臺當局做法雙標。
社交網絡上,不少臺灣網民痛批:「你在拿人民及醫護人員的生命開玩笑,有事嗎?」、「想知道如果大陸出現變種的病毒,會不會比照這樣辦理」、「(陳時中的)這番言論太可笑!那之前呢?不就是臺灣負壓病房根本不夠,醫療體系本身負擔就很重!所以在打臉自己之前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