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網紅火鍋借力重慶地名註冊「小龍坎」商標,重慶網友不太開心
    ○外地餐飲打著我們的火鍋旗號,被查出地溝油……重慶火鍋又「躺槍」
    ○重慶火鍋申請「集體商標、地理標誌」數次失敗,行業協會也很無奈
    打著重慶小龍坎地名招牌的成都火鍋,成了成都連鎖火鍋店的註冊商標。「朝天門火鍋」雖然留在了重慶,但是在全國,還有無數打著重慶地名及重慶招牌的火鍋店……重慶火鍋屢次「被代表」,屢次被「躺槍」。昨日,重慶火鍋協會忍無可忍,發出了「堅決反對被代表」的聲音。
    重慶火鍋不歡迎「被代表」
    近日,成都「小龍坎火鍋」迅速成為了網紅,因其成功註冊重慶地名「小龍坎」,而要求成都上百家打著「小龍坎」火鍋招牌的火鍋店全部「變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此消息一出,重慶網友不樂意了。「眾所周知,小龍坎是重慶的一個地名,成都拿去用了,還不讓其他人用,連地道的重慶小龍坎人也不能用了」「重慶小龍坎真的開心嗎」……
    而重慶火鍋屢次「被代表」的例子,在全國不勝枚舉。
    比如,打著「朝天門火鍋」旗號或在「朝天門火鍋」上加前綴、後綴的,也讓重慶正宗的「朝天門火鍋」很無奈。
    昨日,重慶市火鍋協會發聲了:「重慶人民不歡迎被代表」。
    「李鬼」防不勝防,維權難
    事實上,這些年,重慶火鍋「被代表」,傷了不少人的心。
    2016年12月,浙江溫州瑞安相關部門對轄區多家火鍋店進行檢查,發現8家火鍋店涉嫌非法使用地溝油。涉事8家門店從名字看,6家都打著「重慶火鍋」的招牌。
    而事後,重慶火鍋協會了解到,除了涉事的渝味曉宇火鍋(瑞安店)的確是重慶渝味曉宇火鍋加盟店外,其餘的塘下重慶八旺串串香火鍋、塘下朝天門火鍋、重慶名將火鍋店、阿雲重慶老火鍋等,都跟重慶火鍋沒有關係。
    當時,朝天門餐飲集團就派出以律師和高管為主的打假團隊,發現當地還藏著8家該集團不知道的「朝天門」。這些「李鬼」,也讓重慶火鍋品牌防不勝防。
    頂著重慶火鍋招牌,一旦出了紕漏,重慶火鍋就「躺槍」,非常受傷。
    12年前開始申報「集體商標」
    重慶是「中國火鍋之都」,重慶火鍋因其麻辣鮮香的獨特魅力,火遍大江南北,成為重慶一張流動的名片。
    為了保護這塊金字招牌,重慶火鍋協會從2005年開始,便著手申報重慶火鍋集體商標和地理標誌。不過,12年過去了,重慶火鍋集體商標和地理標誌一次次被駁回。其間,有無數家商標事務所曾為重慶火鍋奔走,但均宣告失敗。
    「重慶火鍋,這個地域太廣,要申報成功非常難。」曾受火鍋協會委託,為重慶火鍋申報集體商標和地理標誌的北京賓僑國際企業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張克衛告訴重慶晨報記者,他們是2010年為重慶火鍋進行申報的,當時已收到了受理通知書,但在最後的評審環節沒有通過,當時,一起未被通過的,還有「成都小吃」。
    張克衛介紹,商標局的意見是,重慶火鍋的原料分散在全國,不是重慶特產的商品,因此,不符合申報地理標誌的要求;而要申請集體商標,縣級及以上區域,近年來幾乎沒有成功案例。
    他說,這些年,從企業到協會再到政府,都一直在努力……
    條件所限,申報之路還很長
    「按照《商標法》規定,縣級或以上地名,都不能註冊商標。」昨日,專為協調疑難商標事宜的北京盛凡商標中心相關人士表示,重慶是一個省級地名,很難註冊商標,同時火鍋也是一個行業通用名詞,也不能註冊。因此,重慶火鍋要註冊集體商標、地理標誌,很難。
    正因為如此,工商部門表態,成都申請「小龍坎」商標並不違規,因為小龍坎屬於小地名。
    重慶西南商標事務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申請地理商標的商品,必須源於某地區,並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它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而重慶火鍋,要滿足所有條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張克衛說,重慶拿到縣級地理標誌的不少,比如巫山脆李、趕水草兜蘿蔔、黑山谷獼猴桃等等,但縱觀全國,以省級為地域名註冊的商標很少,貴州茅臺是個例外,因為貴州茅臺實際上是以茅臺鎮為原產地,能找到具體的廠,而且註冊時間是上個世紀80年代,而重慶火鍋範圍太廣,要註冊,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