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並習慣甚至依賴於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各種便利、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網絡暴力、虛假炒作、造謠詐騙和一些汙言穢語充斥其中。
魯迅先生曾說:唯有民族靈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要想發揚民族靈魂,就必須弘揚正能量、抵制負能量。網絡文明和生態需要正能量,對於那些負能量,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去抵制它。弘揚正能量、抵制負能量需要道德教化。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社會,都應該努力共建正能量的美好社會環境。
弘揚正能量、抵制負能量,需要從法律、道德、宗教、輿論和風俗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而道德教化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軟約束,它比法律更「溫柔」,讓人更容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並主動去淨化網絡環境。網絡環境可以讓人們平等的分享先進的科技技術並獲得社交樂趣的空間,我們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和他人溝通交流要理性客觀,用一顆包容萬象的心去看待並尊重對方。
道德教化可以讓人在人生價值觀上得到升華,崇高的精神力量可以讓網絡倫理充滿正能量,也可以對負能量產生抵制和消除的效果,這本身也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因果循環。中國
經歷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深厚,就是得益於「綱常名教」。
果戈裡說: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而人生的價值大小又是按人們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來衡量的。網絡倫理建設可以讓每一個網民受益,通過道德教化可以使網絡充滿正能量。人們在享受科技和物質文化發展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誠然,道德教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我們會遇到一些困難,也許我們會走一些曲折的道路,但只要我們的大方向正確,相信一定會達到我們想要到達的彼岸。只要有決心
,堅持弘揚正能量、抵制負能量,美好的網絡社會就一定能夠共建共享。
弘揚正能量,我們可以多讀正能量、有價值的書籍。常言道,以文化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一些網絡社交平臺佔用了人們太多時間,也在侵蝕著人們的價值觀。我們應當多讀經典文化書籍,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當然,在提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不能讀死書,死讀書,而是要科學、辯證的去看待和學習,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空間,把傳統文化和現代網絡文化大膽的融會貫通起來。
歷史的車輪只會前進,不會倒退。網絡時代已經來臨,我們更應該高瞻遠矚,弘揚正能量、抵制負能量,堅守底線、堅守道德,讓人類的自由和尊嚴在網絡時代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