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當廣州黃埔區誓用3年時間完成66條舊改拆遷時,九佛街被視為重中之重。
地處中新廣州知識城北部,發展浪潮時不我待,全街道9條村舊村改造全覆蓋,從規模而言在該區佔據極大分量。其推進速度更是創紀錄的快,今年年初定下的任務是20萬平方米拆除任務,截至11月底已完成拆遷面積400多萬平方米,完成率超過2000%,足以稱得上徵拆過程中的「黃埔樣本」。
走進如今的九佛街,過去低矮密集的平房漸漸消失,它猶如一張嶄新的白紙等待未來的建設者塗抹上新的風景線。粵芯晶片、百濟神州、諾誠健華、GE-龍沙生物製藥、卡爾蔡司等一批重點項目在這裡崛起,為廣州新興產業發展發動「引擎」力量。
環視廣州,少有這樣一條街道自「出生」時便自帶光環。有如此豐厚的「家底」,也扛上了創新驅動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重任。
九佛街黨工委書記姚錦全表示,以打造黃埔「產業第一街」為目標,九佛街將通過舊改完成村落的千年跨越,騰挪發展空間全力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呈現「一心兩廊·九星薈萃」的新局面,為黃埔區乃至廣州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圖為姚錦全
解讀「一心兩廊·九星薈萃」
吹響進軍「高質量發展」號角
2019年3月,經廣東省民政廳同意批准,撤銷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設立黃埔區新龍鎮、九佛街、龍湖街。4月18日上午,黃埔區九佛街道辦事處舉行揭牌儀式。
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舉措,發生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即將邁入第十年的關鍵時間點。當知識城所在轄區拆分為「兩街一鎮」後,城市管理將更加精細,優化調整土地利用,促進地區社會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新誕生的九佛街吹響進軍「高質量發展」號角,依託知識城的地緣優勢,提出了「一心兩廊·九星薈萃」的發展規劃。九佛街黨工委書記姚錦全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一心」即為楓下高端商務和政務服務中心。從楓下村至馬頭莊片區,設計引入科技研究院、商業配套、酒店公寓等資源,以滿足周邊眾多產業項目和人才的需求。馬頭莊先秦遺址博物館也處於前期動工階段,傳統文化和現代建築將交相輝映。
「兩廊」即打造「高端產業走廊」和「最美生態連廊」。其中,「高端產業走廊」以蟹莊、鳳尾、紅衛、楓下、山龍村為依託,結合各大產業價值創新園區構成,擁有粵芯晶片、百濟神州等世界級項目;「最美生態連廊」以歷史文化名村蓮塘為核心,向東延伸至重崗、燕塘、佛塱村,讓九佛街真正成為人才宜居宜業的「後花園」。
圖為位於九佛街道的百濟神州
「我們將打造出千畝櫻花公園和萬畝花海,千畝草原也正在前期準備工作中,還將引入水系設計。現在花草都已經種植生長了,最快在元旦能看到效果,春節期間就可以看到櫻花盛開,預計整個生態連廊的形成還有一年時間,」姚錦全說,一個集休閒、娛樂、遊覽於一體的美麗鄉村群將崛起,呈現出九佛街最美的一面。
「九星薈萃」,則指9條行政村各具特色的規劃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九佛街將集體留用地納入三舊改造範圍,推進已落實的徵地留用地高效開發利用。
這一創新之舉,背後是街道反覆進行的深入思考。「以前集體留用地返還到每條村,一般都是搞搞廠房、開發公寓,不僅低端重複還非常凌亂,沒有辦法推進土地集約化發展。我們現在根據每個村所處的位置、產業定位和未來規劃來制定的,把三舊改造、產業導入、文化保護、民生工程、融資區建設等等融入全盤考慮,」姚錦全說,九佛街未來發展的格局將非常立體。
一面是黃埔「產業第一街」,另一面是「最美生態連廊」,兩面合在一起將呈現出獨一無二的九佛街。姚錦全打趣道,朝著「最有錢」也是「最漂亮」的方向前進,力爭將九佛街打造出代表廣州街道發展水平的樣板。
圖為位於九佛街道的粵芯
「九佛經驗」快速推進三舊改造
徵地後給每位村民都購買社保
要呈現出九佛街未來美好的模樣,一切都建立在城市更新的基礎上。
今年6月以來,九佛街黨工委確立了舊改全覆蓋的策略,發起拆遷大會戰。推進的速度在黃埔區內遙遙領先,截至11月底已完成拆遷面積400多萬平方米,遠超上級要求的20萬平方米拆除任務。
九佛街蓮塘村航拍
這樣的推進速度在全廣州都絕無僅有,不少村落還實現「零投訴,零上訪」。能贏得人民群眾舉雙手支持,九佛街形成了一套經驗模式。
首先是要黨建引領,鍛造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今年村居兩委換屆,實行最嚴格的選拔標準,年齡限制在55歲以下,九佛街村委隊伍經此「大換血」,實現年輕化、專業化的轉變。在推進徵拆的過程中,發揮出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其二,推行股份固化分紅。九佛街9條村同時推進舊村改造,將來城市面貌和產業形態煥然一新,村民的分紅將會增多。如果沒有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沒有推行股份固化分紅,將來隨著股東數量的龐大,糾紛難免發生。如今通過股份制章程表決,只要沒有將戶口遷出村裡,全部承認股東身份,如此化解了未來的風險。
第三,制定村規民約,充分調動村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在舊改過程中,人際關係大量矛盾爆發,很多爭議還是需要村民進行自我化解。通過梳理修訂村規民約,讓村民自主參與到集體經濟的管理建設中去,未來過渡到社區化管理,從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鳳凰河航拍,周邊拆遷速度非常快
當然,這僅僅「九佛經驗」中其中幾條。姚錦全始終在思考,如何把九佛街打造為「幸福街」,如何在舊村改造的推進過程中得到群眾的支持。在和群眾交流的時候,工作人員會耐心解說九佛街的產業定位,回遷後集體經濟的分紅構成,出租屋租金會上漲多少,給大家算清楚「經濟帳」。
「以前村民還是以耕地為主,沒太多保障,在徵地之後我們會全部購買社保,這樣給大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姚錦全說,街道為村民「洗腳上田」後的發展謀出路,從方方面面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要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才能打破重重阻礙,促進舊村改造順利推進。
克服徵遷「老大難」
「最重要是給老百姓一個公平」
九佛街蟹莊村深窿水庫
眾所周知,三舊改造因為涉及利益太多,推進困難重重。要克服徵遷中的「老大難」,姚錦全總結為一句話:「最重要是給老百姓一個公平。」
「老百姓都是很淳樸的,只要你給他公平,就能很好地做好相關工作。他就是怕不公,怕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姚錦全說,在這一點上他不照顧任何特殊利益,「誰找我也沒有用。」
在開展房屋面積測量時,九佛街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總體原則,保證所有政策和流程公開透明。如果村民對結果有異議,可以一測再測,測到大家心服口服為止。
據了解,在石窩洞經濟社的徵拆過程中,有村民擔心入戶測量不準確影響收益,工作人員就帶著測繪人員上門,告訴大家這是政府請來的測繪公司,讓大家放心;為防止村民搶建引起糾紛,石窩洞經濟社組織了 12名骨幹,每天巡邏值班到凌晨兩三點,讓公平公正貫徹始終。上級的決心讓石窩洞村民看到了希望,並回報以堅定的信任。村民熱情高漲,原定一周的入戶測量工作,實際上3天就完成了。
同時,九佛街設計了一條知名的「最低保障線」政策,對所有開發商提出要求,保障九佛村民人均回遷安置面積不低於80平方米。這樣不僅可以保障貧困家庭的回遷面積,而且給遵守法紀的村民一個公平,他們沒有通過「搶建」等行為擴大自己的住房面積,以企圖以獲取更多賠償。最低保障線為村民提供了看得見的公平度量。
給予公平的另一面,就是對杜絕牟取非法利益的「小動作」說不。違建搶建,堅決打掉;搞特殊想博徵拆款,堅決不開「後門」。甚至對於拿不出資金的開發商,九佛街也敢於「硬碰硬」,推進不下去就及時更換,從而保證項目不會爛尾。
隨著九佛街的城市更新跑出了「加速度」,本來是兩年應該完成的徵拆工作,街道估計會在半年內收官。展望2021年,這裡將正式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將以嶄新姿態走向未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瑞琪 繆璟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楊耀燁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瑞琪 繆璟 楊耀燁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