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現在說網絡用語還來得及嗎?會不會顯得很土?
12月2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一本正經」地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依次為:
No.1 不忘初心
No.2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No.3 檸檬精
No.4 好嗨喲
No.5 是個狼人
No.6 雨女無瓜
No.7硬核
No.8 996
No.9 14億護旗手
No.10 斷舍離
這充滿正能量又帶點小調皮、小無奈的網絡用語,你一定也用過......
那麼,言歸正傳,2019年的學術界有哪些關鍵詞呢?
學霸姐姐簡單挑選了幾個,歡迎大家來補充!不造不是科研人!
No.1 不知知網
你可以不知道我,但是你一定的不能不知道「不知知網」的翟博士!
畢竟2019年鬧騰了一整年的學術圈的大幕,就是被這位明星博士拉開的,
並且,他還直接造成了後來學術圈的各種大事件......
唉,因為這位大佬而瘋狂改論文、降重的同學們,你們還好嗎?
No.2 飽和式科研
這個詞,由年初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飽和式救援」而來,
何為飽和式科研?大概就是很多人吃飽了沒事兒做去搞科研?(並不)
面對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無數人一次又一次的蹭熱點,發各種論文,誰發的論文分高,就是誰的成果,
剩下的就是炮灰,
不管你是強行找一個完全沒什麼實際意義的方向去搞,還是直接自己編造數據或者直接抄襲,
不管你有沒有認真學習認真搞研究,論文必須得發發發!
灌水也就是這樣來的,
飽和式湊論文科研,這樣研究出來的,只能是科學大廈裡無人問津的「垃圾」。
No.3 院士學術造假
2019年,註定是學術圈「動蕩」 的一年,
高大上的院士們,也免不了學術造假問題:
前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論文剽竊抄襲,
後有曹雪濤院士被質疑圖片造假,
最近還有饒毅教授實名舉報院士學術造假,
院士們怎麼了?國之棟梁們怎麼了?
或許,這些事情出現的意義,就是能還給我們一個更好的學術圈吧。
No.4 博士勸退
官網勸退,最為致命。
面對博士這種高壓群體,Science也坐不住了了,
直接發布長文,給廣大博士們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實在不行,就退學吧。
讀博太兇險,吾輩要謹慎!
No.5 你是什麼學術垃圾?
每天早上,上海人民都要接受居委會大媽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
我們不一樣,我們都是直接自己問自己:我是什麼學術垃圾?
每次看著自己的實驗數據及論文,都有一種自己才是垃圾的恍惚感。
No.6 研究生退學
今年被各大高校退學的研究生朋友,得有一兩千?
一起來看看「蝴蝶效應」:
二月份翟天臨不知知網事件——教育部要求加強管理——院校對「渾水摸魚」的研究生進行清退處理——廣州大學退學72名研究生——深圳大學退學317名研究生——復旦大學退學12名研究生......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
如果你沒達到畢業要求,管你是名校研究生,還是歪果留學生,統統清退!
「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成為過去,「嚴進嚴出」即將成為常態。
No.7 7117
你沒有看錯,就是——7117,
與之對應的是——996,
科研人挺羨慕996的,因為我們都是7117:
早上7點開始進入實驗室,到晚上11點,一周7天沒有休息,
哦也不全是,也有休息的,畢竟老闆會時不時拿出周末的半天時間,給我們開組會......
希望大家愛惜自己的身體,道路千萬條,健康第一條。
No.8 南上加南
這是最近才流行的一個表情包,用在學術論文發表上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南」指南核,意思是,2019年發南核的成功率降低,不確定因素增加,文章發表越來越難。
以上。
學霸姐姐暫時只能湊到這麼多了,你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粗略看下來,2019年我們學術圈滿滿都是負能量事件?
其實並不是的,2019年,我們的學術圈也有很多正面的事情發生:
比如:各大城市高價「攬才」 、QS亞洲大學排名中國165所高校上榜位列第一、屠呦呦獲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院士朱有勇將價值10億專利無償送給農民等等,
我們的學術圈在一步一步由內而外地蛻變中,
或許剛開始不那麼美好,但是結局終將走向美好。
相信在未來,我們回顧2019,能給無數後輩們吹牛:
「2019?學術圈那可真是太刺激了......」
生物女學霸,一個自稱學霸其實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將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兒呈現給大家,關注一個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