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曾肆虐「小漁村」!為了滅它,你絕對想不到深圳人有多拼

2020-12-25 騰訊網

要說到「殺人如麻」,你絕對想不到,戰績最「輝煌」的竟然是只「死蚊子」。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如今,全球每年仍有2-3億人感染瘧疾,導致近50萬人死亡。「小漁村」深圳也曾瘧疾成災,大亞灣核電站都被迫停工。為了消滅它,深圳人使出了各種「野路子」。2018年,深圳正式宣告成功消除了這一古老傳染病,打贏了一場「抗瘧」大戰。

全球每年有50萬人死於瘧疾

按蚊是「蚊蟲」界的三大吸血家族之一,外號「瘧蚊」,因為瘧疾這種急性傳染病,主要就是由它們叮咬傳播的。

瘧疾(俗稱「打擺子」),至少3000多年前就開始在我國「肆虐」。時至今日,全球每年仍有2-3億人感染瘧疾,導致近50萬人死亡,主要發生在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因此,在全世界最致命的動物排行榜中,小小的按蚊穩坐頭把交椅,是不折不扣的人類第一殺手。

2018年2月,一名中國女孩被公司派遣到非洲工作,在杜拜因感染瘧疾不幸去世。

據新聞報導,該女子最初只是感覺身體不適,頭痛發燒,以為是感冒。6天後,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送去當地醫院,被查出已是嚴重腦型瘧,最終不治身亡。

「小漁村」深圳也曾瘧疾成災,大亞灣核電站都被迫停工

「六月穀子滿,北寒鬼上床。十人九個瘧,無人送藥湯。」

這是50年代廣東的一首民謠,足以形容當時瘧疾的猖獗。

解放初期,寶安縣(深圳市的前身)瘧疾流行嚴重,1954年的發病率達到歷史最高點(7602.8/10萬),全縣共發現1.4萬多例瘧疾,平均每100個人就有8人中招。

到了80年代初,深圳的「蚊災」更加泛濫。

「當時晚上隨手一抓,就能抓到三五隻蚊子,現在的國貿周邊,當時是一大片西洋菜地,每天在那裡撈出的孑孓(蚊子的幼蟲)就有5斤多。」原深圳市防疫站(深圳市疾控中心前身)醫師鍾健明(82歲)說。

當時,以基建工程兵為代表的百萬建設大軍正進駐深圳,妥妥地撞在了蚊子們的「槍口」上。

1983年,深圳的瘧疾發病人數佔了當時廣東省大陸(不含海南)的60%,1984年全年發病總數高達7427例,比1979年的7例增加了一千多倍,而且病例主要分布在生產建設較快的特區管理線兩側。

正在建設的大亞灣核電站也暴發了瘧疾疫情。當時核電站的1號反應堆剛啟動土建,黑龍江工人來了以後就感染上了,大部分都趴下了,全是「打擺子」,整個工程也被迫「趴窩」。

為了滅掉他,深圳人的路子有多野?

深圳瘧情嚴峻,從國家到地方都很「著急」——

國家衛生部於1984年向全國通報了深圳的瘧疾暴發情況,要求迅速採取措施控制疫情發展;

一河之隔的香港衛生當局也「慌」了,多次來函詢問疫情的動態。

然而,當時深圳全市只有20個懂「抗瘧」的人(3名分管寄生蟲的專業人員+17名基層防疫醫生),他們要管的地方卻有2000多平方公裡辣麼大!

但我們是深圳人啊!三天就能蓋一層樓,這小小的蚊子怕啥?

只要路子野,誰都不敢惹!

1、「要特區,不要疫區!」

面對瘧疾暴發,深圳市政府緊急應對,召開瘧疾防控工作會議,喊出「要特區,不要疫區」的口號,立下了「一年控制,三年基本消滅瘧疾」的「軍令狀」。

《關於外來民工的瘧疾防治工作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文件迅速出臺……

建築、農副業、公安、勞動、旅遊、衛生、園林、財政、街道等部門,全都動了起來,聯手「抗瘧」!

2、露出雪白的大腿:有種來咬我啊!

瘧疾是由蚊蟲傳播,所以,第一步必須搞清楚「兇手」(媒介)究竟是哪些蚊子,這在專業上叫蚊媒鑑定。

當時的深圳還到處都是荒坡野嶺,如今福田的CBD也只是一大片農田,成群結隊出沒的蚊子「個頭大,毒性大,本領大」。

怎麼抓住它們呢?

蚊子找吃的不是用眼,而是靠「捕捉」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散發的汗和熱量。沒錯,「人味兒」才是它們的至愛。

「為了抓蚊子鑑定,我們這些工作人員要到牛房、人房去捕蚊,我們捕蚊是怎麼樣呢?要把腿腳拉起來,穿著短褲,還要把上衣脫掉,然後兩個人,一個人抓著吸蚊管,一個人給蚊來咬,用雪白的人體來誘蚊。」原深圳市衛生防疫站副主任醫師郭鍟安回憶。

進牛房捕蚊子,那更叫一個慘!

「我們進到牛房去抓蚊子,一呼吸就把幹牛糞、塵土,都吸到嘴巴裡面,也經常吸到髒東西,有時候蚊子也吸到嘴裡,又腥又臭。」原深圳市衛生防疫站副主任醫師張小嵐說。

這些簡單粗暴的方法,暴露風險極高,所以有些工作人員也不幸感染了瘧疾。

通宵捕蚊回來,他們還不能回家睡覺,第二天一早還得「趁熱打鐵」,解剖蚊子,把蚊子放在解剖鏡下面,把唾液腺和胃拉出來,然後染色,看看裡面有沒有瘧原蟲子孢子(蚊子是在咬人時,把攜帶的瘧原蟲傳給人,再導致人體感染)。

經過多年的蹲點和風餐露宿的調查,他們終於基本摸清:在深圳地區傳播瘧疾的,主要是這四種按蚊——嗜人按蚊、中華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

3、「我被民工一棍打斷兩條肋骨」

抓蚊子的同時,衛生防疫工作者還要深入疫區做調查,給鄉親居民抽血體檢,發放預防藥品,噴灑驅蚊藥物,用殺蟲劑浸泡每家每戶的蚊帳……

「當時條件很差,下鄉調查,都是騎單車、走山路,單位只有兩輛摩託車,單車也不多,也就是四五輛。」深圳市福田區疾控中心主治醫師莊厚雄回憶。衛生防疫人員要挨家挨戶走工棚、穿農舍、上魚排,但有些民眾不理解,常常拒不開門。

「當時有一個民工,拿了一個很粗的棍,直接打過來,我左邊兩根肋骨都被打斷了。「鍾健明說。

為了打開每一扇門,工作人員想盡辦法,白話、潮州話、湛江話、客家話輪流上,鄉民終於被打動,主動開門接受採血檢查。

1984年-1989年間,深圳衛生防疫人員用菊酯類殺蟲劑浸泡了70多萬頂蚊帳,為110多萬人帶來防護。

1980-1989年,他們噴灑了554.17萬平方米室內面積,保護了47.3萬人。

」野路子「好使!猖狂的瘧疾」絕跡「了

隨著各方努力以及衛生條件改善,「抗瘧」前線捷報頻傳,深圳取得節節勝利!

1994年開始,深圳的瘧疾發病率持續下降

1997年,發病率下降至1/萬以下,為建市後的首次,達到國家基本消除瘧疾的標準

2003年開始,發病率下降至1/10萬以下

2009年8月,深圳龍崗的平湖街道報告了全市最後一例本地瘧疾病例

2010年-2018年,深圳已連續9年沒有本地瘧疾病例報告

2018年,深圳高分通過廣東省消除瘧疾考核的驗收,正式宣告成功消除了這一古老傳染病

1999年,一直衝在「抗瘧」最前線的寄生蟲病防制科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高世同說:「這以後的工作分為兩塊走,一方面是做現場工作,另外一塊就是搞科學研究。」

經過了前後幾年的研究,深圳的瘧疾診斷研究先後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瘧疾疫苗的研究也獲得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功消除瘧疾,這是深圳公共衛生領域裡程碑式的大事!

深圳報告了6例輸入瘧疾

如今的深圳人歲月靜好,但非洲、東南亞很多老百姓仍在「負重前行」,當地的瘧疾一直處於高發態勢。

全球每年仍有2-3億人感染瘧疾,導致近50萬人死亡。中國人前往這些疫區,一不小心就可能惹病上身,並帶回中國。

深圳市疾控中心統計,2019年1-4月,深圳就報告了6例惡性瘧病例,全部為境外輸入性病例,主要來自非洲的瘧疾高發疫區。

深圳是全國最大的口岸城市,一天最多曾有100.5萬人次出入境,瘧疾經口岸輸入並引起深圳本地暴發流行的風險依然存在,瘧疾防治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

「雖然30年前我們取得了』抗瘧』戰鬥的勝利,現在又提前完成了消除瘧疾的目標,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們仍然面臨輸入病例的防控任務,要繼續完善疫情報告網絡,加強蚊媒防治工作,真正實現長期、穩定消除瘧疾。」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主任羅樂宣說。

健康知多點:

出國遊要怎麼「防身」?

1、出國前先「備點貨」

前往非洲、東南亞瘧疾高度流行的國家或地區(包括肯亞、奈及利亞、莫三比克、剛果金等),最好提前配備一定的瘧疾防治藥物(包括複方青蒿素片、哌喹片、氯喹、伯氨喹等)。

2、去到那要「全副武裝」

如穿長袖衣服、塗抹防蚊油、睡覺時安放蚊帳。在蚊蟲滋生繁殖旺盛季節,可採用滅蚊藥水對居住地進行噴灑,或對蚊帳進行處理。

3、一旦發熱,趕緊確認是否中了瘧疾

在瘧疾流行區生活期間或者離開後3個月內,如果出現發熱症狀,應高度懷疑瘧疾,須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疫區旅行史。

4、回國後再「搜」一次身

從瘧疾流行區回國的人,最好去醫療機構做一次瘧疾排查,防患於未然。

【記者】向雨航

【通訊員】馬起山

【圖/視頻】深圳市疾控中心

【作者】 向雨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圳市~深圳自營號~健康情報局

相關焦點

  • 深圳人為了看海,有多拼?
    大概是應了魯迅的那句,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下面的人坐在海邊打牌。有男有女,不過多的還是中年男性。原來釣魚這項運動,哪裡都有不少人參與,深圳並不例外。那麼晃眼的太陽底下,為了這項運動,一坐一整天,只能是因為真愛了。
  • 深圳隱藏著的小漁村,不僅風景美如麗江,而且還藏著詩與遠方
    文/魚七導語:深圳這座城市於我們而言並不陌生。因為如今的深圳已經成功地從曾經那一座不知名的小漁村蛻變出來了。經過蛻變的它,不僅異常的耀眼,而且還成為了我國一座極其繁華的城市。所以每年都會有很多人選擇去這座城市。
  • 皮膚利什曼病肆虐中東 上萬民眾遭毀容
    原標題:皮膚利什曼病肆虐中東 上萬民眾遭毀容中國日報網5月31日電(信蓮)據英國《獨立報》5月31日報導,受戰亂影響,熱帶疾病皮膚利什曼病正肆虐中東,在「伊斯蘭國」佔領的地區,由於嚴重衝突和醫療設施匱乏,大片人群非常容易感染這種疾病,隨著難民危機加劇,
  • 「青島」曾是小漁村的名字,這漁村小得你都想不到!
    山東青島是個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然而您或許並不知道,「青島」這個名稱,其實最先是指一個小島 ,以後又成為一個小漁村的名字。這個小漁村小得你都想不到,到底會小到什麼程度呢?只有三四戶居民!青島風景美麗,氣候宜人,是我國著名的避暑勝地,有很多非常好的旅遊景點,如八大關、棧橋、海底世界(水族館)、第一海浴場、總督府、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啤酒博物館(國際啤酒節)、信號山公園、小青島、嶗山等等。青島八大關那麼,您知道青島市名「青島」是怎麼來的嗎?
  • 深圳最美海濱小漁村來了!堪稱國內版小鎌倉,至今有兩百年歷史!
    同樣對那個清新脫俗的鎌倉車站也抱有滿腔的憧憬,而這也讓鎌倉車站也成了眾多動漫愛好者的朝拜聖地,但現在要去日本還不安全,那麼今天小編就帶給大家一個小小的鎌倉,它被譽為國內版的小鎌倉,滿打滿算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它或許是深圳最後一塊淨土,隱藏著一片原生海灘,知道的人卻不多
    提起深圳,很多人的印象可能還是停留在世界之窗、中英街、東部華僑城等著名景點,又或者是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但深圳除了經濟發達,高樓林立,旅遊業豐富之外,其實在深圳的大鵬新區,還隱藏著一片「未商業化」的原生海灘,它或許是深圳的最後一塊淨土,知道的人卻不多。
  • 草莓攻略 l 深圳早就不是從前的小漁村了,你來便知
    談及深圳我第一反應是從前的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它實現了自己的「變形計」向世界敞開了自己溫暖的懷抱早春/冬季深圳,風清宜人,降水豐富,冬天和早春的深圳冬天時間很短,且溫度不低,有「秋春相連」的說法。
  • 中國·深圳:小漁村VS國際大都市
    中國·深圳:小漁村VS國際大都市史料來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區就曾有過移民浪潮,內地人曾為開發新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東官郡所轄六縣中,第一個就是寶安縣,縣治與郡治同在一處,系江海交通要衝,海防軍事重鎮。新安故城開創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源頭,成為深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中心。
  • 30年前,他來到深圳「小漁村」買下第一片土地,如今他過得怎樣?
    拼著一切代價,奔你的前程。——巴爾扎克導語:改革開放讓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農村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城市,家家戶戶都有小洋房來居住,而且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
  • 日本人喜歡吃秋刀魚?原因你絕對想不到!
    日本人喜歡吃秋刀魚?原因你絕對想不到!相信很多的朋友們都有說過秋刀魚吧,當然在咱們國內可能會,沒有那麼多人去吃它但是在日本卻是別人的最愛,其實小編最想問的一句就是,你們知道,日本人為何會那麼喜歡吃秋刀魚嗎?或許會有人說是因為秋刀魚不知比較鮮嫩,口感也比較好,也或者是因為秋刀魚中富含的營養成分比較高,所以才會成為,日本人的最愛。
  • 深圳小漁村,蝶變過來的文化沙漠城市,咱可是有1600年歷史古城
    說起深圳的前世,很多人的印象是,改革開放前深圳只是一個小漁村,其實這只是因為一些所謂的「權威人士」,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沒有!深圳的舊縣城其實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新縣城卻成了特區,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為了掀起深圳的飛速發展,很多媒體和官員不僅把深圳命名為「小漁村」,還加了「邊疆」二字,讓很多人信以為真,深圳小漁村,蝶變過來的文化沙漠城市,咱可是有1600年歷史古城。
  • 想不到!2020年最後一周,深圳人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想不到!2020年最後一周,深圳人的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 深圳一最美海濱小漁村,被稱為國內版小鎌倉,已有兩百年歷史
    《灌籃高手》一定是中國無數人的深刻記憶,清新脫俗的鎌倉站也成了很多漫畫迷的朝聖地,在深圳的一個小漁村就能看到這種風景,很美,今天說的是深圳一最美海濱小漁村,被稱為國內版小鎌倉,已有兩百年歷史。被稱為國內版鎌倉的小漁村,是深圳大鵬新區葵湧街道官湖村,這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小村莊,但它已經建了200多年了,4.5公裡的海岸線和清潔的生態環境使其成為大鵬灣沿岸最美麗的海濱漁村,即使已經二百年了,深圳已經很現代化了,官湖村依然樸素自然,雙車道的道路蜿蜒起伏,道路兩旁是一排排的小店,看起來都充滿了復古的味道。
  • 國內版「鎌倉」藏不住了,深圳這個小漁村,人不多,吃住超便宜
    其實,國內就有個「小鎌倉」,有同款藍天碧海,乾淨輕軟的沙灘,還有神似鎌倉站的路口,關鍵是,夠小眾,人不多,吃住超便宜!唯美的日系小村莊~它坐落於大鵬新區的海岸線,這個地圖上依山傍海的小角落,卻藏著不為人知的浪漫美景,它就是——深圳官湖村!
  • 為了奶茶,武漢人有多拼?
    你永遠也想不到,為了能喝上從長沙開到武漢的第一杯茶顏悅色,武漢人排起隊來,能有多瘋狂。
  • 深圳人到底有多拼?40年深圳人口增長42倍 GDP增長近1.4萬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圳人到底有多拼?我們研究了40年的數據,發現……今天,深圳迎來40歲生日。過去40年,一批又一批建設者用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模式」,將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座「充滿魅力、活力和創新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圳奇蹟」,成為全球經濟特區的成功典範。這一切都是每一位「深圳人」的辛勤付出、努力拼搏的成果。
  • 你絕對想不到會是它
    佛陀在世時,為我們傳授了八萬四千之多的修行法門。這麼多修行方法擺在我們面前會讓我們感覺眼花繚亂,不知道哪一種法門最為靈妙,更不知道要修哪種好。面對這樣的難題,你絕對想不到最為靈妙的法門竟然是它。常見的修行錯誤在講玄妙法門前,我們先來列舉一下,初學佛法的修行人常犯的幾個錯誤,看看有你嗎?
  • 在深圳工作的日本人目睹昔日小漁村騰飛
    1981年的深圳如今的深圳深圳,一座40年前只擁有3萬人口的小漁村,如今發展成為擁有1250萬人口的大城市。它的成長依託於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這座巨大的城市被稱為「亞洲矽谷」、「硬體聖地」,源源不斷的工作機會吸引著人們前來,並持續誕生出新的產品和服務。
  • 為什麼重慶火鍋有「九宮格」,9種口味嗎?這用途你絕對想不到!
    不只是遊客在重慶看著地圖會迷路,即使是本地人也有認不清楚路的時候,重慶除了道路,它的火鍋同樣很出名。重慶火鍋以香辣為主,不少人來到重慶,就是為了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老火鍋,那麼重慶的老火鍋為什麼有九宮格呢?我們常吃的火鍋,最多也就是分成兩邊的鴛鴦鍋,但是做成九宮格的火鍋,也就只有重慶當地才能看到。
  • 拼多多上45塊錢的「耐克」真是正品嗎?商家:絕對是正品
    拼多多是一家化腐朽為神奇的網購平臺。為什麼這麼說,淘寶用了15年的時間,才奠定網購平臺霸主地位,總用戶量不過5億多。而拼多多成立至今三年有餘,號稱有3億用戶。在這個網購群雄割據的時代,拼多多實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