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Hi海視頻,作者海都君
N海都記者宋暉 馬俊傑
7月12日早上5時,26歲的武術教師王鵬傑的手機鬧鐘響了起來。
起身後,他先探頭看了看窗外,一連幾天的雨,讓他有一點不安:這一天,他要從福州出發,隻身一人,騎著摩託車,掛上海峽都市報的旗幟,「重走則徐之路」。
戳視頻↓↓
「則徐之路」怎麼走?
從福州到新疆
福州是起點,往西北由南平出省。王鵬傑說,「古代福建去往京城的驛道之中,最重要的一條(官道)就是經南平、建安甌寧(今建甌)、建陽、浦城至仙霞關驛道。」
出福建後,王鵬傑要過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到達蘭州,再沿古絲綢之路進入新疆。伊犁是此行最重要的尋訪點,「伊犁有林則徐紀念館,在伊犁惠遠城,林則徐修建了林公渠,推廣坎兒井(後被稱為『林公井』),還將中原的紡車(被稱為『林公車』)予以推廣,在南疆,還開墾屯田,造福一方。這些地方我都想去走走看看。」王鵬傑描述此行的路線圖。
回程,王鵬傑將走新藏線,到達拉薩後,再走滇藏線到雲南昆明,「林則徐被重新起用(1847年)之後,任雲貴總督,在任上為雲南人民辦了許多好事,後因病請求回福州,我也將按他當時從昆明一路回榕的線路往回騎行。經過廣東時,會前往虎門,另外也會去汕尾的博社村探訪,前段時間熱播劇《破冰行動》的故事發生地就在博社村。」
王鵬傑說,「這一次,我就想重走林公當年的足跡。小時候,在課本裡讀到《虎門銷煙》,那時的感受是,真是壯我民族之志!但那時並不知道他的故鄉在福州。」
隻身遠行帶上林公的書
王鵬傑是甘肅人,2013年來到福州,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了「有福之州」的生活。他當過小學的體育老師,後來又開設武館,培訓太極拳。為了找工作,奔波於榕城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他闖進了林則徐出生地,「也就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林則徐原來是福州人」。
這一次鐵騎遠行,並不是王鵬傑第一次長途騎行。前年,他騎行摩託車兩千多公裡,到達江西時突遇大雪,摩託車又出現故障,只能折返福州了,因為沒騎過癮,他又往西南騎行,前往雲南。今年年初,王鵬傑隻身去了趟四川阿壩。「每一次一個人上路,我也不會覺得寂寞,看看風景,品品小吃,與沿途當地的民交流,了解當地歷史文化,騎行對我來說是挑戰自身的極限,我很享受每一次騎行。」王鵬傑說。
拜訪林則徐後人↓↓
為了這次「重走則徐之路」,王鵬傑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摩託車,還有衣物、雨衣、帳篷、鍋碗瓢盆,還特意帶上了兩本有關林則徐的書。這兩本書是林則徐第六世孫女、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林祝光送給他的。出發前一天,王鵬傑特意去了趟林則徐出生地,拜訪了林祝光阿姨,「在那裡我見到了林則徐的雕像,見到了林則徐當年讀書時使用過的油燈,祝光阿姨還告訴我許多關於林則徐的故事。這一路上,我還會隨時與祝光阿姨保持微信聯繫,讓她為我此次『重走則徐之路』出謀劃策。我還會一路播報所見所聞,拍攝視頻與海都報讀者分享。」
經過兩日騎行,昨日,王鵬傑已進入湖南境內。
請持續關注海峽都市報
海都君將為你帶來後續報導
統籌:小爍 編輯:郭郭
您可能還想看這些
◆國家出手!
海峽都市報微信矩陣
▼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