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真是好時光。
即使在微雨陰涼的清晨,即使在寥落無花的尋常巷陌,都不覺有絲毫壓抑傷感,因為有一路青綠入眼,一襲清風入懷,依舊是無限明媚與生機。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世俗的人間慌了,生活的秩序亂了,我們陷入前所未有的彷徨無措中。然而,春天依舊如約而來,並且不改從前的姿態,在忽冷忽熱的輾轉曲折中一點點將天地裝點得生動多彩。
自然的時序風物一如既往,從容不迫,而我們,卻在流年與風塵中改變了容顏,亦顛覆了心靈夢想。
隔著歲月向回望,我看到了那個站在桃花下沉思的少女,那個被藍天綠葉感動的姑娘,那個牽著孩子的手走過街頭巷陌的年輕媽媽。
那時候,她在一卷卷陳年的史書中流連斟酌,嚮往一個個才子佳人的傳說;不知不覺中,也有一段相思與纏綿縈繞在指尖脈絡,將一份對愛的夢想與信仰熔鑄在血脈靈魂。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有過對未來充滿懷疑的黛玉式憂傷迷茫,有過苦苦追尋卻愛而不得的悵惘;「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她經歷了生離死別的劇創,有過蜀中才女薛濤的感慨嘆息。
桃花依舊恣意開,青草如約年年綠。
當歲月流光帶走少年的青澀,再沉思時,紅塵滄桑已然改變了曾經的三觀信仰。
春光依舊中,她落筆寫下的是:
幾度春風花滿路,曾經一曲相思誤。
是的,相思誤。
讀過斑斕的史書和文學,見證過千裡煙雲,忽然洞悉,為什麼無論古今,都是男人活得好?因為他們從不把愛情婚姻當作生活的全部,「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這話雖然看起來冷酷,卻是人家權衡利弊後的理性抉擇。不,不是兄弟比妻子更親密,而是更重要——兄弟可以幫助他們成就事業,實現理想。而女人,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如果某個女人可以成就他們上位,改變他們的命運,他們一定會一往情深……他們真正在意的是自己。所以他們更有力量、更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命運與人生。人家才是在不聲不響中踐行著「對自己好一點」,而把豐衣美食和忠貞禮教打包給女人,讓她們在糖衣炮彈中一邊陶醉一邊鬱悶……
男尊女卑的千年秩序固然被摧毀了,可心靈的迷霧依然蔓延在世俗的觀念與教育裡,無影無形,卻強大而堅固。
懂得的太晚,可終究是懂得了,再見春天,頓覺滄海桑田。
筆下依舊有深情,心中依舊種春風。只是不再,不再把琴瑟和鳴作為生命的信仰,不再把愛情婚姻當作一生的追求。
如此,走在忽冷忽熱的春天裡,我們不會忐忑慌張;身經史無前例的疫情,我們不會因無知而迷茫,因狹隘而傷人自傷。身心過處,都是春風蕩漾,都是水闊天長。
再見春天,哪怕遭逢冷雨寒風,滿眼亦有綠意蓬勃,心中儘是繁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