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像一隻餅乾怪獸,周圍似乎聚集了數以千計的星系

2020-12-15 騰訊網

如果從南半球仰望夜空,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大麥哲倫星雲。它看上去像是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直徑約為3萬光年、擁有數十億顆恆星的小星系。

大麥哲倫星雲並不是唯一一個圍繞著銀河系緩慢旋轉的衛星星系。早在1999年,天文學家就已經探測到了十幾個這樣的伴星系,其中許多是肉眼無法觀測到的。那時,計算機模擬已經預測到,銀河系的附近應該熙熙攘攘地集聚著數千個微小的伴星系。那麼,那些失蹤的衛星星系都去哪了?

這個謎團困擾了天文學家近20年。有人提出這可能涉及到星系演化的新想法;另一些人則提出這與神秘的暗物質有關。

但在過去的幾年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新的觀測讓天文學家發現了更多被隱藏的衛星星系;但同時,更新後的計算機模擬卻預測,存在的衛星星系要比之前預測的少得多。

也就是說,在21世紀初,天文學家還在擔心衛星星系太少;但是到了2018年,衛星星系又似乎太多了——失蹤衛星星系的問題來了個大的反轉。

現在,天文學家看到了一個潛在可行的解決方案。但矛盾的是,解決衛星星系「供過於求」的問題可能意味著要假設衛星星系的數量要比之前認為的還多,前提是這些衛星星系都要非常小。

對星系暈中暗物質的模擬顯示了許多暗物質團塊的存在。天文學家想知道,每個團塊的質量必須多大,才能吸引足夠多的普通物質形成矮星系。| 圖片來源:Shea C. Garrison-Kimmel / ELVIS

比矮星系更暗淡的星系

如果那個斑點被是一個真實的物理實體,那它可能是一個超暗淡矮星系,它的亮度只有當時已知的最小星系的1%。

但這似乎又是不可能的。就在兩年前,天文學家們還在爭論,為什麼沒有發現更多的矮星系。此外,要如此微弱的天體去維持那些能激發恆星形成所必需的氣體似乎有些牽強。威爾曼回憶說:「我當時非常猶豫要不要對它進行解讀。我想,這些東西不可能真的存在,它們看起來非常微弱。

但事實證明這是真的。這一發現表明了銀河系的外緣還隱藏著更多的秘密。

在斯隆數位化巡天(SDSS)和暗能量巡天(DES)的幫助下,已知衛星星系的數量增加到了50多個。許多星系與威爾曼發現的天體相似——可能小到只能容納1000顆恆星的超暗淡矮星系。

但即使是這些巡天項目也沒有覆蓋整個天空。它們也不能確定銀河系附近的每一個矮星系。有些非常暗淡的矮星系超過一定距離就再也無法看見了。

2008年,天文學家發表了一系列將探測極限納入考量的論文,以試圖更準確地預測銀河系中聚集的矮星係數量。得到的統計數字令人震驚。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們估計,這種看不見的矮星系可能有多達1000個——這個數字比剛開始研究失蹤衛星星系問題時知道的12個要大得多。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有許多非常微小的星系潛伏在那裡,但我們看不到,它們就是一些小小的幽靈星系。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一直在對星系形成過程運行新的計算機模擬。他們發現,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應該會在整個宇宙時間裡吞噬掉這些幽靈星系。

更好的宇宙模型

早期的針對宇宙歷史的計算機模擬預測,應該有成千上萬個星系圍繞著銀河系,但是這些預測有一個主要的局限性:它們只包括了暗物質。

早期的模擬是存在問題的,原因有二。首先,要模擬宇宙138億年的歷史並包含它的所有複雜性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只是模擬暗物質,就變得可行了。這是因為據我們所知暗物質相對簡單,只通過引力相互作用。與此相反的是,普通物質則會以多種方式相互作用。例如,恆星會發生災難性的爆炸,這些爆炸將能量釋放到宇宙中,加熱周圍的氣體;它們還在宇宙中播撒重元素,為下一代恆星提供燃料。

研究人員曾經認為,這些細節可以忽略不計。事實上,只包含暗物質的模擬在重建宇宙的大尺度宇宙結構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原因:暗物質負責宇宙的結構布局。

暗物質提供腳手架,支撐著散布在宇宙各處的星系。以我們的銀河係為例,銀河系嵌在一個巨大的暗物質雲(或稱暗物質暈)中,它的大小遠超銀河系的螺旋狀星系盤。宇宙學家認為,首先形成的是暗物質暈。隨著時間的推移,暗物質暈的引力吸引了所有的普通物質,形成了塵埃和恆星的旋轉盤。

此外,暗物質暈還包含許多微小的暈,這些微小的暗物質暈本身則構成了衛星星系(如大小麥哲倫星雲)的架構。正因為如此,暗物質模擬實際上是對宇宙中可見物質的良好近似。

好,卻並不完美。更好的計算設備、更快的處理器,加上對圍繞普通物質的物理過程(比如恆星爆炸的無情影響)的更好理解,天文學家已經開始獲得能將正常物質包括在內的複雜模擬所需的工具。

2016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Andrew Wetzel和同事們首次對一個中央大質量星系與它周圍眾多矮星系進行詳盡的模擬。它與之前只包含暗物質的模型一點也不像。在Wetzel的模型中,中央星系摧毀了非常多非常矮星系,以至於在138億年之後,只剩下了其中的13個。儘管之前存在大量的矮星系,現在卻幾乎所剩寥寥了。

天文學家開始研究其中的原因。2017年年中,Wetzel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Shea Garrison-Kimmel以及他們的同事發表了另一篇論文,比較了包含與不包含普通物質的模擬。結果發現,在包含普通物質的模擬中,星系盤中額外的物質會給中央星系一個更強的引力場。這正是一切區別之所在:沒有普通物質,矮星系會在銀河系裡進進出出,可以毫髮無損地逃脫;但是有了普通物質,星系盤會把矮星系撕成碎片。

這項工作進一步地減少了由模型所預測到的矮星係數量。頗為矛盾的是,它讓天文學家認為的潛伏在銀河系邊緣的矮星數量進一步增加。

模擬銀河系

Garrison-Kimmel和同事們認為,銀河系的星系盤是貪婪的,它吞噬矮星系,但只吞食那些星系盤附近的星系。如果將銀河系比作一個愛吃餅乾的怪獸,那它是一隻只會吃掉房子裡所有的餅乾,但可能不會跑到麵包店去吃外面的餅乾怪獸。

正因如此,我們應該預期,在銀河系星系盤附近發現的矮星系會相對較少,而徘徊在銀河系暈外邊緣的星系會多得多,遠遠超出我們所能看到的範圍。考慮到這一點時,研究人員估計,可能有800到1700個衛星星系恰好超出了我們最好的天文臺所能探測的範圍。

但是當研究小組在模擬有多少個衛星星系應該形成於宇宙早期時,他們發現那些數字要小得多,只有100到300個。

2018年11月,由Bullock和他的同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個問題可能更加嚴重。以前的模擬關注的只是與銀河系大小相近但缺乏明確特徵的星系,而這次新的模擬則試圖模擬銀河系本身。Bullock的研究小組進行了一系列模擬(全部以貓王的不同歌曲命名),對銀河系的質量、結構和演化進行全面的最佳評估。

這些模擬結果表明,我們的銀河系確實像一隻餅乾怪獸。大概只有30個衛星星系有倖存活到了今天。這比天文學家已經發現的數量要少。

這兩項研究都表明,與20年前相比,研究人員面臨著相反的問題:銀河系周圍似乎聚集了數以千計的星系,但模擬預測的數量卻只有幾十個。

矮星系與暗物質

但是Bullock和同事們不僅概述了這個問題,還提出了解決方案。

長期以來,計算機模擬一直表明,圍繞銀河系形成了大量微小的暗物質暈。但是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暗物質暈並沒有形成星系。他們認為這存在一個閾值,當低於這個閾值時,微小的暗物質暈就沒有足夠的引力去保持恆星形成所必需的氣體。因此這些暗物質暈裡既沒有恆星,也不可見。

近20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能夠形成星系的暗物質暈的質量閾值大約是太陽質量的五億倍,但是Bullock的研究小組懷疑這個數字太高了,他們預測這個閾值應該大約只是太陽質量的3000萬倍。

如果這樣一小團暗物質真的能抓住足夠多的普通物質來形成恆星(進而形成星系),那麼模擬結果就與觀測結果相匹配。事實上,Bullock的研究小組能夠模擬真實得可怕的星系:不僅模擬的微小暗物質暈的數量與觀測結果的預測吻合,而且星系軌道的形狀也與已探測到的結果一樣。

這些微小的暗物質暈是如何形成比之前認為的要小得多的矮星系的呢?這仍然是個未知之謎,但是它們有可能有助於天文學家了解暗物質的本質。

大多數宇宙學家認為,暗物質粒子是「冷的」,也就是說它們的移動很緩慢。正因如此,它們可以聚集成許多微小的暈,為矮星系的形成提供諸多場所。而根據定義,「熱的」暗物質運動速度更快,不會輕易地聚集起來。事實上,熱的暗物質粒子根本無法形成微小的暗物質暈。所以,這些矮星系的存在就說明了熱暗物質不可能起到了什麼作用。

這一點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研究人員一直想要確定暗物質的粒子屬性,以便能夠了解宇宙中這個缺失的組成部分。

科學家是否真的能利用這些矮星系來研究暗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呢?有研究指明,這或許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有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很快就能將這些從超暗淡矮星系中學到的東西擴展到暗物質方面的研究了。

那麼銀河系是否只是一個例外?我們可以寄希望於一些未來的觀測項目,比如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SST)。LSST將把觀測範圍擴大到銀河系以外,以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掌握那些隱藏在我們附近的星系——包括圍繞著仙女座星系的那些星系。

如果未來的研究能夠證實,這些微小的星系大量地存在於銀河系、仙女座和其他星系的周圍,那麼它不僅會影響我們對暗物質的理解,還將增加宇宙中星系的絕對數量。

Bullock認為,在每一個大小與銀河系相近的星系周圍,都可能圍繞著大約1000個微小的星系。此外,矮星系還佔據了大星系之間看似茫茫虛空的廣闊空間。因此,宇宙中每一個大星系的周圍可能都圍繞著多達10萬個的矮星系。

據天文學家目前的估計,在可觀測宇宙中可能存在著上千億個星系。但這些都是大小與銀河系相當的星系。如果將計數擴展到微小的星系,那麼星系總量可能超過一億億(1016)。

哈勃超深空揭示了隱藏在一小片天空中的大約一萬個可見星系。| 圖片來源:NASA, ESA, and S. Beckwith (STScI) and the HUDF Team

在那張經典的哈勃超深空照片中,我們從一小片黑暗的天空就發現了一萬個星系。然而,在這幅圖像中,可能有10億個小星系隱藏在我們的視線之外。當然,它們可能有別於我們在哈勃檔案中看到的那些標誌性星系,而是更像威爾曼在2004年看到的那類模糊的斑點。但過去幾年的發現表明,在哈勃望遠鏡視線所及之外,存在著數量遠超我們想像的星系。

相關焦點

  • 失蹤星系?困擾天文學家數十年的問題
    2016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Andrew Wetzel和同事們首次對一個中央大質量星系與它周圍眾多矮星系進行詳盡的模擬。它與之前只包含暗物質的模型一點也不像。在Wetzel的模型中,中央星系摧毀了非常多非常矮星系,以至於在138億年之後,只剩下了其中的13個。儘管之前存在大量的矮星系,現在卻幾乎所剩寥寥了。
  • 哈勃望遠鏡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繪製了巨大的光暈環
    這是對銀河系周圍光暈環的最全面研究。研究人員解釋說:「了解星系周圍巨大的氣體暈環非常重要。」 「這個儲氣庫包含了未來在銀河系中形成恆星的燃料,以及超新星等事件的流出。它充滿了有關銀河系過去和未來演化的線索,現在終於可以對最近的銀河鄰居的細節進行深入的研究了。」
  • 堪稱全宇宙「最孤獨的星系」,如存在文明或被囚禁到滅絕!
    放眼整個宇宙,我們的銀河系算是十分熱鬧的地方了,銀河系和周圍有大大小小的仙女座河外星系、獵犬座河外星系、哲倫星系和室女座河外星系等幾十個星系團組成了一個團體——本星系群,其中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犬座矮星系,距離銀河系銀心只有4.2萬光年。
  • 為什麼有些人,會將仙女星系稱為「星系殺手」
    仙女星系「星系殺手」顧名思義就是「殺掉」很多星系,換言之就是吞噬了很多星系。如果這樣歸類的話,其實銀河系也算是「星系殺手」,星系在產生的初期,並沒有像現在如此的龐大。銀河系在不斷的吞噬周圍的小型星系,慢慢的成長到如今這麼大的規模。現在銀河系是一個縱橫16萬光年的巨大星系,其中包含1000~4000億恆星。瞧瞧這麼大的銀河系,當初人類不在哪段日子,指不定吞噬了多少個星系,現在他這一行為還在繼續。
  • 澤塔奧特曼:OP分析完整版,14個怪獸畫面出處,大部分來自銀河
    第二個,變形怪獸扎拉加斯,畫面出自《銀河奧特曼》第8集《被奪走的銀河火花》,最早在《初代奧特曼》當中登場的怪獸,可能也是奧特曼系列之中,第一個玩形態強化路線的怪獸。
  • 《第二銀河》星系主權怎麼獲得 星系主權獲取攻略
    導 讀 第二銀河星系主權怎麼獲得?
  • 為什麼有些人,會將仙女星系稱為「星系殺手」
    仙女星系「星系殺手」顧名思義就是「殺掉」很多星系,換言之就是吞噬了很多星系。如果這樣歸類的話,其實銀河系也算是「星系殺手」,星系在產生的初期,並沒有像現在如此的龐大。銀河系在不斷的吞噬周圍的小型星系,慢慢的成長到如今這麼大的規模。現在銀河系是一個縱橫16萬光年的巨大星系,其中包含1000~4000億恆星。瞧瞧這麼大的銀河系,當初人類不在哪段日子,指不定吞噬了多少個星系,現在他這一行為還在繼續。
  • 仙女星系吞噬了一個星系,還在不斷靠近銀河系,我們要怎麼辦?
    我們地球所在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恆星中一個普通的行星系,太陽系的直徑算上奧爾特雲,大約在2光年左右,但是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卻達到了10萬光年。銀河系雖然看起來與世無爭,是一個在不斷旋轉的「芭蕾舞者」,但是其實銀河系也受到了制約,這個制約就是本星系團,銀河系的同伴仙女星系也在其中,而且銀河系正在遭受仙女星系的威脅。仙女星系不像它的名字那樣翩然出塵,它的「手段」可是讓科學家們都覺得非常厲害。其實銀河系曾經和仙女星系還有另一個星系,是快樂的「三姐弟」,但是有一天,仙女星系悄悄靠近了「二第」M32星系。
  • 奧特銀河大怪獸格鬥
    奧特銀河大怪獸格鬥一共有兩部,分別在2007年和2008年上映,算是作為奧特系列的番外篇吧,同時也算是為大怪獸之戰超銀河傳說這部劇場版做準備。雷奧尼克斯其實就是一個低配版的雷布朗多星人,真正的雷布朗多星人可以控制許多許多怪獸,而雷奧尼克斯的上線只能控制三個。第二:這部劇的主角,這部劇不再以奧特曼為主角,而是以怪獸為主角,主角雷,就是地球的雷奧尼克斯,控制的怪獸有:哥莫拉,利託拉,艾雷王,在艾雷王死後,米庫拉斯又成為第三隻怪獸。
  • 團購 阿迪餅乾怪獸衛衣
  • 星團是什麼,星系又是什麼,原來這麼講究
    一般而言,早期形成的星較為接近星系的邊緣。由於銀河系中心部分潮汐力較強,會加快星的分裂過程,而那些令星分裂的巨型分子雲多聚集在星系的中心部分,因此位於星系中心部分的疏散星會比位於外圍部分疏散星壽命更短。不過,許多疏散星本身並不穩定,而質量又較低,因此疏散星只有比其成員的平均速度更慢的逃逸速度,才能保持其位置,否則它們在幾百萬年之內就會迅速分散。
  • 銀河系也曾發生大爆炸?沒錯,就在350萬年前銀河系的中心
    銀河系中心如今是一個相對平靜的地方(與其他星系中心相比),但並非一直是如此。實際上350萬年前這裡可絕對是狂歡所在地——當時爆發的一陣能量大爆炸最終將銀河平面上下20萬光年距離內炸了個通透。「我們總是認為銀河系是一個不活躍的星系,其星系中心也不那麼明亮。然而,這些結果可能會對銀河系的進化與特性進行一次全新的詮釋。我們已有一些線索可以用來補全畫面。最明顯的是被費米以及倫琴衛星探測到的,延展至銀河面上下的大規模伽馬射線及X射線輻射中的「費米泡沫」( 'Fermi bubbles)。
  • 仙女星系吞噬了一個星系,還在不斷靠近銀河系,我們要怎麼辦?
    我們地球所在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恆星中一個普通的行星系,太陽系的直徑算上奧爾特雲,大約在2光年左右,但是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卻達到了10萬光年。銀河系雖然看起來與世無爭,是一個在不斷旋轉的「芭蕾舞者」,但是其實銀河系也受到了制約,這個制約就是本星系團,銀河系的同伴仙女星系也在其中,而且銀河系正在遭受仙女星系的威脅。仙女星系不像它的名字那樣翩然出塵,它的「手段」可是讓科學家們都覺得非常厲害。其實銀河系曾經和仙女星系還有另一個星系,是快樂的「三姐弟」,但是有一天,仙女星系悄悄靠近了「二第」M32星系。
  • 科學家稱銀河系邊緣隱藏巨大幽靈星系 英媒:仍有謎團未解
    大家知道,幾乎每個圍繞銀河系運轉的較小的星系都至少有一個這樣的信標與周圍的恆星同步運行。  巨大的幽靈  報導稱,託雷亞爾瓦和他的合作者利用蓋亞衛星觀測到的4顆RR萊爾恆星,跟蹤附近恆星的位置和運動,繪製出銀河系及其周邊的地圖。研究小組發現,這組脈動恆星是一起移動的。
  • 葡萄牙現人形怪獸 驚悚!這鬼走過的周圍小鳥叫聲詭異
    2016年8月17日訊,英國《每日郵報》8月16日報導,近日,葡萄牙沙漠中被拍攝到一隻神秘生物,像人一樣直立行走,令人們想起傳說中的吸血怪獸――「卓柏卡布拉」。在這個過程中,周圍的小鳥叫聲詭異,似乎很害怕這隻怪物。因此,有人懷疑它是傳說的「卓柏卡布拉」。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五)離我們最近的十萬個星系與本超星系團
    在他們1864年編制的星表中,約翰注意到許多星雲都聚集在室女座周圍。(其實,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注意到了。)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 1920年的「世紀大辯論」試圖揭開星雲之謎。這些天體究竟是鄰近的雲霧狀天體,還是由於距離遠而無法看清楚的遙遠星系?天文學家哈羅·沙普利和希伯·柯蒂斯為此展開了辯論。
  • 風車星系DIY教程,走近銀河的漩渦,帶孩子探索趣味天文
    提到銀河系,大家都不會陌生,就是宇宙中我們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在夏天夜晚,常常可以看見這條貫穿天際的「銀河」,但現在正處冬天,銀河不太容易被觀察到了,這是為什麼呢?地球日夜不停地圍繞太陽公轉。創意星系手工在宇宙中有數十億個星系,天文學家們把絕大多數星系分為三大類:漩渦星系、橢圓星系和不規則星系。漩渦星系有類似小風車的向外盤旋的旋臂,我們的銀河系也具有同樣的漩渦。雖然我們在夜空中用肉眼不好觀察星空,但我們可以帶孩子做手工來理解漩渦星系呀!
  • 奧特曼:長著一隻大眼睛的怪獸,除了暗夜毒牙還有誰?
    泰迦奧特曼:長著一隻大眼睛的怪獸,除了暗夜毒牙還有誰很多人都看完泰迦奧特曼第7第8兩集了吧,這次來說說登場的怪獸,暗夜毒牙。這隻怪獸有一隻大大的眼睛,讓人感到有一點小恐怖。那麼和他一樣,長著一隻大眼睛的怪獸還有哪些呢?我們來看一下。奇獸加恩Q,或者叫他眼Q。這隻怪獸初登場是在蓋亞奧特曼第6集,後來在奧特曼系列的作品之中多次回歸,就算是最近幾年新入坑的觀眾應該也對他很熟悉了,畢竟他長著一隻特別搶眼的大眼睛。石化魔獸·加高爾貢,這隻怪獸也長著一隻大眼睛,曾經把艾克斯奧特曼變成石像。
  • 仙女座星系周圍出現「燃料」,已形成巨大光環,實屬罕見!
    說起來仙女座也是我們的老鄰居了,我們都知道星系的體積往往是非常龐大的,是由無數個像太陽系一樣的小星系聚集而成。而在浩瀚的宇宙中,仙女座與我們所處的銀河系距離最近。
  • 三十七億年後仙女星系追尾銀河系,上演宇宙碰撞
    秋天沒有月光的夜晚,我們可以看見跨越天空的乳白銀河,非常美麗。銀河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它由幾千億顆離我們很遠的恆星組成。從銀河系向東北方的天空望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紡錘形的橢圓形光斑。這顆星體並非恆星,甚至也不在星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