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番《星掠者》動畫的觀眾應該知道,以主角離人為首的七位擊墜王,在參戰「廢棄戰爭」之初曾在軍校的牆壁上挑選了自己中意的面具,當戰爭被平息後,擊墜王們的「稱號」與「面具」就成為他們的英雄標緻。
對於觀眾們而言,這些面具也許只是擊墜王們為了掩飾身份的裝飾而已,但實際上每一張面具都有著獨特的含義。
根據面具的樣式特點可以確定,動畫中出現的七副面具基本都是以日本傳統「能面」為原型繪製的,而且根據原型能面的含義便能推測出,作者為何會用這些面具作為擊墜王標緻之一的用意。
根據可查資料得知,日本的能面是「能劇演員」佩戴的面具,通常用作代表「神佛」和「妖魔」等這類超自然的人物或英雄。
所以個人覺得作者之所以用能面作為擊墜王面具的原型參照,主要是寓意動畫中的主角們也是一群凡人,只是他們被推上戰爭舞臺並扮演著平息人類戰爭的神而已,但是當戰爭平息後主角們才會發現,自己早已在戰爭中墮落為魔,甚至越陷越深再無法回頭。
說完個人想法後,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擊墜王們的面具在『日本能面』中都代表什麼。
「瞬擊」擊墜王「坂井時風」選擇的面具是「鬼面鎧」,代表著英雄無畏的人類戰士。
在古代日本武士們上陣時都會身穿鎧甲頭戴名為「兜」且形狀各異的頭盔,因為面部也是人最脆弱的地方,所以也需要佩戴護具,而「鬼面鎧」就會他們的面部護具。武士們為了能在對戰前以氣勢威懾對手,所以才將面部護具設計成如同鬼神般的樣子。
雖然動畫中的坂井時風成為擊墜王,但他並沒有因獲得力量而失去自我,所以在七人中他徹頭徹尾都是「普通人」。
「追擊」的擊墜王「園原水花」選擇的面具是「般若」,代表打開世人的眼睛,認清並面對現實。
眾所周知,般若是日本傳說中由女性的怨念和嫉妒幻化成的妖怪。在傳說中賢良的女人總是遭受各種不公待遇,以至於她們怨念叢生,最終化為妖怪復仇。
動畫裡,日常狀態下柔弱善良的園原經常受欺負,但當她使用擊墜王的力量後,便會性情大變嗜殺成性。這其實已經表明,園原在那場戰爭中已經捨棄了人的身份變為妖怪。
「重擊」的擊墜王「道安武虎」選擇的面具是「平太」,代表活躍在戰場上的武士。
在能面中,平太面具是根據歷史人物為原型製作的,代表活躍在戰場上,已經被烈日曬黑的武士。
動畫中,道安武虎選擇平太面具是完全符合人物設定的,畢竟一直崇尚武士精神的他滿腦子都是如何放倒對手,最終甚至陷入癲狂。如果說坂井時風在七人中代表普通人,那麼道安則代表「狂人」。
「爆擊」的擊墜王「亞歷克山德洛夫·格裡戈羅維奇」選擇的面具是「顰」。
以上便是個人對《星掠者》動畫中「擊墜王」部分面具設定意義的猜測。
最後說明一下,之所以沒有全部列出,主要是目前,除時風、園原和道安的面具能查明,爆擊擊墜王的面具還未確定代表意義,而樣子很像猴子的「猿面」因為確定是哪位擊墜王佩戴,所以不能胡亂推測,而白面具因無法確定其原型,所以也不能胡亂推測。至於主角「離人」的面具,應該是作者融合各種元素自創的,所以也無法查明。
※本文為「陽光菌的動漫世界」原創,禁止未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