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林語堂
有人說,如果我們在冬天不相聚,那冬天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冬天那麼多的節日,似乎也是繁忙生活裡的一句溫馨提示:「生活要有儀式感,平凡的日子才會熱氣騰騰。」
「冬天時我喜歡靠近溫暖的事。」
因為想靠近那一眼喜歡的兩棵黃葉明媚的樹,去到了那塊蔥鬱樹木環繞下大草坪上的自由派派對空間:
白色的可愛房子,咖啡、零食的貨櫃小賣部、辦各種派對的漂亮房間,供小朋友玩樂的蘑菇屋,雙人鞦韆、露天電影······
無論是尋常日子裡三五好友悠閒地下午茶,家人朋友聚餐,還是特別日子裡的生日、求婚派對,公司團建、企業年會。輕食、湘菜、火鍋,嗨歌、棋牌、桌遊,你能想到的,這裡都似乎早你一步可以完成,並且給你「讓這一天不同於每一天」的滿滿儀式感。
叫蘑菇屋的小房子是單獨為小朋友打造的玩樂空間,豐富的遊玩設施讓孩子們的熱鬧和大人們的悠閒在這片天地相處融洽,是擊中遛娃媽媽們的貼心所在。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還可以在草坪上開展野餐派對。儀式感這件需要創造力的事,在自由派似乎太易於感受到了。
當欣喜於發現這個奇思妙想的寶藏地的時候,見到了充滿奇思妙想的寶藏女孩牛小若,
工裝外套下朝我們微笑時的第一印象:牛小若是個特明媚的女孩。
牛小若原名劉若敏,南郊公園的自由派是她們的第二家派對餐廳,我們圍坐火盆閒聊的時間裡,聽她自我調侃的「辛酸創業史",在北京學播音主持的湖南姑娘,家裡是做蜂蜜的世家,父母常年在外,很少陪伴,於她卻是正能量的影響,父輩對蜂蜜的堅持也影響著她:遇到困難的紓解和堅持到底的勇氣。
畢業後做過童星經紀人,意氣風發地在業績的巔峰時刻辭職,壯志滿酬地要去她喜歡的墨爾本留學,最後因為奶奶生病難以割捨的親情留了下來。
從把爸爸的蜂蜜做成了顏值最高的牛小若蜂蜜品牌,到後面因為興趣經常幫朋友舉辦派對的契機,衍生了在萬家麗那邊的第一家自由派派對餐廳。
牛小若一定沒有發覺,她接下來的聊天內容,和她一開始想要渲染地」辛酸「完全跑題,雖然那只是她故意的幽默感。
」每天八小時,我們要在一起笑五小時。「
牛小若說派對策劃是」我和你「變成」我們「的過程,現在自由派的團隊有20多人,從策劃到執行,每個環節,都能把控到打動客人的細節,在一年的時間他們完成過328場派對。
聽上去像幸運眷顧的快樂故事。
直到我們繞回去談到她去峇里島旅行時帶上了自己的蜂蜜,感悟的那句「縱使這個世界這麼大,我們依然有自己的小世界。」直到她給我們看她跨年活動方案裡的各種細節設想,稿子上的塗塗寫寫。才會明白,每一次努力,才是幸運的伏筆。
也會記起,剛剛寫完方案走過來的她也是疲憊的,只是她一笑,又全部隨風飄散了。因為呀,「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就像多活了好幾年。」
「那個小姑娘,活得像太陽。」
所以做聚會、派對餐廳這樣一件分享快樂的事,牛小若是有天賦的,還攢夠了努力的熱情。
其實儀式感這件事,並不關乎矯情,只是關乎生活的熱愛和幸福的敏感。
自由派南郊公園店
地址:南郊公園內原汽車影院A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