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噸側視金魚池,3個月詳細建缸記錄,這下徹底入坑啦!

2021-03-02 金魚的王者

坐標廣東雲浮,魚友Mr💯 ㍿的2噸側視金魚池建缸記錄。

現在的家住了有七八年,養金魚也有3年多了,以前一直在室內用上面的玻璃缸養,今年6月份想著房間裝修就改建一下花園,乘機建起一座2噸金魚池,老婆開始是不支持的,後來建好放魚之後,也是挺欣賞的。

池子在花園一側,原本是花基的位置,總長度3米,其中主池長度是2米,寬度1.08米,高度是1米,水位準備調到70到80cm。左邊是過濾長1米,右邊是帶側視玻璃的主池。

過濾草圖和水流示意圖

過濾一共五格,後面兩個是後來加的,放的是k1濾材,有一個氧氣頭打氧。

池子是用紅磚砌的,完了再用水泥抹平,外面貼仿石面磚。

內部的溢流過濾分割用的地磚,濾材主要是蠔殼,還有珊瑚骨,其中耗殼30公斤,珊瑚骨30公斤。池子背後還加了一個長植物水道。


建池過程的照片,側面玻璃的尺寸是1600x800,用矽膠固定在大理石框上面。下面有細節圖。



其他一些小細節如室外防水插座和最後建成的樣子,側面玻璃的頂部用不鏽鋼條收了個邊,邊框用了和底座一樣的大理石勾邊。


植物水道裡面放的是銅錢草,目前養了20多條金魚。維護方面,基本上每一個禮拜才換一次水,每次換水就3分之1缸。換水以後都是直接下5斤粗鹽,我們這邊這段時間都下雨,所以都沒有換水,主要看到過濾槽水太滿就放走一點,畢竟過濾槽那邊是露天的,只有一塊蘆葦帘子蓋著。餵食就是每天四到五次,早上第一頓飼料,後面幾頓都是餵蟲子。

總造價大概在5000左右,包括了玻璃和濾材。

魚池建成後,來參觀的魚友絡繹不絕,紛紛點讚,這下徹底入坑啦!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 微商推薦 ——

王者聯盟,名家薈萃,品質保證!

15801828956(微信同號)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去論壇交流

轉發和點」在看「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2個花園魚池的第3次改造
    一個總水體60噸的魚池和總水體15噸的魚池均已改造完畢,現分享過程於大夥,總之,第三次折騰,力爭目標:簡單、方便、節能、美觀。我們養鯉人,都有這股折騰勁!60噸魚池改造項目主要有:1、魚池瀑氣:集中入池,池邊不出現管子;氣泵與氣盤距離儘量最短,位置儘量合理。2、部分插座及夜間照明:原部分用電設備需要剪斷插頭與預埋電線相接,很麻煩!
  • 3.6米超大魚池造景,這波6到飛起~
    缸體足足有3.6米,水草長勢良好,放入黑殼蝦,金帆鬍子,小精靈,玫瑰扯旗後,水體清亮,魚兒群遊,熱鬧非凡。就憑造景師的這個姿勢,瘋狂君也得點36個贊,這很社會店內有一個巨大的3.6米魚池,可不是普通的魚池,水草有中柳(水上葉),莫斯,荷花,陸生植物有春雨,龜背竹,冷水花,卷柏 ,豆瓣綠,虎耳草,各種蕨類等 ,附生類植物有積水鳳梨,石葦,空氣鳳梨,老人須。
  • 水陸缸入坑一定要理性,我講下我遇到的一些情況,新手請收好。
    下面我就來講下我的實踐情況,也是給新手一些參考,能理性的入坑,不可盲目。(僅僅是本人自己的實踐情況,大家僅供參考,大神們不用噴我,我也只是給才入坑的新人一個參考,能有用就好,如果沒用,就當沒看到就可以)第一,入坑一定是被景觀引入的,這個是主要因素,因為水陸缸的確在新人眼裡有不可抗拒的引力。
  • DIY自建一個「魚池」全過程記錄,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你!
    從小喜歡花鳥魚蟲的我,決定DIY自建一個魚池。我首先考慮的是魚缸養魚。但那種普通成品缸的塑料花我難以接受,自己布置超白缸的話,又有各種局限。而剛好我家屋後有一塊菜地…問題來了,菜地過道都是泥,影響美觀。所以第一步,先把菜園做規劃。具體步驟就是先修圍牆,建護坡,再用模板把一塊塊菜地隔開,中間鋪上水泥路。這個工程量最大,先上圖。
  • 這位國外魚友耗時744天,終於打造出夢想中的大魚缸,整整18噸!
    而國外的這個魚友,Maik Mock 的大缸夢始於8歲時的60*30*30CM小魚缸,直到後來他擁有了自己的房子,他意識到,不能局限於「缸」的界限,必須得建個池子!於是他把目標瞄準了家裡的地下室。一開始先搞了個8000L的木池子練練手,但他很快就做出了擴容的決定:小小地擴充一下容量 — 1個400x280/220x183cm、18300L的池子!並且決定自己DIY!最後,歷時744天的漫長勞作終於得償所望,建了一個18噸的大池子。
  • 14個花園「魚池設計」案例,網友直呼:建個魚池,漂亮又拉風!
    14個花園「魚池設計」案例,現代家居庭院中有池塘則極富意義,為了讓池塘充滿活力,大多會在其中飼養觀賞魚、水生植物,網友直呼:建個魚池
  • 不到一個月,他把陪伴自己九年的魚池升級成了「深海水族館」!
    原來的魚池大小是有3個6*4*2英尺的魚缸組合在一起的。新的魚池將擴大為22*7*4英尺,2件6x4英尺玻璃面板和1個5x4英尺側玻璃面板,擁有15000升或4000加侖的總水量。原來的魚池4.8,上了3層的水泥與防水水泥。通常是2層,為求安全加了1層
  • 達人用PP板自建1米6魚池,魚友:這是我見過最牛掰的折騰!
    圖文來自愛麟說,作者散文雨南京魚友散文雨的建池全記錄,魚友:這是我見過最牛掰的折騰!
  • 迷你矮火山石小缸建缸記錄~附贈火山巖水族知識補給站
    混UP泥日常:每日光照8小時,肥料暫時不加,每周換水四分一水質:GH4,PH5.8,TDS125,NO20在剛開始建缸時,先將買回來的火山石擺一擺,拍照研究一下,看哪種擺放方式比較好看!轉水18天後的圖。
  • 花園魚池:13個庭院魚池設計案例,想要院子美,就建個魚池吧
    在許多現代庭院的設計中,大多數人都喜歡魚池這種設計,不光讓庭院風景變美,還環保,水池有很大的裝飾效果,滋養一切。庭院魚池設計注意事項:1.庭院魚池的位置現在家庭條件都好了,利用魚池建造以改善環境。但是,庭院中的魚池不能放在任意地方,必須完成一些仔細的觀察和研究。
  • 20個庭院魚池設計案例,不信沒有一款打動你.
    花草樹木、魚池假山、曲徑通幽;院中有樹,樹下有池,池中有魚,天上有月,花好月圓萬事興,好運自然來。3、這樣的鏡面魚池設計十分巧妙,看魚簡直太爽了,不怕你看不清。4、這主人可能是承包了整座山吧;清晨,拾級而下,美好的一天就開始了。
  • 養魚達人給新手倒缸操作的建議
    養魚這件事中,大家都會遇到的一個過程就是倒缸。如果草缸造景一片狼藉或者魚缸水嚴重白濁,魚蝦大量死亡的時候,往往大家最後的操作就是把魚缸裡的所有東西全部淘清,重新來布置魚缸,從新來過。這個情況在水族圈裡稱之為倒缸。倒缸是每個水族玩家都不想遇到的情況,但似乎每個玩家都遇到過又不可避免。
  • 翻缸前分享一次詳細的半年缸過程
    建缸:2017年10月08日缸體:90*45*45照明:T5*6(開燈時間:12點-18點)
  • 新型錦鯉魚池過濾系統設計
    ,功虧一簣,徹底失敗。一般的魚池都會安裝魚池過濾系統,來維護魚池水質乾淨。傳統的錦鯉魚池過濾系統,都是在魚池旁邊建立多個過濾池,分別放置各種魚池過濾材料,多級過濾方法,這種魚池過濾系統建造起來複雜造價高,並且佔據空間大,後期使用和清理都很麻煩。
  • 釣魚人自己動手建造個陽臺生態魚池:養魚賞魚,隨時還有鮮活魚吃
    最好的辦法就是養起來,自己動動手,建造個陽臺生態魚池(魚缸),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哦。在我看來,家裡有個陽臺魚池,最起碼有以下幾個作用(好處):陽臺建個生態魚池,還可以改善陽臺空間的生態小氣候,非常適合喜溼性植物的生長,如放幾盆蘭花等,植物會長得很好,等到蘭花綻放時,幽幽蘭香飄入客廳,會讓你淘醉的;再比如蕨類植物也是喜溼性的,常見的如金毛狗蕨,在旁邊種上一盆,也會長得很茂盛的;在魚池的上方掛上一盆長葉腎蕨(又稱霸王蕨),是一種喜溼喜陰性的大型蕨,也會長得不錯,那陽臺就有熱帶雨林的感覺了,非常漂亮
  • 雜螺、水蚤、蛋白蟲、渦蟲、水螅,魚池中的有害生物
    不論是魚池還是魚缸,本質均是一個半封閉的微型生物循環系統,魚池、魚缸中常常現身的那些有害的生物,其中一大半都是這個生態循環系統中本身產生或外部入侵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魚池、魚缸中比較經常出現的有害生物。除了觀賞類和工具類外的其他螺,其實都應該算有害生物,大部分螺只是看上去不太美觀而已,只有小部分食草螺對草缸有害。螺的處理方法並不難,最簡單的就是人工消滅法:用手抓,見一個抓一個。
  • 庭院魚池:14個景觀魚池設計,學會這5點你可以在院子裡挖魚池了
    現在人們對庭院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享受娛樂方便,在院子裡設計魚池是個好選擇,那你知道庭院魚池的設計要注意哪些呢?一、魚池的建造方向如果決定建魚池,選擇魚池方向很重要,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方向關於風水的一些傳統,可以在住宅前面挖,但是,這個魚池不要太靠近住宅,影響室內照明效果,通過水池反射到室內,影響視覺。
  • 我們分析了近100個魚池,發現了魚池深度的一些「秘密」
    養錦鯉的人越來越多,DIY魚缸和建魚池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建魚池分為室外魚池和室內魚池兩種,室內魚池一般比較小,且過冬不是問題。那戶外錦鯉魚池的深度應該是什麼標準呢?大家說建池子,首先會說如果有條件的話,魚池當然是越大越好。水量多,水中的溶氧量就越豐富,水溫的變化也比較慢,水質也較難汙染。
  • 自己動手,陽臺建造800x600沼澤過濾池,245天詳細記錄
    魚池也造好了...用心記錄下從2017年11月9日到現在,沼澤過濾迷你池的變化。時間:2017年11月15日第一周連續換水,水沒有化學染劑的味道了,下了闖缸魚,每次換水添加em菌。差不多這時候下了烏龜。現在種的植物除了左下角的海芋(滴水觀音),別的都不是挺水植物。
  • 錦鯉池看多了,再看到這樣的缸養錦鯉,竟然是心動的感覺
    由於居住條件的局限性,我一直是錦鯉缸養一族。從遇見的那一天起,我就在鑽研所有的建缸貼,慢慢積累著經驗。之後又厚積薄發般用十天的時間動手製作了地缸,總水體為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