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明旅遊成風尚

2020-10-09 二三裡資訊貴港

貴港訊 國慶中秋假期的到來,我市各景區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這次的雙節對市民來說就像「遲來的春節」,遊客、市民出遊熱情高漲,各景區遊人如織,文明旅遊成風尚。

10月3日,桂平市龍潭國家森林公園遊客絡繹不絕,遊客安全有序地觀賞著峽谷、瀑布等景點,在景區道路旁的觀猴地段,不少遊客停車遊玩。「不能給猴子投餵食物,野生動物是由景區的工作人員專門餵食,我們要文明旅遊。」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拿著食物想投餵猴子,他的母親陳女士馬上阻止。陳女士告訴孩子,在室外開放區域,人與野生動物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投餵食物是不文明的行為,也存在一定的危險。「家長和孩子逛景區,不單單是在引導孩子認知外面的世界,也是在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陳女士說。

龍潭瀑布禁止遊泳。」有不少遊客在龍潭瀑布遊玩時,看到附近豎著的警示牌,也會勸阻一些想要遊泳的遊客。來自廣東的遊客趙先生說:「良好的環境需要景區和遊客共同維護,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要文明旅遊。遊客們應遵守景區相關管理規定,以安全有序、文明旅遊為準則在景區內遊玩。」

10月4日,在南山寺景區,記者見到市民們在遊玩結束後,也都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桶內,景區內幾乎看不到丟棄的包裝袋、菸頭等垃圾。遊客們也表示,在外旅遊,一定要自覺遵守景區管理規範,加強自身素質,行動起來,讓文明旅遊成為假期裡最美的風景線。

來源:貴港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市民素質顯著提高 文明出遊漸成風尚
    國慶中秋假期,馬鞍山接待遊客229.8萬人次,各景區立足本地文化特色,精心策劃旅遊活動,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交融,傳統活動與新派體驗輝映。人們賞美景、品美食、曬美圖,文明旅遊漸成風尚。記者走訪發現,公園內設置有多處醒目的文明標語和標牌,提醒遊客不折枝採花、不踐踏草坪、不攀爬觀賞。人們在公園內拍照留影,休閒遊玩,文明有序。10月2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和縣烏江霸王祠景區。此時,景區入口處已有不少遊客在有序排隊。
  • 蘭州:積極營造文明旅遊新風尚
    一句溫馨的提醒、一個準確的指示牌,在蘭州市各大景區景點以及公交出租行業都彰顯著文明旅遊新風尚。 尤其是進入夏季後,從全國各地前來蘭州旅遊觀光的人還真是不少,來自上海的遊客李瀟一到蘭州乘坐計程車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蘭州很乾淨、很現代化,不像想像中的那樣。一路上駕駛員還給我推薦蘭州的好玩的,好吃的牛肉麵,特熱情,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情和友善。」
  • 讓國慶假期與「文明」相伴 湖南各地文明旅遊成風尚
    與文明相伴,與健康同行,湖南各地各景區在開展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引導遊客文明旅遊,營造文明、健康、綠色的旅遊新風尚。如何安全健康出行?同時,積極組織文化旅遊服務志願者為遊客和市民講解文明旅遊知識,發放文明旅遊、各景區景點宣傳資料,提升遊客滿意度。衡陽南嶽區實行「一日一進一測一登記」制度,南嶽大廟遊覽線路實行雙向進出、單向循環,保持人流暢通,近距離服務遊客的一線工作人員要求戴口罩上崗,與遊客保持合理間距。
  • 節儉入人心 文明餐桌成風尚
    到推行公勺公筷分餐夾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禁止吸菸……如今在蘭州人的餐桌上「文明餐桌」理念已經成為一道新風尚節儉意識更是深入人心隨著市民文明意識的提高剩菜剩飯、餐桌浪費的情況日漸下降合理點餐、餐後打包的節儉之風盛行......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自2012年我市啟動「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全市各類餐廳文明餐桌提示牌的設置率已經達到100%,節約惜福、文明餐桌行動公眾知曉率普遍提高。
  • 預約遊覽 成福州文明旅遊新風尚
    福州新聞網10月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雙節假期接近尾聲,隨著返程高峰到來,市區各大旅遊景區也迎來一波遊覽高峰。昨日,記者在各大景區與文旅場館採訪時發現,預約遊覽已成文明旅遊新風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預約出遊也可防止扎堆出遊造成景區負載過重,增加疫情風險,「希望遊客們提前了解和查詢旅遊景區疫情防控、開放、門票預約、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無預約、不出遊』」。來源:福州新聞網
  • 我市推進文明旅遊宣傳之行前教育
    原標題:我市推進文明旅遊宣傳之行前教育作為荊門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之一,近日,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全市38家旅行社,積極推動文明旅遊宣傳之行前教育活動紮實落地,加快推進文明旅遊宣傳工作,營造市民遊客文明旅遊的濃厚氛圍,弘揚文明旅遊新風尚
  • 【外媒看龍泉】上海電視臺《風尚旅遊》欄目走進我市
    「今天看到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近30輛車80多位車友暢遊龍泉  8月1日,上海電視臺《風尚旅遊》欄目攜手多家自駕遊俱樂部走進我市,開展為期3天的江浙之巔·劍瓷龍泉體驗之旅活動,遊覽我市各個景區,並進行了全程拍攝。
  • 文明創建丨「光碟行動」漸成風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
    文明創建丨「光碟行動」漸成風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 2020-08-24 1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旅遊成遊客出行「標配」
    受良好市場秩序以及全方位服務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今年廣元旅遊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紅火局面。節日期間,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公園、熱門景區,發現旅遊環境總體健康有序,文明旅遊已逐漸成為遊人出行「標配」。
  • 佛山多措並舉踐行城市文明建設 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圖片來源:佛山日報記者王澍實習生林安迪攝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21日,在128路公交車上,3歲小女孩思妙跟著公交車上的廣播,流利地讀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贏得了爺爺的「大拇指」。  環境與秩序塑造了城市的「形」,道德文明風尚折射的是城市的「根」和「魂」。
  • 東方:文明旅遊成為新風尚
    近年來,東方市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為廣大遊客提供貼心服務,積極引導遊客爭做文明有禮旅遊人,文明旅遊已成為新風尚。 記者 金歆竹: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魚鱗洲風景區的文明監督崗,在這裡市民群眾不僅可以得到旅遊資訊,而且在這裡放了很多文明書籍,供遊客參考,就是這樣的一些文明細節慢慢走進市民遊客的心中。
  • 倡樹文明旅遊新風尚 為文明旅遊點讚
    ,文明旅遊的理念也深入遊客的內心,遊客在遊覽期間能夠自覺履行文明旅遊公約,遵守景區秩序、愛護環境衛生,為龍門石窟織就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志願者和文明勸導員在景區服務遊客,宣傳和倡導文明旅遊新風尚。景區不間斷播放文明旅遊公益廣告,文明旅遊氛圍濃鬱。
  • 這個國慶假期,文明旅遊已成新風尚
    長假期間,全國各地景區遊客數量都有明顯的提升,據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超6億人次出遊,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旅遊黃金周」名副其實。我國旅遊業復甦的跡象十分明顯。每年只要到五一、十一等長假,都是人們集中出遊的時候,一些不文明行為總要佔據新聞媒體的大量篇幅。強迫消費、導遊欺客甩團、「黑社、黑導、黑車、黑店」等行為時有發生。
  • 琿春大力營造文明旅遊風尚
    近年來,琿春市以文明旅遊為主線,多措並舉,不斷提升旅行社從業人員和遊客文明旅遊素質,讓文明旅遊成為風尚。金秋十月,記者在琿春市部分景區看到,雖然遊客數量有所增多,但各景區內秩序井然,在路旁不時看到文明提示牌,提醒遊客樹立文明旅遊意識。
  • 聊城:文明旅遊成為新風尚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數遊客能自覺遵守文明規範,並教導孩子文明出行。文明旅遊在聊城市蔚然成風。  「把紙巾扔到河裡面是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該把它放到垃圾桶裡。」8月4日,在小湄河溼地公園裡,一位年輕媽媽耐心地教導自己的孩子。
  • 我市召開「雙節」專題會議:打造「安全、秩序、質量、效益、文明」旅遊環境
    我市召開「雙節」專題會議:打造「安全、秩序、質量、效益、文明」旅遊環境 善美韶關 善美韶關微信號 sgwmw001 功能介紹 宣傳韶關市精神文明建設,引領社會風尚 收錄於話題為進一步做好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工作,打造「安全、秩序、質量、效益、文明」旅遊環境,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昨日,我市召開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工作會議。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旅遊】暑期文明旅遊成我市新風景
    8月10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遊客數量有所增多,但各景區內秩序井然,暑期文明旅遊已經成為我市新風景。「磊磊,喝完的礦泉水瓶不能亂扔,你看這裡這麼幹淨,我們不能搞破壞呀。」在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來自廣州的大一學生鄧萱提醒年幼的弟弟。
  • 創文明旅遊新風尚 房車家族旅行公約倡議
    作為自駕遊的重要形式之一,房車旅遊以其自由、靈活、便捷的優勢,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隨著玩房車的人越來越多,房車亂停,垃圾亂丟,生活汙水亂排等問題也不斷出現,對城市和景區的管理也造成了不少難題。增強文明出遊意識,提升文明旅遊素質,是房車旅行者的責任。
  • 【創建文明城市】武威讓文明旅遊成為最美的風景
    走進雷臺景區,記者看到,雖然前來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但景區內秩序井然,一派文明氣象。作為我市旅遊的招牌景區,雷臺景區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我市相關部門不僅在景區的設施設備上下功夫,給予遊客更舒適更完善的旅遊體驗,在文明旅遊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 淮南:志願服務引領文明旅遊新風尚
    8月22日上午,淮南市新時代好少年、淮南一中高一學生鄒慧玲和媽媽一起,來到八公山風景區當起了文明旅遊志願者。在現場,她和其他志願者一道,引導遊客自覺遵守景區防疫要求,做到安全旅遊;同時,向遊客散發文明旅遊折頁,宣講文明旅遊知識,倡導文明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文明旅遊需要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