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都隔離小區送快遞」:大米和洗衣液裡的煙火氣

2020-12-12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受疫情影響,位於成都市成華區的華都雲景臺被隔離管控。12月11日,記者採訪了為華都雲景臺送貨的中通快遞小哥張千保,他今年5月才入職。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還是在家中收快遞的人,如今身份角色轉換來得「猝不及防」,他成為小區隔離住戶的送貨人。

在每天上千件的包裹裡,有大米、有孩子的玩具、有加厚保暖衣、有繪畫書、有零食大禮包、洗衣液……疫情之下,隔離區內外的人們,都在認真而努力的生活著。

以下是他的自述:

每天下午5點左右,我要開始打電話。我需要了解隔離住戶是否在家,然後再詢問他們具體的樓棟和門牌信息,一件件寫在面單上。以前住戶們很少填寫門牌信息,快遞直接放在驛站裡,都是驛站通知。現在隔離了,「最後一公裡」的工作就要我們來做。我需要連續一兩個小時不停打電話,放下電話的時候,感覺耳朵都要燒起來了。

被隔離期間,很多小區住區都通過網購買需要的東西,我在華都雲景臺外的網點,每天的入庫快件量超過1300票,以前只有700件上下。

不僅是量大了,還對我們的送貨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住戶們買的東西很零散,有些不太急用的,就希望多攢幾件一起取。我們就把按照客戶的需求,給他整理好,等一兩天再送。

我們也不能送貨進小區,都是交給在隔離線外交給小區的志願者,再由他們根據面單上的門牌號送到住戶家中。疫情期間的貨物以生活用品為主,有很多是大米、油、還有洗衣液等比較重的貨,志願者們也很辛苦。

疫情突然就來了,貨一下就多了起來,我忙得顧不上害怕了,店裡臨時新招了一個人,我的妻子也過來搭把手,這樣在高峰期才忙得過來。店裡要一直忙到晚上9點多才能把貨送完。我和妻子兩個人還要在算一下當天的出、入庫量以及收件量這些雜事,10點左右才算下班。

下班之後,我們才會想想疫情這件事,其實我不害怕,但是也很謹慎。我每天早、中、晚三次對門店裡面進行消毒,出去送件要戴好口罩和防護手套,當天的收件全部要噴了消毒液之後再送到小區去。

這幾天我和妻子都沒回家,吃就是點外賣,晚上兩個人就在店裡湊合著睡,家裡有老人和孩子,多注意一點總是好的。

這些天雖然辛苦,但是在給客戶打電話的過程中,收到了很多句「謝謝」,其實我也想謝謝他們,謝謝他們的理解和信任,我們一定能扛過疫情。

(圖片視頻由中通快遞提供)

相關焦點

  • 「我家大米不見了!」寧波多個小區中招,業主:誰動了我的快遞?
    「我家大米不見了!」「那個賊又來我們小區了!」「我派送的好幾個快遞被偷,已經賠了不少錢!」前段時間,寧波高新區、海曙區、江北區、鄞州區等地公安機關接連接到報案,稱最近快遞頻繁被盜,有些小區已被小偷光顧多次,而被偷的快遞裡大多是大米、食用油、牛奶等日常用品。報案人員中,既有快遞派送員、也有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和收件業主。到底是誰盯上了別人家的快遞呢?
  • 隔離十日 收到社區送來生日蛋糕 成都一小區隔離居民:沒有想像中的...
    封面新聞記者 郭馨鞠 受訪者均為化名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這是成都市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進入隔離的第十天。十天前,這裡曾一度處於新聞輿論漩渦之中,牽動人心。12月8日凌晨0點30分,成都女孩趙某某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晚21時起,趙某某所住的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 「疫」線身影:我在烏魯木齊送快遞
    為保障一線人員安全,烏魯木齊蘇寧物流安排專門的隔離宿舍,網絡管理部經理郭旗強表示:「倉庫、分撥、快遞站每天消毒三次,堅守崗位的快遞員都必須先做核酸檢測,每天上報體溫三次,口罩、手套都是標配。我們已為所有火箭哥們統一組織了核酸檢測,無任何異常。」
  • 太陽照常升起——原來我想要的煙火氣兒,都藏在成都的菜市場裡
    十人談——疫情下的成都觀察 菜市, 煙火氣的根 鄒四小爺 媒體人,現居成都。 大年十五那天,家裡存貨告罄。
  • 上海隔離小區怎麼樣了?除了外賣,來的還有電腦、醫生…和作業!
    警察特保負責疏散交通,引導外賣、快遞小哥停放在指定位置,為救護車等特殊車輛留出空間。一部分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則為快遞消毒,並有序分發快遞。我昨天跟他做了溝通,希望他能夠接受在醫院隔離病房進行血透。居民還是蠻理解的,剛剛他還和我通了電話,說已經住進病房了。」
  • 北京的小區讓快遞員進了,快遞小哥們卻仍舊「擺攤」和放快遞櫃
    送水有「特權」 送水工卻不樂意進小區不積極的不僅僅是部分快遞小哥,有些送水工人也更願意選擇「擺攤」的方式。吉祥裡社區裡都是不帶電梯的老式樓房,不少居民都是老年人,社區雖然在節後剛剛允許快遞進門,但之前一直都允許送水工上樓送水。
  • 關愛隔離業主、送快遞並消毒 金科服務嚴守社區防疫線
    其中,金科服務在全國200多座城市的700餘個社區裡,近15000名家園守護者嚴密防控,築牢社區安全防線,將風險隔離在外。全面排查來訪人員車輛 關愛隔離期業主社區作為城市的「細胞」,也是疫情防控的基礎。
  • 南京外國人隔離服務:一天幫送20多個快遞,幫忙給狗找旅館
    「德國媽媽帶著3歲和7歲的女兒去隔離點,路上我和醫生、翻譯開車跟隨。為了不讓小女孩擔心,我隔著車窗不停向她們比愛心,家裡的大金毛狗,我也幫忙找了寵物旅館安頓好了。」3月22日晚,仙林街道外籍人士服務組成員湯昭照,一路陪同把家住朗詩麓苑的母女三人送往愛心酒店。當視頻連線中小女孩快樂地招手示意時,湯昭照這才放了心。」
  • 成都最新通知!小區嚴格「亮碼通行」,中高風險地區快遞包裹要消毒
    成都最新通知!強化食品經營市場防控措施,落實食品安全索證索票制度,完善商品溯源管理和流動軌跡管理,對中高風險地區快遞包裹等進行消毒。加強對農貿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的衛生整治和環境消殺,做好相關從業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篩查,並對相關產品和環境開展新冠病毒抽樣監測,進一步全面排查可能的傳染源,切斷可能的傳播途徑。管控措施要科學適度,避免影響企業和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 成都一快遞員丟失快遞居然在網上變賣,一看賣家居然還是熟人
    #自從網購平臺興起以來,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大至家用電器小至一針一線都可以從網絡上購買,幾天之後就有快遞小哥送上門了。作為一名快遞小哥在拿到貨物之後,情況允許的話就會直接送上門,如果客戶不方便的話也可以把快遞送到站點,由客戶自取。
  • 遠中悅萊小區快遞上門,物業管家每天多幹5小時
    物業工作人員給居民送快遞「兩大桶桶裝水和一個外賣餐食都送到了家裡,確實挺麻煩的,微信發的紅包一定要收下!」4月21日,住在海澱區遠中悅萊小區的居民張女士,為了感謝送快遞的物業公司客服部員工張偉,給他發了一個紅包,卻被對方拒收了。張偉說,疫情期間,為居民送快遞是應該做的,紅包和現金可不能收。疫情暴發以來,全市居民小區統一實行封閉管理,快遞員和外賣小哥都不允許進入小區,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公司員工便承擔了送件上門的服務。
  • 成都確診飛行員隔離期內執飛濟南?大家可能冤枉他了
    成都確診飛行員隔離期內執飛濟南?從美國駕駛貨機於11月29日抵蓉,入境後即集中隔離,核酸檢測陰性。期間,12月9日執行成都-濟南-成都任務後,繼續隔離至12月12日,自駕赴綿陽江油參加300人的婚宴。12月14日在華西醫院就醫,CT異常,核酸檢測陽性,隨即確診,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不少網友注意到,該飛行員從美國駕駛貨機抵蓉、執行成都-濟南-成都任務後,雖然均進行了集中隔離,但兩次都不滿14天。
  • 成都確診飛行員致300人被隔離,為何隔離九天就出任務,走後門?
    這幾天成都一直都會登上熱搜,這也讓人覺得有些害怕,因為新增的這幾個案例是剛剛過了隔離期,然後被確診的。如果把所有的矛頭全部都指向這些已經確診的案例,那麼這也說明並不是特別的樂觀,首先在12月15日大約凌晨1點左右,成都就出現了一個比較特殊的確診案例,這是四川航空的一位飛行員,今年26歲。這位飛行員之前從洛杉磯飛回成都,在經過核酸檢測之後呈現出陽性,然後又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隔離,在隔離9天之後又開始從成都飛行到濟南,再返回成都,之後又再一次的隔離。
  • 街道為隔離老外服務:幫狗找旅館 一天送20趟快遞 VS 留學生隔離想喝礦泉水...
    要知道,南京日報不是什麼小媒體、自媒體,而是創刊近70年,實打實的官媒: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麵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老外要喝桶裝純淨水,一次性購買了4大桶,我們就幫他一桶一桶從小區門口扛到樓上;有一位外國友人買了大件物品,沒有電梯,我們硬是派了兩個人抬上4樓、送進家裡;有個小年輕酷愛淘寶
  • 成都確診飛行員未遵守14天隔離規定?可能冤枉他了
    -濟南-成都任務後,雖然均進行了集中隔離,但兩次都不滿14天。網友質疑:該飛行員是否未嚴格遵守隔離規定?據四川省衛健委通報,該飛行員為國際/地區貨運航班機組人員。高某,男,26歲,中國籍。從美國駕駛貨機於11月29日抵蓉,入境後即集中隔離,核酸檢測陰性。期間,12月9日執行成都-濟南-成都任務後,繼續隔離至12月12日,自駕赴綿陽江油參加300人的婚宴。
  • 「您的快遞正由無人車配送!」菜鳥驛站無人車送快遞,杭州等多地上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您的快遞正由菜鳥無人車配送!」最近,在杭州倉溢東苑小區裡,菜鳥無人車行駛的畫面,在業主陳女士的朋友圈引得羨慕一片。陳女士說,小區用上了高科技,現在取快遞變成了一種享受。5月21日,菜鳥驛站宣布,已在全國多地上線無人車送快遞:在杭州、成都、上海、天津等地,部分小區居民、高校師生已用上無人車新服務。據介紹,在陳女士所在的小區,每天有上百人收到無人車快遞,包裹到小區後,大家使用手機淘寶等,可以隨時預約方便的上門時間。
  • 我在武漢送快遞:晚上12點回住處被保安攔下,我也很絕望
    「用愛發電」終究荒誕,人是血肉,有喜怒哀樂,會累,會哭,會無奈,會恐懼,更會堅守,這是最真實的生活和人。疫情陰霾之下,我們和8位在武漢一線配送的快遞員和外賣員聊了聊,聽聽這座陰雲密布的城市中,那些堅守者,逆行者,渺小者,偉大者的聲音。
  • 新發地周邊小區,一位居民寫了18篇隔離日記
    受訪者供圖6月14日 應該不會是我吧「新發地上了頭條,波及了我們的小區,我還去新發地市場買過東西。越想越擔心,就怕因為自己影響到家人和同事。身在疫情的暴發地,說不緊張是瞎扯,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入戶發放通知單、送快遞、協助社區上門送水果,這些工作管軍都參與過。比起蔬菜,水果的供應難度似乎更大。管軍說,後面幾天各家各戶幾乎都沒有水果了。社區分三次送去的哈密瓜、蘋果和西瓜很及時,讓大家感到滿意和欣慰。
  • 取快遞、送物資……通州京貿國際城社區成立情暖志願服務小隊!
    「實名感謝小區居委會,每天檢測體溫統計數據,周二、周五提供收垃圾服務;網上下單買菜,負責送上門來;免費贈送消毒液上門。疫情過後,一定給居委會送錦旗。」近日,京貿國際城居民李女士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感謝信」,原來,京貿國際城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成立了一支「情暖志願服務小隊」,為居家隔離人員以及殘疾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收垃圾、送快遞、送餐等服務,讓居民備感溫暖。「5號樓有位居民打來電話,想讓我們幫忙取個快遞。」臨近中午,京貿國際城社區工作者接到求助電話,「我有空,我去取。」
  • 獨居隔離者去小區門口取快遞,街道上門宣教承諾確保基本需要
    居家隔離人員出現在小區門口取快遞?2月6日一早,上海楊浦區國權一居委會接到居民反映,某小區一居民剛從外地返滬,按有關要求應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但是該居家隔離人員沒有執行居家隔離措施,到小區門口取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