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宋教仁何以成為袁世凱眼中釘?

2020-12-13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宋教仁主持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後,成了該黨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為了把中國建成一個獨立富強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他第一步是領導全黨奪取國會選舉勝利,組織完全政黨內閣。1912年10月18日,宋教仁離京南下,布置各省選舉事宜,同時順道探望離別八年的老母和妻子。不久,傳來國民黨初選告捷消息,他興奮不已,又匆匆告別親人,繼續出遊。他經長沙到上海,後又到杭州與南京,到處會見國民黨人,到處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他的演說沒有謾罵,沒有恫嚇,表現了一個政治家「平心論事」的風度。

一、招致被刺殺的一系列演說

這些演說,主要內容包括:

(一)猛烈抨擊袁政府。

宋教仁結合他曾任國務員的親身感受,指出「自民國成立,迄今二載,縱觀國事,幾無一善狀可述。」內政方面,「財政之狀況,其紊亂已達極度,政府對於財政之將來全無絲毫計劃,司農仰屋,惟知倚賴大借款,以為補苴彌縫之術」。於是,列強「百計要挾,以制中國之死命」。「至於民生困窮,實業不興,政府亦無策以補救之」。外交方面,消極敷衍,無確定政策。震動全國的「庫倫問題」,袁世凱事前「置之不問」,事後「亦無一定辦法」,迄未「得一正當解決」

所以如此,「殆以臨時政府期近,敷衍了事,以塞國民之責,不惜以萬難?拾之局貽之後人,此則政府罪無可逭之處也」。這種政府,實「不如民意之政府,退步之政府」。

(二)反覆闡發國民黨政見。

宋教仁首先指出:在民主立憲國家,「內閣不善而可以更迭之,總統不善則無術變易之,如必欲變易之,必致搖動國本」。「故吾人第一主張,即在內閣制」,「以期造成議院政治」。

對於「中央以下一省行政長官」,他認為也「當由國民選舉,始能完全發現民意」。關於集權、分權,他主張「高級地方自治團體當畀以自治權力,使地方自治發達,而為政治之中心」。宋教仁提出:國民黨這些主張,絕非一黨「私見」,是關係能否「建設完全共和政體」的大問題,必須明文寫進將來的憲法。

(三)強調組織國民黨內閣。

宋教仁指責袁政府,闡發國民黨政見,最終是為了組織「國民黨內閣」。他毫不掩飾地說:「為今之計,須亟組織完善政府;欲政府完善,須有政黨內閣。今國民黨即處此地位。又說:「蓋延聘醫生之責任,則在吾國民黨也。而其道即在將來建設一良好政府,與施行良好政策是已。」為喚醒國人的注意,他尖銳指出:「今革命雖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種族主義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達到也。」「扶危濟傾,端在我黨有志之士。」他號召黨員:「從今而後,宜將國民所以失望之點為之補救,而使國民得一一慰其初願。

宋教仁上述言行,表達了國民黨人的決心和願望,但也引起了袁世凱北洋集團的仇恨。袁乃寬在致張鎮芳的一封信中就說:「目下最討厭者,即宋教仁一人。

還在宋教仁離京南下前,袁世凱就預感將對他不利,曾企圖用五十萬元加以拉攏,但遭到宋的拒絕。隨後,他便指令親信爪牙,密切監視宋的一舉一動。一天,他看到秘書處呈上宋教仁在湖北黃州的演說詞,說:「口鋒何必如此尖刻!」為抵制宋教仁演說的影響,打消國民黨的組閣計劃,馮國璋暗中主持所謂「救國團」,攻擊宋「莠言亂政」,抱「總理熱心,思攫現政府而代之」,並把內政、外交一切失敗全部歸咎於國民黨「醉心權利,不能垂功德而祛私見」。與此同時,袁世凱的暗殺陰謀也在加緊進行。

二、袁世凱集團的刺殺

宋教仁對袁雖有所警惕,例如他曾勸說譚人鳳擔任粵漢鐵路督辦,說「此路於南方軍事上的關係緊要,大局難料,一旦有事,有款有人,尤可應變」,還叮囑程潛「湖南應從速訓練軍隊」;但同時又認為,至少在正式國會召開前,袁尚不敢公然「撕毀約法」,與國民黨為敵。

他說:對國民黨獲得選舉勝利,袁世凱「一定忌剋得很,一定要鈎心鬥角,設法來破壞我們,陷害我們。我們要警惕,但是我們也不必懼怯。他不久的將來,容或有撕毀約法、背叛民國的時候。我認為那個時候,正是他自掘墳墓,自取滅亡的時候。到了那個地步,我們再起來革命不遲」。

可見,他還沒有從北洋集團的肆意攻擊中,嗅到火藥氣味。同時,當有人告知袁世凱恐有加害陰謀,勸他「先為戒備」時,他也不相信,並說:「吾一生光明磊落,平身無夙怨無私仇,光天化日之政客競爭,安有此種卑劣殘忍之手段? 吾意異黨及官僚中人未必有此,此特謠言耳,豈以此懈吾責任心哉!」

然而,袁世凱一旦感到他的權力受到直接威脅時,是一點也不遲疑的。3月 20 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由黃興等人陪同,自《民立報》社赴滬寧車站,準備北上。10 時 40 分,他們走到檢票處,突然三顆罪惡子彈從背後向宋教仁射來。宋當即被送往附近鐵路醫院。由於傷及要害,搶救無效,於 22 日晨 4 時 40 分逝世,享年僅三十一歲。

宋教仁臨終前,於痛苦中曾請黃興代筆,口授致袁世凱一電,報告槍擊情形及一生致力社會改革而「不敢有一毫權利之見存」的心跡。最後說:「今國基未固,民福不增,遽爾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會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這說明宋教仁臨死,也沒有看透袁世凱的反動本質,但也表現了這位忠誠的資產階級政治活動家的坦蕩胸懷。

袁世凱自以為謀劃詭密,兇手又當場逃之夭夭,可以瞞天過海。他得知宋教仁死訊,頒布命令說:「前農林總長宋教仁,奔走國事,締造共和,厥功甚偉。迨統一政府成立,贊襄國務,尤能通識大體,擘畫勤勞。方期大展宏猷,何意遽聞慘變? 凡我國民,同深愴惻。」他並電程德全等:「立懸重賞,限期破獲,按法重辦。"同時,政府御用報紙大造國民黨內部傾軋的謠言,以圖轉移視線。但事態的發展出乎袁世凱的意料。

三、刺殺事件的真相

23日,由於一個名叫王阿發的古董商向捕房提供重要線索,當天即將要犯應夔丞緝捕歸案,次日又抓獲兇手武士英,並於應家搜出五響手槍一支以及應與洪述祖、趙秉鈞往來密電本和函電多件,使案情很快有了重大突破。

洪述祖字蔭之,人稱「洪殺胚」,時為內務部秘書,實際上是袁世凱直接指揮的密探頭目,專門負責監視和對付革命黨人。應夔丞原為上海流氓、幫會頭子,辛亥革命時攀附同盟會,得充滬軍都督府諜報科長、南京臨時政府總統府庶務科長兼管孫中山侍衛隊等職,但不久就被孫中山撤職。

回到上海後,他重操舊業,改組青紅幫為「國民共進會」,自任會長,於長江沿岸一帶鼓吹所謂「二次革命」,被黎元洪通緝。袁世凱得知此人歷史,以為可以利用,遂派洪述祖到上海,借商談解散共進會為名,秘密加以收買,並由洪引見程德全,委以「江蘇駐滬巡查長」,以掩護他的真實身份。袁隨後致電黎元洪取消通緝令,又親自電召他人京,借解散共進會名義,批給五萬元活動經費。從此,應夔丞投靠袁世凱,成為袁在上海對付國民黨人的一隻惡犬。武士英原名吳福銘,山西人,系一毫無政治頭腦、唯知金錢的亡命徒,流竄上海不久,即被應夔丞誘騙收買,拉人共進會。袁世凱布置這些爪牙,說明殺害宋教仁是他蓄謀已久的計劃。

應,武二犯落網後,袁世凱惶恐萬狀。3月 29 日,他密電程德全說:「連接南方私人來電,宋案牽涉洪述祖,是否確實? 究何情節? 宜速查復,以憑核辦。」接著,他又電催程報告「證據」,以謀對付辦法。他的機要秘書張一廖這時也多次密電程德全,要他把「牽涉中央證據向英廳索取」,派人送京,並特別叮嚀說:「可不作正式報告。"但是,袁政府當時還不能完全控制江蘇和上海一帶,在孫中山和黃興的強烈要求下,4月 25 日,程德全、應德閎不得不將查獲的函電證據公諸於世。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各件:

1913年1月14日,趙秉鈞致應夔丞函「密碼送請檢收,以後有電直寄國務院可也。」

25日,應致趙秉鈞電:「國會盲爭,真相已得,洪(指洪述祖)回面詳。」

2月1日,洪述祖致應夔丞函:「大題目總以做一篇激烈文章,方有價值也。」

2 日,應致趙秉鈞電:「孫、黃、黎、宋運動激烈,民黨忽主宋任總理。

已由日本購孫、黃、宋劣史……用照輯印十萬冊,擬從橫濱發行。」

同日,洪致應夔丞函:「緊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說必有激烈舉動。弟(指應)須於題前徑電老趙,索一數目。」

4 日又函:「冬電到趙處,即交兄手面呈,總統閱後頗色喜,說弟頗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進行。」

8 日又函:「宋輩有無覓處,中央對此似頗注意。」

12日又函:「來函已面呈總統、總理閱過,以後勿通電國務院,因智(趙秉鈞字智庵)已將應密本交來,恐程君不機密,純令歸兄一手經理。」

3月13日,應致洪述祖函:「《民立》記遁初在寧之演說詞,讀之即知其近來之勢力及趨向所在矣。事關大局,欲為釜底抽薪法,若不去宋,非特生出無窮是非,恐大局必為擾亂。」

同日,洪致應夔丞電「毀宋酬勳,相度機宜,妥籌辦理。」

14日,應致洪述祖電:「梁山匪魁(指宋),四出擾亂,危險實甚,已發緊急命令,設法剿捕之,轉呈候示。」

18日,洪復應夔丞電:「寒電立即照辦。」次日又電:「事速照行。」

21日凌晨兩點,即武士英刺宋不到四小時,應致洪述祖電:「二十四分鐘所發急令已達,請先呈報。」同日又電:「號電諒悉,匪魁已滅,我軍無一傷亡,堪慰。望轉呈。」

23日,洪致應夔丞函「號、箘兩電悉,不再另復。鄙人於4月7日到滬。」

這些證據的公布,暴露了袁世凱的元兇面目,不但震動了全國,也教育了許多的國民黨人。他們指出:「殺一宋遁初者,非殺人也,乃打擊平民政治、伸張專制政治也。」「所謂絕大之兇犯即某氏(指袁世凱)是也。……使某氏而仍為正式總統也,吾恐死者不止遁初一人,四萬萬同胞之生命財產將悉為所斷送。

因此,國民黨人強烈要求傳訊趙秉鈞,逮捕洪述祖「嚴究主名」,矛頭直指袁世凱。孫中山於宋案發生後看清了袁世凱的反革命真面目,堅決主張「非去袁不可」。這表明隨著宋教仁的被暗殺和政黨政治的破產,南方國民黨人同袁世凱北洋集團的矛盾已公開激化,刀槍相見只是時間問題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相關焦點

  • 國民黨的宋教仁到底是誰指使殺死呢,是袁世凱嗎
    其實教材上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說是袁世凱殺了宋教仁,只是猜測而已,不過到了今日大家都覺得是袁世凱做的,但是卻沒有直接證據,那麼到底誰才是指使者呢?宋教仁的生平咱們就不說了,就說說辛亥革命後,宋教仁都做了什麼吧。
  • 袁世凱姨太為宋教仁說親,宋教仁回應:我身為總長,豈可知法犯法
    宋教仁,字鈍初,1882年出生,湖南常德人。他是與孫中山、黃興齊名的「辛亥三傑」之一,被譽為「中國憲政之父」。宋教仁自幼讀書刻苦,又天資聰穎,十五六歲,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子。宋教仁的妻子姓方,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也許根本就沒有名字,可能是因為她做什麼都很麻利,人們都叫她「方快姐」。
  • 一樁民國震驚的血案,是誰在幕後主使,刺殺宋教仁?
    加之此前,宋教仁應邀參加了,黃興在長沙籌備的華興會,成為了籌備會十二名成員之一。日後,華興會又成為了,同盟會(中國革命同盟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宋教仁不僅是革命元老,而且對於革命成功後,採用何種政體,有著很重要的發言權。 1912年,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是革命黨人做出了巨大的妥協和讓步。
  • 民國元年宋教仁卜居北京鬯春堂
    當時陰險狡詐的袁世凱竊得辛亥革命成果,成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進而想當皇帝。所以他不能容忍中國走議會道路。宋教仁的理想根本不能實現。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民國大總統。3月15日他任命唐紹儀擔任內閣總理,其中內務、外交、陸軍和海軍等重要職務均由袁世凱親信把持,僅教育、司法、農林和工商等無關緊要的部門才由同盟會成員任職。
  • 宋教仁在火車站被殺後,兇手第二天就來自首,為何現場沒有巡警?
    宋教仁在火車站被殺後,兇手第二天就來自首,為何現場沒有巡警?文/無計讀史上海的火車站,從剛剛建好之後就常常擠滿了人,而曾經在這裡,民國時期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在這裡倒下。也正是因為這樣,宋教仁得到了袁世凱的仇恨。2 刺殺宋教仁剛下火車的時候,他的表情還是很不錯的,就是那顆心一直不停跳動。這種跳動是很慌亂的,宋教仁總是感覺有點心悸,這種情況很不尋常。
  • 宋教仁在國民黨成立大會上被一女子給打耳光|百家故事
    宋教仁字得尊,號遁初,一作鈍初、遯初、敦初,別號漁父,化名犟齋、宋錬、中島等,1882年4月5日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仙瑞鄉上坊村香衝,幼年的時候曾入私塾讀書,1901年,宋教仁考中秀才,不久他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1903年八月,宋教仁結識了黃興,並成為摯友。同時,因不滿清政府統治,他開始傾向革命。
  • 民國第一屆國會競選之爭:宋教仁離總理僅差一步
    對同盟會的發展,孫中山主張做一個在野黨,監督政府;而宋教仁則希望同盟會能在國會中佔據多數席位,進而成為執政黨。黃興等同志都對宋教仁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孫中山只好將同盟會交給宋教仁打理。  共和黨由民社、統一黨等五個政黨合併而成。孫武自恃有發動首義的功勞,以為自己能在南京臨時政府的內閣中獲得一席之地,結果一無所獲。孫武挾對孫、黃的不滿,拉攏一批軍人,成立了民社。
  • 《大公報》:北京鬯春堂與孫中山主要助手宋教仁
    九十年前,這清幽靜謐的樓房,曾住過「辛亥革命」的風雲人物、孫中山的主要助手、國民黨的實際組建者----宋教仁。  宋教仁,湖南省桃源縣人,生於一八八二年。一九○四年與黃興創建反清組織「華興會」,策動長江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學習法政。一九○五年在日本協助孫中山創建同盟會,任司法部負責人及機關報《民報》編輯。
  • 盤點袁世凱VS民國大人物,就知道他的城府有多深
    問及袁世凱有無野心時,孫先生說:「那是沒有的,他不承認共和則已,既已承認共和,若是一朝反悔,那將失信於天下,外國人也不能答應的。除非他的兵能夠打勝全國,並且能抵抗外國才能辦到,但這是怎麼能夠的事情呢?況且現在已經號令不行於地方,他若改變宗旨,於他有什麼利益呢?」。看來孫先生是太小看了袁世凱。
  • 中國「憲政之父」宋教仁為何兩次挨打 因他替人說話和拒絕女黨員
    宋教仁 宋教仁故事: 兩次挨打 第一次是1912年年初,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決定推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時
  • 當袁世凱復闢稱帝的時候,他第一個舉起了義旗
    宋教仁被暗殺之後,共和國陷於危機之中,是法律解決,還是武力倒袁,成為兩條不同的道路。眾所周知,孫中山堅持武力倒袁,而一些人反對這種做法。蔡鍔屬於後者。他通電譴責殺害宋教仁的行為,「痛切陳詞,聲與淚並。」但對於宋案,他堅決反對用兵,主張法律解決。他認為宋教仁「生前於南北意見極力調和,若令身後惹起南北惡感,恐九泉之下亦不心安」。
  • 張涵予《建黨偉業》造型曝光 宋教仁展現忠孝仁愛
    張涵予《建黨偉業》造型曝光 宋教仁展現忠孝仁愛 張涵予版宋教仁
  • 食物語:手無縛雞之力的國文老師—開水白菜
    他的CV是魏超大爺,誰能想到如此欠打的語氣卻是出自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國文老師呢?簡介:屬川菜,據說是名廚黃敬臨為破除川菜給人的刻板印象而創造。成都女子師範學堂的國文老師,其性格一言以蔽之,是個怪人。成菜乍看清湯寡水,油星全無,但卻香味撲鼻,清鮮柔美。解賦性開水白菜自稱自己是個喜歡坐在樹蔭下讀詩飲茶的保守派,說自個兒身體單薄,只是個弱小的國文老師。
  • 清末名臣袁世凱,是如何一步步當上民國大總統的?
    袁世凱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天津小站的練兵生涯,史稱小站練兵,這股兵力後來成為清末陸軍主力。值得一提的是,袁世凱普魯士風格曲調的《大帥練兵歌》後來逐漸演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小站練兵培養了一大批近代新軍事人才,加快了舊軍隊的淘汰速度,對中國軍隊的近代化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 孔子是文弱書生嗎?我們是不是被教科書照片給騙了?
    文 | 讀書君 要說孔子是文弱書生,孔子泉下有知,要跳出棺材板打人,孔子這是躺著也中槍呀! 01 孔子,孔武有力,非一般文弱書生能比 說起孔子,大家都熟悉不過,他為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精神文化遺產。
  • 袁世凱一個有頭腦有魄力有理想不走正道的男人,最後死於尿毒症?
    袁世凱,一個有頭腦有魄力有理想的人,可惜都沒有用在正道上。說他有頭腦,那還的說他是怎麼竊取革命勝利的果實,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起義,起義軍迅速佔領了武漢三鎮,成立了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 很美,但在愛情面前,我卻手無縛雞之力
    很美,但在愛情面前,我卻手無縛雞之力一朵雲落在了山頭,眼看就要墜下了山,而太陽卻視而不見。不知是山託起了雲,還是雲掙扎出了山的懷抱,夜幕降臨時悄悄消失在了天邊。很多時候,愛情就像是那一朵雲,而夜幕則是吞噬愛情的魔鬼。它已經吃掉了我的愛,不知道他還會不會肆意橫行的「行兇」,至少我已經被他傷的千瘡百孔。
  • 宋教仁的東京歲月
    《二六新報》是日本著名的媒體人秋山定輔(1868-1950)於1893年創辦的報紙,1900年重新復刊後,矛頭直指各種人們關切的社會問題,文筆犀利,因此一躍而成為發行量很高的大報(最高發行量15萬份,順便提及,中國《申報》的最高發行量是14萬份),宋教仁之所以會訂閱《二六新報》,恐怕也是由於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吧。
  • ​宋教仁的東京歲月
    《二六新報》是日本著名的媒體人秋山定輔(1868-1950)於1893年創辦的報紙,1900年重新復刊後,矛頭直指各種人們關切的社會問題,文筆犀利,因此一躍而成為發行量很高的大報(最高發行量15萬份,順便提及,中國《申報》的最高發行量是14萬份),宋教仁之所以會訂閱《二六新報》,恐怕也是由於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吧。
  • 袁世凱的臨時大總統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孫中山突然就退位了呢
    在武漢的黎元洪和上海的黃興為了加速清朝統治的結束,都把主意打到了袁世凱身上。偷偷與他通信,向他承諾,如果他能幫忙結束清朝的封建統治,那麼未來新成立的民國,必定由袁世凱擔任大總統。這麼大一個餅畫給袁世凱,他能不動心嗎?於是他一邊在老家養老,卻一邊未雨綢繆,暗地裡養精蓄銳,跟自己以前的幾個心腹天天商量著怎麼逼溥儀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