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蘭花冬季加溫至10℃以上好不好?盆栽蘭花溫溼度怎樣控制?
蘭花的生長是有規律的,冬季蘭花營養生長停止,進入休眠期,同時蘭花,進入低溫春化階段,生殖生長緩慢進行。如果這段時間將蘭室加溫至10℃以上,花蕾將快速生長,不能完成春化,常出現「借春開」現象。如果這段時間將蘭室加溫至15℃以上,蘭苗將進行營養生長,和花蕾爭奪營養,來年春天也不能開出好的花品。
(一)溫度管理
蘭花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一般說來,蘭花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5-30℃。氣溫超過0℃時,蘭花生長緩慢;氣溫低於15℃時蘭花停止生長;氣溫0℃以下時,蘭花可能受凍,溫度更低時甚至有凍死的可能。因此,必須控制好養蘭場所的溫度,促進蘭花的正常生長。
(1)夏季要降溫。盛夏氣溫高達35℃以上,明顯影響了蘭花的生長,如果想辦法將蘭場小環境的氣溫降至30℃以下,就可延長蘭花的生長時間。通常的降溫措施有:架設遮陽網,盛夏蓋雙層,遮住強光照射;安裝風扇,使空氣流動;設置水簾等增溼裝置;給蘭場地面灑水。
(2)冬季要保溫。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在我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可達-20℃,因而蘭花在冬季要採取保溫措施,確保蘭盆不結冰。一般情況下,如氣溫在0。C以上,蘭室不會結冰,可不加溫;如蘭室氣溫低於0℃,可適當加溫,但氣溫不可加過高,以夜間高於0℃、白天不高於10℃為宜。.
(3)春秋要控溫。合理調控溫度可促進蘭花生長,例如:在春分後蘭室氣溫低於15℃時,將蘭室溫度提高到 15℃以上,可使蘭花提前半個月左右進入生長期,使蘭花早發芽;在霜降後氣溫降至150C以下時,採取措施將蘭室氣溫提
高到150C以上,可使蘭花延遲半個月左右進人體眠期,從而促使秋芽儘早成熟。但每次加溫時間不可太長,否則會嚴重影響蘭花的生長,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二)溼度管理
蘭花生長一般要有較高的空氣溼度。林中蘭花原產地的空氣相對溼度一般可達60%-80%,但人工栽培蘭花場所的空氣溼度明顯低於此空氣溼度,夏季只有40%左右,冬季只有20%-30%。因此有必要提高養蘭場所的空氣溼度。提高養蘭場所的空氣溼度的措施有以下3種。
(1)地面灑水。蘭室、蘭棚地面最好是天然泥土地面,或鋪以磚塊、石沙等物。經常向地面、過道、蘭架及周邊牆壁灑水。地面灑水後,潮溼的泥土地面有水氣上升,可有效地提高空氣溼度。注意給養蘭場地灑水時,不要經常將水灑到蘭葉上,否則會提高發病率。
(3)增加水面面積。在養蘭場所增加水面面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蘭場的空氣溼度。可以在養蘭場地挖水池,或放置水槽、水盆、水缸、水桶等,這樣也能提高蘭場的空氣溼度。
(三)自然種植好處多
近年來,有的養蘭人為了讓蘭株一年發2-3代苗以及長大苗,紛紛建起了現代化溫室。用空調器或加熱器加溫,用彌霧機或水簾加溼。客觀地說,採用現代化溫室,蘭花發苗率高,苗也高大(外觀高大,實則虛弱,並非壯苗),…且不焦葉,其經濟效益亦成倍地上升。但現代化溫室存在許多弊端。
高溫高溼的現代化蘭室雖能促發苗、促生長,但蘭苗抗病能力極差,倒苗情況嚴重,溫室成了「瘟室」。其實,空氣溼度過低,對蘭花影響並不很大,為了提高空氣溼度而封閉蘭棚,導致病菌繁衍而倒苗,實在是得不償失。
現在大部分使用溫室養蘭的人已經大夢初醒,開始走「中庸之道」: 夏天卸下全部窗戶,冬天再裝上去,成了所謂的半溫室、半自然的環境,試圖只要冬季低溫時能保溫、不結凍就行,早春、晚秋適當延長一點生長期也未嘗不可、但當氣溫高於15℃時,須打開全部窗戶,讓蘭株沐浴在新鮮的空氣中,蘭株才能茁壯成長。
其實,各種植物已適應了自然界冷暖交替、四季循環的變化,在生長期就生長,到休眠期就休眠。蘭花亦是如此。筆者曾有部分下山蕙蘭,植于田間,冬天上面只蓋子一層薄膜,使其不被霜打,至今已歷經了幾個冬季,均無大礙,無一凍死;夏天任其暴曬,毫不遮陰,也沒被曬死。這充分說明蘭花是耐低溫的,即使短時間遭受霜雪危害也不會死;蘭花也是耐高溫的,即使氣溫高達40℃.蘭苗雖然葉黃、焦葉,但也安然無恙。江蘇常州有一蘭友,將蕙蘭置於樓頂過夏,不遮陰,蕙蘭儀長勢受到影響,也沒有死亡。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讓蘭花受冰雪嚴寒之苦,也不是說要讓蘭花受烈日暴曬和酷暑的煎熬,畢竟氣溫過低或過高不利於蘭花生長。蘭花只要冬天不挨凍,在0℃以上即可;夏天不挨烈日暴曬,拉遮陽網就行。這樣養出來的蘭花健壯,新芽大多能長成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