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飛虎隊,相信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雖然「飛虎隊」有著多種含義,但是一般來說,指的是那支在抗日戰爭中留下了赫赫戰功的美籍援華志願大隊,由於當時中國的老百姓不認識飛機頭上刷著的鯊魚,將其誤認為「飛老虎」,因此才有了這個別稱。1942年,美國派遣美國軍官陳納德任隊長,正式在中國組建了這隻飛虎隊,這隻隊伍的成員個個能徵善戰,為抗戰的勝利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抗戰勝利後,很多隊員都先後離世,而吳其軺卻是最後一名逝去的飛虎隊成員。
1936年,吳其軺正在青島讀師範大學,但是大街上的一則黃埔軍校中央航校招生的告示,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於是他希望父親批准他投筆從戎,「只想殺敵報國,奪回東三省」,並不等父親回信就毅然從師範大學退學。1943年,適逢飛虎隊選拔,作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吳其軺如願加入了飛虎隊,成了飛虎隊的一員,在整個抗戰生涯中,吳其軺一共擊落敵機6架,堪稱真正的王牌飛行員,吳其軺用他的生命捍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山河,為保衛祖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抗戰英雄,抗戰勝利後的生活卻備受艱難。1950年,吳其軺因受到父親的牽連被關入牢獄之中,等到1974年吳其軺重獲自由之時,卻很難找到一份餬口工作。無奈之下,吳其軺只得以蹬三輪車勉強為生。後來,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吳其軺進入杭州大學,成為了地礦系的一名標本員,之後的生活才得以逐漸改善。
2009年清明節時分,92歲高齡的吳其軺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了西湖邊上的嶽王廟,並親自為其掃墓,而現場的很多人都認出了這位前飛虎隊的成員。有人說他為了保衛祖國流了那麼多血,是和嶽飛一樣的大英雄。面對這樣的誇讚,吳其軺老人連連搖手,謙虛的說自己根本比不上嶽飛,並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2010年,這位傳奇的飛行員帶著安詳離開了世界,至此,中國最後一位飛虎隊成員也去世了,從此,世間再無飛虎隊,只有他們在抗日戰爭留下的那些英勇事跡,仍然被後人們所傳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