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博物館,值得一看!|文物|北京故宮|藏品_網易訂閱

2020-12-26 網易

  

  來源:背包旅行 (ID:vipilvxing)

  如果有時間,我建議你一定要走進博物館看一看。

  在那裡,每一件文物都深藏著一段故事。

  邊走邊看,不知覺間,你會落入無邊的歷史長河。

  

  走進博物館,就像走進一個繁華的夢境。

  「

  從乾隆十分喜愛的一個花瓶,我們似乎就穿越回了那個閉關鎖國又自得其樂的封建王朝,領略到了一位帝王的奢華品位……

  從明代某位妃子的金簪,我們似乎又穿越回了那個盛世,感受到了後宮庭院中那些妃子們的嬉笑與幽怨……

  」

  

  (明/瑪瑙佛手形金簪 南京市博物總館藏)

  一件文物,已不再是簡單的物件,它有靈魂,有情緒,有故事。

  靜靜擺在櫥窗裡,訴說著一段它所見證的陳年舊事。

  

  (清/早期金鳳冠 南京博物院館藏)

  

  看明清文物,去北京!

  ▼北京故宮博物院

  

  建館時間:1925年

  藏品數量:180萬餘件

  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

  館藏文物:明清兩代皇宮私藏包括但不僅限於

  文物特點:珍貴文物佔比全國第一

  故宮最迷人之處在於,它既是一座古代的皇宮,又是一座現代博物館。

  

  故宮的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豐富,保護得也非常好。

  藏品主要來源於明、清兩代宮中最珍貴的舊藏。

  但是後來經過不斷豐富,已經涵蓋了幾乎整段中國古代文明史,和文物的所有門類。

  

  故宮的館藏有多厲害呢?

  一般來說,珍貴文物如果在總數中能佔到5%到10%,就已經相當厲害。

  而故宮的186萬件藏品,整整93.2%都是珍貴文物。

  

  

  不過去故宮除了看文物,更多的是還可以看建築,看氛圍,看歷史。

  畢竟這曾是一座見證了24位皇帝,在很多人心中隱秘而又遙遠的皇宮。

  

  

  眾所周知,故宮的一年四季,常年都住在社交軟體的熱搜榜上。

  春天看花,夏天聞風,秋天賞葉,冬天看雪。

  

  

  冬天在故宮賞雪,真真是一件極浪漫的事。

  看雪花扣響朱門,從琉璃窗邊飄過,落在御花園裡,最終裝點了整片宮城。

  

  

  

  看唐代文物,去西安!

  

  ▼陝西歷史博物館

  建館時間:1944年

  藏品數量:170萬餘件

  佔地面積:65000平方米

  館藏文物:遠古人類初期——公元1840年

  文物特點: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

  這是我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更被聯合國確認為「世界一流博物館」。

  陝西不止有長安城,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資源,這裡的歷史更是地位非凡。

  

  有人說,這座歷經十三朝的古都,地上是西安,地下是長安。

  於是這座博物館,從建築外觀上就強調突出了盛唐的浪漫風格。

  

  館中所藏文物有多厲害呢?光是時間跨度就長達100多萬年。

  近200萬件文物中有18件國寶,有2件都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珍貴文物。

  

  

  (館藏國寶之一:鴛鴦蓮瓣紋金碗)

  從舊石器時代到鴉片戰爭,這一百多萬年的歷史被分為了7個部分:

  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博物館陳列了2000件珍貴文物,再現了人類一步步走過來的歷程。

  

  (戰國-西漢/雙駝紋金牌飾)

  

  ( 唐/鎏金鐵芯銅龍/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看民國歷史,去南京!

  

  ▼南京博物院

  建館時間:1933年

  藏品數量:43萬餘件

  佔地面積:13萬餘平方米

  館藏時期:舊石器時代——當代

  文物特點:珍貴文物佔比,全國第二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

  南院,是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

  

  截至2018年,這裡的43萬餘件藏品中有37萬餘件都是「珍貴文物」。

  這個驚人的佔比,僅次於北京故宮,在中國排第二。

  

  

  這裡的藏品來源很廣,有古代宮廷代代相傳的舊藏,也有考古發掘品。

  甚至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社會捐贈,全是歷朝歷代的珍品。

  

  (清/早期金鳳冠)

  

  (古代磚畫)

  

  看重要文物,去臺北!

  ▼臺北故宮博物院

  

  建館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69.6萬餘件

  佔地面積:16公頃

  館藏文物:炎黃遠古時期-夏朝-清朝

  有一種說法是:建築看北京故宮,而文物則要看臺北故宮。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讓文物免遭滅頂之災,國民政府開始將很多重要文物進行南遷。

  而這些文物歷經種種波折之後,最終又運至了臺灣。

  所以臺北故宮收藏著中國絕大多數的國寶,包括著名的翠玉白菜、毛公鼎。

  

  臺北故宮的建築風格與北京故宮完全不同,白牆綠瓦的配色,頗有點小清新的意思。

  主體建築一共有4層,正院呈梅花形。

  

  臺北故宮的收藏,來自很多很多個藏寶地。

  北京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

  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國子監……

  

  所以,可以想像:

  這裡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玉器、陶瓷、古籍、名畫、碑帖……該是怎樣的稀世之珍。

  

  (清/乾隆瓷胎仿剔紅蓋碗)

  

  (西周中期伯定盉)

  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就是清朝的翠玉白菜。

  這隻大白菜有多逼真呢?菜葉上還停了兩隻螽斯、蝗蟲,有「多子多孫」的寓意。

  

  這件文物原本放在紫禁城的永和宮內,是光緒帝的瑾妃所住的寢宮。

  所以有人推測這應該是瑾妃的嫁妝,象徵著清白,和多子多孫的寓意。

  

  (鎮館之寶:清/翠玉白菜)

  專屬於不同朝代時期的珍貴記憶與文物,分別藏在中國四座城市中。

  北京、西安、南京、臺北。

  如果去到這四座城市旅遊,我建議你一定要將博物館作為其中一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衛星看中國四大博物館,北京故宮面積最大,陝西博物館藏品最多
    >分別是北京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西安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下面我們用衛星地圖看看這四座博物館一、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位於我國首都北京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它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故宮藏品多達上百萬,為何世界四大博物館中沒它?看完後恍然大悟
    亭臺樓閣、文物雕像等都是人文景觀的一種,人們通過觀察這些歷史文物,去仔細品味古代生活的精緻與美麗,而最能夠讓人一次性大飽眼福的,還是博物館。像故宮博物院就是能夠讓人逛一次還不過癮的,裡面藏有上百萬件文物,每一件都有著它的故事,就連故宮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文物了。但明明故宮這麼有名,藏品多達上百萬,為何世界四大博物館中沒它?看完後恍然大悟。
  • 北京故宮院長反駁「珍貴文物都在臺灣」:北京故宮藏品是南遷文物的...
    「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都去了臺灣」,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在6月30日的「故宮博物院藏品三年普查清理計劃」發布會上首次主動公開提及這一話題。在他看來,事實並非如此。據悉,留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多達118.9萬餘件,更有數以百萬計的明清檔案,為南遷文物的20餘倍。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中國四大博物館,值得一看!
    不過去故宮除了看文物,更多的是還可以看建築,看氛圍,看歷史。 南院,是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 截至2018年,這裡的43萬餘件藏品中有37萬餘件都是「珍貴文物」。 這個驚人的佔比,僅次於北京故宮,在中國排第二。
  • 全球四大博物館之首:被譽為「歐洲故宮」,藏品價值連城
    前段時間的故宮因為其推出的「故宮文創」系列產品,頻頻登上熱搜,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和追捧,有人紛紛調侃道:故宮轉型升級了,從古典美到時尚弄潮兒,故宮的華麗轉身其實也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理念的融合薈萃,這樣推陳出現的方式讓本就熱門的故宮再度煥發新的活力,也能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 來臺北必遊景點,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到故宮博物院,映入眼帘的「天下為公」很有氣勢。
  • 中國的四大博物館!
    今天,推薦給大家必看的四大博物館! 去北京看明清文物 北京故宮博物院 建館時間:1925年 藏品數量:180萬餘件 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 館藏文物:明清兩代皇宮私藏
  • 故宮博物院珍貴文物眾多,為何沒能擠進世界四大博物館之列?
    然而位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並有著無數稀世珍寶的中國故宮博物院,為什麼沒有進入世界四大博物館的行列呢?故宮博物院,真的如人所說的一樣「不夠格」嗎?下面我對比世界四大博物館與故宮的數據與文化,來解讀這個問題。
  • 全球值得一逛的8大博物館,其中一間就在中國!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去法國不逛一逛羅浮宮,就跟去北京不逛故宮一樣。周三或周五還能選擇夜遊。華麗的宮殿,精緻典雅,裡面還收藏有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羅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也稱「盧浮三寶」。
  • 這裡擁有中華精粹藝術品,浩瀚文物藏品,來臺北博物館不虛此行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臺北 故宮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又稱 臺北 故宮、 中山 博物院。是 中國 大型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 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 中國 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 臺灣 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這裡知名度最高的藏品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它們和毛公鼎合稱「故宮三寶」,在館內有獨立的展區。
  • 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誰的藏品更好,臺北故宮運走紫禁城多少藏品
    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的藏品,同根同源,臺北故宮80%以上的藏品來自於北京故宮(紫禁城)。1931年,東北、華北告急,故宮理事會決定,把故宮的一部分文物南遷,躲避戰亂。也就是說,北京一小部分的文物南遷,南遷文物中的一小部分被運到了臺北,這就是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館藏的差距。
  • 世界四大博物館,沒有故宮博物館我不服
    最近,《國家寶藏》第二期回歸了,作為我國三大博物館之首,故宮博物館也一直以豐富優質的文物及數量出名,展現我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那麼為什麼世界四大博物館沒有故宮博物館呢
  • 世界四大博物館是哪四座?為何沒有中國的故宮博物院?
    在世界上有四大博物館,這四大博物館都標誌著世界之最,並在所收藏的藏品中,都是極為珍貴罕見,對於人類的歷史探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遺憾的是,我國最為著名、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卻無緣上榜。這四大博物館分別是: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俄羅斯冬宮。
  • 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亮相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傳心之美——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28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開展。梵蒂岡博物館的78件精品和故宮博物院的12件文物,共同向觀眾講述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故事。
  • 世界四大博物館很多文物來自中國,可故宮卻沒評選上,原因很簡單
    雖然如今的故宮早已開放多年,那些專家學者也都對它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可是實際上,在偌大的故宮裡,還有很多秘密尚未被人發覺。就比如在之前的一次養心殿整修中,修復人員在屋頂發現了一個彩繪寶盒,但是為了保持原樣,他們並沒有打開它。
  • 為什麼世界四大博物館中沒有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書寫了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發展進程,藏品海海。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故宮當然是獨一無二的,不接受任何反駁!事實上,世界四大博物館的評選機構,並非一般的世界性組織機構,而是西方媒體。儘管評選者是媒體,這個榜單的含金量仍是不容置疑的。至於為什麼故宮博物院沒有上榜?咱們可以先分別了解下榜上有名的四位。
  • 中國最值得一去的十大博物館,讓你感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如果想要感受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最好的地方就是去博物館了,那裡是見證歷史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最值得一去的十大博物館。第一名,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本身就是中國流產下來的最著名的文化瑰寶,在這其中,更是藏有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沉澱。在故宮博物院中,有著歷朝歷代留下來的珍貴藝術品,其中的大多數都可以稱之為國寶。
  • 單霽翔:故宮究竟有多少文物藏品?一共有1807558件套
    今天的故宮博物院有很多文化身份,它是一個博物館,是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著名的旅遊目的地。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文化身份?我認為主要還是它的文化資源決定的。那麼說到故宮的文化資源,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它的古建築群。9000多間建築構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古建築群。
  • 兩岸故宮比一比:藏品、服務、創意各具特色
    不過,因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坐落於紫禁城內,所以算上故宮的歷史,那可就是有600多年了。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  故宮和故宮博物院其實是兩個概念,只不過一般都簡稱為「北京故宮」、「臺北故宮」而已。目前,紫禁城的開放面積是52%,主要包括以中軸線為主的紫禁城宮殿建築參觀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