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1月22日消息:十八大報告專門闢出一個章節,論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未來勾畫出一個天藍、地綠、水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中國」。這是十八大報告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要求中的一大亮點。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估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投資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這可能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綠色投資。在全國都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而激情勃發的日子裡,綠色建築裝飾行業的春天也悄然來臨。
環環相扣鑄就綠色建築裝飾完整產業鏈
在談綠色建築裝飾之前,先要說說綠色建築。綠色建築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電,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而「綠色建築」中的「綠色」,也並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徵,指建築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並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築,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築、生態建築、回歸大自然建築、節能環保建築等。
綠色建築裝飾從概念上講,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基於綠色建築的概念,從字面理解,「綠色建築裝飾」是指在對房屋進行裝修時採用環保型的材料來進行房屋裝飾。裝修後的房屋室內能夠符合國家的標準,比如某種氣體含量等等,確保裝修後的房屋不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從廣義上講綠色,就是在裝飾的全過程概念的「綠色」,即從設計、施工、建材使用、後續維護的全鏈條的浪費資源最少,整合資源能力最強,以使用最少的社會資源達到最優的裝飾效果和使用功能。
一、綠色設計是綠色裝飾之源
綠色設計在綠色建築裝飾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曾經說過「綠色設計是綠色裝飾之源」,綠色設計決定了最終的建築物是否是綠色建築。因此,綠色設計過程需要設計師有很強的環保理念及全程參與跟蹤的耐力。
像遠洋裝飾的頤堤港項目在設計施工的時候就充分的考慮到申請綠色認證以及LEED認證的有關要求,在設計階段就全程參與,在主體結構的選材、建築結構的模式等等方面充分考慮了綠色低碳環保的要求。
二、綠色施工是綠色裝飾的保障
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一優化(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境保護和優化資源)。
綠色施工同綠色設計一樣,涉及到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如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發展等。真正的綠色施工應當是將「綠色方式」作為一個整體運用到施工中去,將整個施工過程作為一個微觀系統進行科學的綠色施工組織設計。綠色施工技術除了文明施工、封閉施工、減少噪音擾民、減少環境汙染、清潔運輸等外,還包括減少場地幹擾、尊重基地環境,結合氣候施工,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或能源,環保健康的施工工藝,減少填埋廢棄物的數量,以及實施科學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等。例如,遠洋裝飾的頤堤港項目在施工期間,全面過濾及吹洗中央空調系統;採用超低含硫量柴油發電機,以降低空氣汙染;採用低揮發性有機物或不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油漆和塗料;採用綠色環保的製冷劑等等。採取這些措施和辦法,保證建築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三、綠色建材造就綠色裝飾
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綠色建材是指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汙染、無放射性、有利於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
以遠洋裝飾的頤堤港項目為例,此項目裝飾用的材料全部使用現今國家大力推廣的竹材,竹子的生長期比較短,大概3年就可以成熟,而木料則需幾十年才能開採,使用竹材節約成本、節省能源,一舉兩得。除此之外,建築室內採用高效T5節能燈管;採用低輻射及保溫玻璃,以減少熱損耗並強化隔熱功能;運用中央調配M10客梯管理系統,提高客梯效率;園林燈及路燈使用太陽能發電;冬季花園玻璃屋頂採用遮陽板及網點玻璃,以達到透光及隔熱;屋頂及平臺植被;回收雨水及中水再循環,用於衛生間衝廁及園林灌溉。
建築裝飾企業激流勇進 積極探索綠色建築裝飾之路
綠色建築裝飾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建築裝飾企業的支持,可喜的是,我們的建築裝飾企業已經看到了「綠色建築裝飾」的前景,紛紛踏足綠色節能領域,開始了工程實踐並且取得了一定成績。
·2008年晶宮裝飾公司承接的北京奧運村施工及深化設計項目榮獲美國「LEED--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獎」,該獎項是美國綠色建築協會最高獎。
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撬動萬億市場
一個行業的發展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隨著十八大報告的出爐,專家紛紛預言十八大後政府將更加注重節能環保和民生。「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這一充滿激情和期待的號召,引起人民大會堂內代表們雷鳴般的掌聲。相比5年前黨的十七大報告直接提到「環境」或「生態」字眼的地方達28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大幅增長至45處。
從政策層面,「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投入5萬億元用於改善生態環境,其中發展綠色建築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並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綠色節能部品等產業發展。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築業要推廣綠色建築、綠色施工,著力用先進建造、材料、信息技術優化結構和服務模式。」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制訂並實施綠色建設行動方案,從規劃、法規、技術、標準、設計等方面全面推進建築節能。
從政府層面,溫家寶總理也指出:「發展綠色建築,最大限度地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減少汙染,保護環境,改善居住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僅是轉變建築業發展方式和城鄉建設模式的重大問題,而且直接關係群眾的直接利益和國家的長遠利益。」
4月27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確定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重超過30%,建築建造和使用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發達國家水平。力爭到2015年,實現新增綠色建築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實施意見明確,建立高星級綠色建築財政政策激勵機制,引導更高水平的綠色建築建設。今年的獎勵標準為:二星級綠色建築45元/平方米(建築面積,下同),三星級綠色建築80元/平方米。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成本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整。
以上政策清楚地表明,我國政府將繼續在政策、資金等各方面對綠色建築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
推薦閱讀:
浙江桐廬美麗中國從大樹進村做起
「美麗中國」的抵達——生態文明完整解讀
「美麗中國」需要精神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環保部:建設「美麗中國」促生態文明
(來源:中國建築裝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