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銀行的信用卡都有大額分期業務,提供的金額高的能到20萬元、30萬元甚至50萬元。
雖說使用起來很方便吧,但終歸也是一種大額負債,用多了會不會對個人信用有影響呢?
今天就來講一講,什麼是信用卡大額分期,大額分期到底上不上徵信,對貸款買房有什麼樣的影響。
大額分期方便但利息高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需要大額消費的情況,比如房租押1付3,裝修,買車,買家電,買iPhone手機等等。
這時候不少人喜歡用信用卡的大額分期來刷卡消費,也就是先由銀行向商戶一次性的支付消費金額,然後我們作為持卡人再慢慢地每個月向銀行還錢。還錢的期數,通常有3、6、9、12、18、24、36個月七個檔次。
跟貸款比起來,信用卡的大額分期申請手續非常簡單,還款也很方便。唯一的缺點就是利息稍微高一點,合下來真實的年化利率在16%~18%。不過,如果分期付款商家能給予折扣優惠的話,比如有的商家和銀行合作「只要分期,商品就打八折」,那麼刷信用卡分期還是很划算的。
大額分期一定會上徵信
在以前,各家銀行的做法有所不同,大額分期不一定上徵信。
一些銀行,直接用電子信用卡來反映大額分期付款的總額度、每月還款額等。
更多銀行的做法是,不把信用卡大額分期額度單獨體現在徵信報告裡,而是直接計入已有信用卡的總額度。比如原來的信用卡是5萬元,辦了2萬元的大額分期,在徵信報告上的信用卡總授信額度就直接變成7萬元了。這樣像車位貸、裝修貸等大額分期,在舊版徵信報告中就無法被識別出來,僅體現信用卡的名目,體現不出來分期貸款的具體金額。
從2019年7月起,新版徵信報告報數切換計劃正式運行。信用卡大額分期就被拎出來單獨展示,不再跟信用卡額度混在一起了。
單獨的條目名叫「大額專項分期信息」,明確顯示了分期的時間與分期金額。
大額分期會影響房貸申請
新版徵信單列了「大額專項分期信息」之後,信息更細化了,我們再去銀行申請房貸或車貸的時候,這部分負債就難逃審批人員的法眼了。
銀行是否批貸款,有一條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負債情況」,要是負債率太高,比方說家庭負債比超過50%,那麼銀行會懷疑你是否具備還貸能力。
這時候你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財力證明了,要交更多的資料給銀行審核,而銀行方的審核也會更加嚴格。這樣下來,整個貸款的難度和辦理周期就加大了。或者,你乾脆先還清卡債,然後再去申請房貸車貸。
上面兩項都沒有做到的話,銀行大概率會直接拒貸。
最後劃重點:
信用卡大額分期,也是負債的一種,在新版個人徵信報告裡有單獨一項來體現;
要是你近期想著要辦車貸、房貸,那麼日常消費時最好避免使用信用卡大額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