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重視科普宣傳

2020-12-14 科學網

 

學生們在觀看日食。圖片來源:Mohd Rasfan

天文學家推廣天文奇觀的熱情已經被量化,他們似乎是自然科學領域最活躍的傳播者之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參與調查的天文學家平均每年要參與18項公益活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傳播學研究人員Marta Entradas表示,這似乎超過了其他被調查學科,在這些學科中,只有少數科學家與公眾接觸,每年也只有兩三項活動。

她說,例如,一項針對法國科學研究中心7000名科學家開展的研究發現,36%的物理學家、27%的生物學家和23%的化學家在2009年開展過科普宣傳活動。他們平均每年參與不到一項活動。

Entradas和該校社會心理學家Martin Bauer聯繫了約9000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成員。Entradas等人之所以關注天文學家,是因為有傳聞表明他們是熱心的科普工作者,除了區域案例研究沒有具體證據。Entradas認為這是第一次調查一個全球科學團體的公共傳播活動。

在2587名受訪者中,約87%的人說他們傾向於與公眾接觸,最常見的方式是講座,也有學校參觀、開放日、展覽、當地組織的活動、節日和媒體採訪。只有不到20%的交流者通過社交媒體進行交流。

其中,最活躍的科普者每人每年約參加22項活動,分布於非洲和南美洲。這一發現令Entradas感到驚訝,因為她認為,更發達地區的天文學家將有更多的基礎設施和資金支持科普活動。她認為,部分原因是當地人對在偏遠地區建造天文設施持懷疑態度,這產生了公眾參與的需求。

這項研究還探究了天文學家的動機,發現其投身科普的動力主要是生活樂趣,而不是對獎勵或金錢等的渴望——只有27%的人說獎勵會激勵他們。Entradas將之稱為責任感。

兩位作者表示,要提高其他學科的科普參與水平,應加強資源投入,並培養「內在動機」。

(唐一塵)

《中國科學報》 (2018-11-29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最愛搞科普 平均每年要參加18項公共宣傳活動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參與調查的天文學家平均每年要進行18項公共宣傳活動。   LSE科學傳播研究員Marta Entradas表示,這似乎超過了其他被調查學科的努力,在這些學科中,只有少數學科與公眾接觸,每年只管理兩三項活動。
  • 河南省西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安全用藥」科普宣傳活動
    2020年12月2日西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西平縣柏城大道東段開展2020年「安全用藥月」科普宣傳活動,此次安全用藥月活動主題為「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西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全縣13家醫療機構、1家藥品生產企業和4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在柏城大道東段道路兩側設立「義診諮詢臺」,向過往群眾和廣場群眾宣傳合理用藥和安全用藥知識,義診為群眾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另有知名中醫現場為需要者把脈。此次「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得到了縣領導的高度重視,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縣長蔡新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曹曉民親臨活動現場指導並向公眾宣傳安全用藥知識。
  • 科普宣傳助推溼地生態保護
    科普宣傳助推溼地生態保護近年來,免渡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一直致力於生態保護建設,並將科普宣教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措施推進。圍繞溼地生態保護,開展了「冰峰杯」全民健身騎行嘉年華活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護綠色溼地、構築生態文明」為主題,積極開展溼地保護宣教活動,與團市委共同完成青年林栽植活動等多項科普宣教活動,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溼地保護知識的了解。從溼地入口開始,各種宣傳臺、宣傳版及張貼標語隨處可見,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全民的溼地保護意識。
  • 國家科學圖書館舉辦與著名天文學家對話活動
    9月16日,2006年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之「天問人思話和諧——對話著名天文學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Newton—科學世界》雜誌社和《天文愛好者》雜誌社聯合主辦,天體化學家、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計劃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天文學家、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博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張曉林,科學出版社社長助理、期刊發展中心主任肖宏、《Newton—科學世界》雜誌社主編唐雲江等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活動。
  • 太和縣李興鎮紮實開展科協科普知識宣傳活動
    安徽網阜陽消息  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向轄區居民宣傳科普知識,8月28日上午,我鎮開展科協科普知識宣傳活動,為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夯實基礎。李興鎮在人流量較大的街道旁設置宣傳臺,以便向來往群眾傳播科學知識,擴大宣傳氛圍。
  • 廈門開展「全國放魚日」「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科普活動
    記者 陳理傑 攝 臺海網6月8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廈門市民將迎來海洋科普的盛宴。6月6日上午,在美麗的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部東海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海洋預報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態庭、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開展了一次盛大的廣場活動,開啟了2020年廈門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活動。
  • 梅裡斯區老科協「帶著」科普宣傳走進農家……
    梅裡斯區老科協「帶著」科普宣傳走進農家…… 2020-12-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口市保健食品「五進」專項科普宣傳活動啟幕
    李鑫 攝為促進廣大消費者科學認知保健食品,幫助廣大消費者切實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自覺抵制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科學認知保健食品 明白理性放心消費」為主題的保健食品「進社區、進鄉村、進網絡、進校園、進商超」專項科普宣傳活動。
  • 河南洛陽市老城區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月科普宣傳進社區活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深入宣傳貫徹「一法兩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和小攤點管理條例》),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有效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工作,9月23日,河南洛陽市老城區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月科普宣傳進社區活動
  • 大箐山縣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宣傳活動
    大箐山縣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宣傳活動 發布日期:2020.09.25 來源: 大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9月22日,大箐山縣科協聯合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應急管理局在基榮廣場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宣傳活動。
  • 全民健身科普大講堂冰雪知識科普宣傳,在漁陽國際滑雪場火熱舉辦
    2019年12月19日至1月8日,「北京市全民健身科普大講堂冰雪知識科普宣傳」在漁陽國際滑雪場組織了5場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活動,來自平谷區1500多名小學生參加。通過參加冰雪知識科普宣傳等活動,學生們了解了冬奧會和冰雪運動科普知識,基本掌握了初級滑雪技巧,激發了學生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受益匪淺,更好的體驗了滑雪的樂趣,希望全民健身科普大講堂越辦越好,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本次活動由北京市體育局和北京市體育總會主辦、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和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承辦,漁陽國際滑雪場給予大力支持。
  • 為日全食上書國務院 天文學家澄清日食「緋聞」
    記者從中國科協召開的日全食科普媒體研討會上獲悉,正是天文學家們的上書建議促成了此次國務院非同一般的舉動。  明天,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將在人們的熱切關注中展露真容。不過,這次21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不僅僅是一場天文盛宴。
  • 用科普宣傳刺破「天價隕石」的泡沫
    另據天文專家介紹,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國內科普程度不夠,大家都不了解這個東西,覺得很稀奇,從而將隕石炒到了「天價」。 事實上,隕石最大的價值是用作科學研究。由於隕石在宇宙中運行,沒有其它的保護,所以直接受到各種宇宙線的輻射和災變,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熱不能使它有較大的變化。
  • 洛江區開展2020年「蝴蝶蘭谷蝴蝶飛 科普科技促小康」科普宣傳文化...
    為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充分展現科技進步對實現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作用,9月21日,洛江區2020年「蝴蝶蘭谷蝴蝶飛 科普科技促小康」科普宣傳文化活動走進馬甲鎮永安村。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陳傳慧總工程師一行首先為訓練基地的官兵們送去了《城鄉地震應急避險手冊》、《前兆宏觀異常現象》、《地震科普知識300問》等地震科普資料,並仔細講解了地震產生機理、地震三要素、常見地震災害情況等地震科普常識。隨後,市地震臺負責人還就滁州市及周邊地質構造情況和我市歷史震情,向官兵們簡要分析了我市地震趨勢,科普了當前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和地震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 科學:1000年後,天文學家仍在解開蟹狀星雲的秘密
    中國和日本的天文學家記錄了它的到來,世界各地的其他觀察者也確實注意到了它。但這是歐洲的黑暗時代,我們的書面記錄相對較少。除此之外,那裡和中東的學者對不可摧毀的天空的可靠和及時的模式更感興趣,而在彗星和客串星的不可預測的外觀中則更少。這也是可能的,這應該讓所有人感到震驚,在這顆恆星閃耀得最明亮的時候,它在英格蘭陰雲密布。
  • 天文學家的「透視掛」——吸收光譜
    當時沃拉斯頓發現太陽的連續光譜中有幾條暗線,將光譜分割成了幾段,然而這一奇怪的現象並未引起他的重視。1814年,德國的眼鏡師約瑟夫·馮·夫郎和費利用他發明的分光儀觀察到了同樣的暗線,並立即著手測量這些暗線的波長,記錄下了574條太陽光中的暗帶。
  • 金華市農業農村局科普與普法同行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
    」的活動主題,11月11日,金華市農業農村局法規處、農業綜合執法隊聯合婺城區農業農村局開展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科普知識及保護常識宣傳。   圖丨婺城小學開展科普宣傳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科普活動
    廣東省氣象局副局長劉作挺向「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服務隊授旗,向學校、社區贈送防災減災科普圖書、資料及科普資源包。  省氣象局、省氣象學會在現場贈送了《中小學如何應對氣象災害》、《廣東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禦指引》等科普宣傳叢書,受到了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 「颱風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呢?」「為什麼有些地方發生洪水,有些地方又乾旱呢?」
  • 霸州市氣象局進社區開展科普宣傳
    日前,霸州市氣象局3名青年服務志願者,走進霸州城區內的隆泰小區,開展了氣象科普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在隆泰小區內,霸州市氣象局的青年志願者們分工合作,對小區的整體院落衛生進行了全面清理打掃,著重打掃了院落內的花壇、樹叢、柵欄周邊等衛生死角、盲點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