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閨蜜掉入香水的坑以後,就再也爬不出來了。
某一次,我兩正尋思著去吃飯,路上碰見了學長1號,閨蜜說好好聞!
然後再走了一段路,又是熟悉的香味,結果一路下來,我發現居然有5個男生噴了同樣的香水!
閨蜜就不開心了,說:「太好聞了,但是那麼多人用就沒意思了!」
閨蜜是個非常個性的女孩子,她不喜歡千篇一律的東西,所以其實她更適合沙龍香水。
在這裡和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關於商業香水和沙龍香水
商業香水是迎合市場需求來製造的,符合絕大部分消費者的喜好,所以就算盲買也不會容易踩坑,所以商業香更受歡迎,也很容易成為街香!
常見的品牌有香奈兒(chanel)、迪奧(Dior)、愛馬仕(Hermès)巴寶莉(Burberry)、普拉達(Prada)等等。
沙龍香水沙龍香是根據調香師的靈感創作出來的香,取決於調香師的個人喜好,擺脫了很多束縛,沙龍香水在創意上往往天馬行空,,所以沙龍香更小眾,也更彰顯個性。
常見的品牌有阿蒂仙 (L'Artisan Parfumeur)、蘆丹氏(Serge Lutens)、蒂普提克(Diptyque)、祖·瑪瓏(Jo Malone)、潘海利根(Penhaligon『s)等等。
生日的時候,閨蜜送了一瓶香水給我,第一次知道蘆丹氏,就是因為柏林少女。
在用慣了迪奧真我、香奈兒的邂逅這類商業香以後,第一次接觸蘆丹氏這樣的沙龍香水,那一瞬間的感受是:「原來香水還可以這樣做…」
品牌故事
Serge Lutens 蘆丹氏,法國小眾香水,以天馬行空、華麗優美而受到人們追捧。
Serge Lutens二戰期間出生在法國北部城市裡爾,童年時一直輾轉於不同的寄養家庭。14歲時開始學習美發、化妝、攝影,20歲時來到巴黎,進入《VOGUE》《ELLE》雜誌工作,先後成為迪奧品牌創意總監和資生堂的全球形象策劃。
2000年,Serge Lutens創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香水品牌。2015年被資生堂收購,之後他繼續擔任創意總監,負責同名品牌香水的相關業務。
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蘆丹氏的四女香
L'orpheline 孤兒怨(孤女)
孤女: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乍聽名字之下,透著一股悲涼和哀怨,於是便有了各種唯美的、傷感的推文。
有人說它是偏激的,它的外表孤傲而堅強,但內裡卻又無比脆弱。只有在面對喜歡的人時,才會把這最柔軟的一面和盤託出。最後得不到,那就一起毀了吧!
在我看來這是款很線性的,沒有蘆丹氏一貫重甜的香。整體充滿著香脂、麝香、煙燻的木質氣息,有點苦,有點甜,帶著點刺激,但中後調又有些溫暖的,是較偏向於男香的中性香。適合秋冬使用,留香性好,擴散性一般。
La Religieuse 修女(宗教)
修女: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暇的未來
蘆丹氏家的香水名字總能讓人有故事感和畫面感,所以他們家的推文也經常被寫的很「美文」。官方描述這款香展現的是一種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一份黑與白的對比。茉莉花香代表著白,麝香和動物氣代表著黑。
「修女」這款香與其說是茉莉香,還不如說是甜甜的奶味白花香,只是茉莉比較明顯,中調花香與鹹濕的動物香很好的結合,給人帶來牛奶般絲滑的感覺。尾調和中調差不多,多了份脂粉感,顯得朦朧了許多。適合春秋使用,留香性不錯,擴散性一般。另外,紫色的液體很漂亮。
La Fille de Berlin 柏林少女
柏林:「玫瑰是我偷的,不愛你是假的,想忘記你是真的。」
柏林少女是款以玫瑰為主題的香水,與青綠色的玫瑰不同,它是款大朵大朵的深紅色的盛開的玫瑰,混著胡椒讓人覺得有點嗆鼻,有點冰冷,還有點金屬。雖有廣藿香的苦澀和梅子的酸甜(估計這就是網友說的酸梅湯),但沒有改變它玫瑰的主調。隨著時間的流逝,氣息慢慢的變得柔和,玫瑰的粉脂味也越發明顯。結尾落在玫瑰色的琥珀和麝香裡,溫暖又帶了幾分誘惑。 適合秋季使用,留香性不錯,擴散性一般。
有誰不愛玫瑰一般的少女,明豔而叛逆,美麗而辛辣,它像穿一身紅走在雪地裡的少女,絕世而獨立,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
Fille en Aiguilles 松林少女
這款香水其實是木質香調的,不怎麼少女,也不怎麼容易穿,濃烈的辛香配合著松樹的木質氣息,帶著中藥的苦味、果脯的甜味和絲絲的鹹味,散發著樹脂的香甜。 有網友評價說是止咳糖漿的味道,也有說味道像周黑鴨的。
它就像寒冬裡清冷的松林,清冷中帶著沁人的暖意。很適合冬季用,留香時間長。
總結,在四支香中,我覺得修女和柏林少女相對好穿,其次是孤女,再次就是松林少女。不過想想盧丹氏本來就是小眾香水,也不以大眾口味、好穿為前目標,所以建議想買這類香水的小夥伴,不要熱血上頭的忙擼,以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