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1米多,重100多斤,「江豬」頻現長江,比大熊貓還珍貴

2021-01-20 俊圖

大家好!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全長約6300千米。長江幹流宜昌以上為上遊,長4504公裡,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裡。長江漁業資源豐富,周邊湖泊、河流眾多,魚類的品種及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據了解,長江水系有魚類400多種,其中純淡水魚大概350種。

在長江魚類中,有一種魚比較特別。它一般長1米多,具體一點就是成年體長約1.2-1.6米。體重100多斤,具體一點平均重100到140斤,壽命約20年。它與一般魚類不同,不是魚卵繁殖,而是胎生,是哺乳動物。漁民們一般叫它為「江豬」,或者「江豬子」。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江豬」的報導不少。近期,南京的媒體紛紛報導:暴雨中南京江面出現「水中大熊貓」。說的是上月28日,在江蘇南京下關,濱江外灘的江面上, 五六隻「江豬」在長江裡逐浪戲水,特別有趣,有網友拍下視頻,在網上的點擊率就是高。

而就在同一個月內,具體一點,也就是6月9日,在南京大勝關附近的長江邊,不少「江豬」躍出水面,有市民無意中發現,拿起手機拍下精彩的視頻。據了解,當時的江面上,有10多頭「江豬」,它們不停地翻滾、噴水、轉向,不時引來一陣陣驚呼聲。

「江豬」頻現長江江蘇段,不但在南京,而在江蘇靖江也常出現。6月24日,靖江護漁隊隊員在長江靖江段江陰大橋附近江段巡查時,發現了「江豬」的身影。護漁隊隊員範小彬介紹,當天,看到兩群「江豬」戲水。以前,「江豬」很少見,現在遇到很頻繁,當天,看到的「江豬」有10隻。

另外,在同一個月內的6月10日,在長江江蘇靖江段,靖江海事處的工作人員巡查到火車輪渡碼頭附近,發現「江豬」一個接一個地躍出水面。靖江海事處的工作人員丁飛介紹,「江豬」不時躬身,擺尾,露著黑脊背,很快又潛入江中……大概有「江豬」5隻,逗留時間約30分鐘。

南京、靖江都屬於江蘇, 「江豬」頻現長江江蘇段,說明當地環境的改善以及對江豚保護的重視。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宣布,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而在長江江蘇段,從2020年1月1日起,提前一年,對長江幹流啟動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江豬」,學名叫江豚,也就是長江江豚。它頭部鈍圓,吻部短而闊,全身為灰色。江豚以食用魚蝦為主,主要分布在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長江全年禁捕,江豚的食物充足了,利於江豚種群的恢復。

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因為它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到5歲的小孩。漁民老王介紹,小時候,江豚比較多。但是不可能靠近它,因為江豚比較敏感,據說它靠超聲波感知危險,如果有船靠近,它早就遊走了。

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比大熊貓還珍貴,難怪稱為「水中大熊貓」。最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單位公開徵求意見,全國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終於迎來30年間最大的一次改變,長江江豚等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升級為一級保護物種,是好事!說明對其保護的重要性。目前,我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特別加強對長江的保護,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是個好政策,有利於漁業資源的恢復,因為長江水系有魚類400餘種,其中純淡水魚約350種,佔全國淡水魚種類總數的24%。

江豚是我國獨有物種,與河豚、海豚有什麼不同?河豚,是一般的魚類,其實就是河魨,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菜餚之冠」,但是,河豚的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者誤食,輕者中毒,重者還可能誤了性命。當然,現在養殖的河魨較多,毒性較小了。據了解,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帶活動,江、浙一帶俗稱河豚。

海豚是江豚的近親,為小型或中型齒鯨,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通常喜歡群居,捕食魚類、烏賊等。軀幹呈紡錘形,善於跳躍、潛泳,是在水中行動最迅速的哺乳動物。海豚記憶力好,能在人類的訓練下學會許多動作,這就是人們喜愛的「海豚表演」。

河豚、江豚、海豚,雖然都有一個「豚」字,但是就是不一樣。身長1米多,重100多斤,「江豬」頻現長江,比大熊貓還珍貴。「江豬」,您親眼見過嗎?歡迎關注「俊圖」,原創作品,請勿搬運!

相關焦點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圖)
    昨天,新洲一對漁民夫妻誤捕了一條長3.3米,重700多斤的巨型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條已經懷孕的「大魚」於昨晚被轉運到位於荊州的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將對其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後放生長江。當天上午8點多,張錦和妻子與往常一樣,在長江牧鵝洲主航道的北邊距離江邊約600米的水域,突然發現布下的3層流網有很大的動靜,收網時,網中的大魚撞破了數十米的流網,大魚拉著網跑,夫妻兩人差點被拽到江中,連鐵殼船也被拖著跑。  漸漸地夫妻倆能看到大魚身上的花紋,憑藉多年打魚的經驗,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是一條巨大的長江中華鱘。兩人立即放下網,掏出電話向新洲區漁政部門匯報。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組圖)( 1 / 4 )
    2014年11月15日,湖北新洲一對漁民夫妻誤捕了一條長3.3米,重700多斤的巨型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條已經懷孕的「大魚」於昨晚被轉運到位於荊州的長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將對其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後放生長江。剛才還暴跳如雷的中華鱘,工作人員為他體檢時顯得還是很溫順的。佚名/東方IC中國網11月19日訊 這是一條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大魚」,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瀕臨滅絕動物長江中華鱘,它的體長3.3米,重量達700餘斤。昨天被漁民誤捕後讓周圍數百村民目睹了這條國寶的尊容。
  • 公安縣一居民江中釣上大魚 長約1.4米重67斤(圖)
    公安縣一居民江中釣上大魚 長約1.4米重67斤(圖)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公安新聞網 時間:2011-11-01 21:28   圖為附近來看大魚的居民  公安新聞網訊(記者李小軍)今天早晨6點30分,一條長約1.4米,重67斤的江鰱魚讓市民陳師傅十分興奮,因為這是他到目前為止釣到的最大的一條魚。
  • 青島市場現巨型鮁魚!身長一米八,體重100多斤,豎起來比一般人都高……
    自從月初開海以來市場上的各種海貨也多了起來三五斤或者十幾斤的鮁魚市民可能都不陌生但100
  • 「最後的長江白鱘」目擊者:3.52米長 160公斤重 消失在宜賓江水中...
    來源標題:「最後的長江白鱘」目擊者:3.52米長 160公斤重 消失在宜賓江水中……它是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被視為稀世之珍,業內稱它為「水中大熊貓」剛剛跨入2020年,一個令人遺憾和難過的消息傳來: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了。
  • 身長2米多步距超1米 野生華南虎再現陝南[組圖]
    由多位動物保護專家組成的「陝西省鎮坪縣華南虎調查」評審組近日研究認為,越來越多清晰的跡象表明,消失多年的野生華南虎已重新現身地處陝西南部秦巴山區的鎮坪縣。據劉詩峰介紹,陝西最近一次有實物佐證的野生華南虎生存記錄還停留在1964年。資料顯示,中國已有近30年沒有野生華南虎生存的報告了。    陝西省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管理站副站長盧西榮參加了這次調查野生華南虎的工作。他說,這次調查共組織了30名工作人員,分成10組,在2006年夏、冬季分兩次赴陝西南部進行調查。
  • 漁民捕1米長野生大鱸魚 重20斤賣1600元(圖)
    家住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漁民管師傅10月30日在近海捕撈時,打上一條20.4斤重的野生鱸魚,不但讓他多收入了千餘元,也讓他出海打魚的興趣更濃了。為什麼能在近海捕到這麼大的鱸魚?專家認為,鱸魚是追小魚群而落網的。
  • 青蛙重達3公斤,龍蝦長達1米多
    3、世界上最大的豬。世界上最大的豬來自於我國遼寧,這頭豬已經於2014年死亡,它的身體標本至今留在展覽館中。這個豬死的時候已經達到了900公斤,身長足足有2.5米長。
  • 「最後的長江白鱘」目擊者:3.52米長 160公斤重 消失在宜賓江水中……
    (記者 王春 彭莉)   被救白鱘   雌性,年齡約20歲,體長3.52米,重約160公斤   發現時間   2003年1月24日下午   發現地點   長江涪溪口   消失時間   2003年1月30日凌晨   消失地點
  • 長江水庫釣魚,釣獲2條珍貴鱈魚,還收穫野生大板鯽魚
    長江水庫釣魚,釣獲2條珍貴鱈魚,還收穫野生大板鯽魚。這是長江支流的一個中小型農田灌溉水庫,地處長江流域的深山中,水庫的水質非常良好,有大部分的野生大板鯽魚和野生鯉魚,特別是蘊藏著長江名貴清波魚和紅梢魚,今天我是來探釣長江珍貴的鱈魚,長江野生的鱈魚的味道極其鮮美,肉質回味無窮,屬於長江魚類的十大江鮮著稱。
  • 這隻龍蝦重40斤,身長可達1米,網友:一隻蝦夠五個人吃
    這隻龍蝦重40斤,身長可達1米,網友:一隻蝦夠五個人吃,世界上有很多種動物,但是,大多數動物都是成為飯桌上的美食,只能可以吃的動物,就能將它製作成一道非常美味的美食。前段時間有一種外來生物入侵美國,這種外來生物給當地人帶了很大的困擾。
  • 亞洲第一巨蟒現身西安 身長10米體重100多公斤
    亞洲第一巨蟒現身西安 身長10米體重100多公斤  身長10米,體重100多公斤,腰如水桶一般粗細,每次吃4隻活雞、2隻野兔。4月29日,這條堪稱亞洲第一的巨蟒從南寧抵達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與遊人見面。
  • 身長至少1.5米 體重117斤 大青魚「上鉤」
    8月27日,市民王先生在棋盤山水庫釣到了一條體重117斤的大青魚。「我是資深釣魚愛好者,但是這麼大的魚可真的是第一次見。」衣服溼透、略顯疲憊,但仍滿臉透露著喜悅的王先生聲音裡帶著止不住的笑意:「我跟朋友在這釣好幾天了,真沒想到能有這麼大的收穫。」「這可是釣魚生涯裡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跟朋友炫耀一陣子了!」不少圍觀的人也樂呵呵地打趣。
  • 瀘州長江大橋橋面車行道拓寬1米 全新橋面整體形狀已初現雛形
    8月6日,瀘州長江大橋封閉維修已超過一個月。截至目前,大橋主橋掛梁更換已完成3孔,其中第四孔、第五孔已完成橋面混凝土澆築。在同步完成人行道系統安裝後,全新的橋面整體形狀已雛形初現。
  • 竹山男子發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身長近1米,重15公斤
    這條近1米長的娃娃魚已被放生十堰晚報訊 文、圖/記者 章新俊 通訊員 程平 方建華 報導:竹山一男子在河邊散步時,意外發現一條近1米長的巨型娃娃魚,因擔心娃娃魚被他人捕獲受到傷害昨日上午,該男子與竹山縣林業、水產部門工作人員一起,將這條重達15公斤的野生娃娃魚放生。沈耀東家住竹山縣城關鎮,他告訴記者,9日下午3時左右,他在城西公園外的堵河邊散步時,突然發現一條娃娃魚遊到了淺水區,「當時附近有很多人釣魚,我怕它被人捕獲受到傷害,便找來工具,把它帶回家,然後聯繫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和水產局,希望他們給娃娃魚找個安全的水域放生。」
  • 武漢段江豚嬉戲高清視頻來了,長江日報記者蹲守1個多月拍下珍貴畫面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7日訊(記者高寶燕 通訊員向軍)10月26日18時30分左右,蹲守了1個多月之後,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終於在長江武漢段白沙洲水域,拍攝到5頭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了解到,此次科考最終將在60公裡江段設置12個水下聲學監測點。
  • 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但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有漁民認為,長江某些水域還倖存有白鱘。」長江白鱘資料長江白鱘體,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
  • 溫州魚最多的水庫,出現過1.7米的魚王,重達140斤
    因此,這裡的魚非常多,不過,不允許隨意捕撈,每年都是按照規定進行捕撈,每年都能夠捕撈十幾萬公斤的魚。珊溪水庫不久前捕撈了一條「魚王」,這條「螺螄青」超過140斤,長約1.7米,魚齡估計20年。有捕撈人員用「身體」比量了一下,「魚王」幾乎與他展開雙臂的長度差不多,最後被送去做了標本。
  • 中國最「珍貴」的一種鹿,全球僅有180隻,比大熊貓還要罕見!
    其實,從外形上看,坡鹿與梅花鹿相似,都屬於一種中小型鹿,一般身長在160釐米左右,體重約為140-260斤,軀體極瘦且四肢修長,顯得格外矯健,說坡鹿尤為罕見一點都不誇張,全球也僅有180隻左右,不少網友紛紛感嘆:這是比大熊貓還罕見吶!
  • 比人還高,重104斤高1.7米!
    鱤魚咱們都見過,但是身長約1.7米的,您見過嗎?丹江口庫區的漁民,就撈上來了一隻上百斤的鱤魚。地上的這條大魚,就是10月5號被漁民打撈起來的鱤魚,通體呈銀白色,背鰭為青色,身長約一米七,跟普通成年男子的身高一致,寬約40公分,重量為104.1斤,需要兩個成年男子合抱才能搬動。這麼大的魚,讓在場的不少人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