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由於抗日戰爭局勢發生變化, 國軍部隊開始對日軍據點發起反攻,衛立煌率領的滇西遠徵軍奉命強渡怒江,協同民國駐印軍夾擊緬北日軍。
衛立煌下令由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負責渡河作戰,周福成第五十三軍一馬當先突破日軍高黎貢山防線,打通了前往騰衝的道路。
騰衝是日軍在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據點之一,但是此時日本緬甸方面軍因為遭受夾擊而損失慘重,駐守各地的兵力也早已捉襟見肘。
日本緬甸方面軍下屬的第十八師團在孟拱河谷戰役中被孫立人部幾乎全殲,而第五十六團也在高黎貢山一役中遭受重創。
因此駐守騰衝的日軍便僅剩下藏重康美率領的一個日軍聯隊,而即便如此在騰衝戰役爆發之前,日本第五十六師團長松山佑三依然下令從騰衝抽調部隊支援師團主力。
原本藏重康美準備以騰衝城外的四座高山為屏障,憑藉地利優勢據險死守,然而松山佑三抽調兵力的命令直接打亂了藏重康美的防禦計劃。
由於兵力的嚴重不足,藏重康美只好放棄了其中三座大山,只在每座山上象徵性地留下一個小隊數十人駐守,主力部隊則集結於最後的來鳳山之中。
來鳳山毗鄰騰衝城牆,而且其海拔遠遠超出騰衝的城牆,只要國軍能夠攻佔來鳳山便可以直接對騰衝城內的目標進行打擊,因此來鳳山的歸屬至關重要。
1944年6月27日,國軍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清除了騰衝城外除來鳳山的所有日軍據點。
不過藏重康美也已經基本完成了來鳳山的防禦工事建造,日軍在來鳳山中共修築了四個堡壘群,其中配置了大量火炮和輕重機槍,火力十分強勁。
1944年7月23日,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對來鳳山的日軍陣地發起首次總攻,為了能夠一鼓作氣攻佔來鳳山,霍揆章甚至不惜將預備部隊全部派出。
然而霍揆章很快便得到前線戰報,進攻來鳳山的國軍部隊大敗而歸,僅僅三天的時間傷亡便高達近千人,而且進攻毫無進展。
霍揆章勃然大怒,其麾下將領均唯唯諾諾,當霍揆章詢問是否有把握髮起第二次總攻時,第二十集團軍將領紛紛表示日軍堡壘太過于堅固,輕易之間難以突破。
霍揆章知道自己麾下將領所言非虛,如果想要攻破日軍的堡壘群就需要有強火力支援,不過滇西遠徵軍是由美國直接提供軍械,其火力遠超一般國軍部隊。
為了突破來鳳山的日軍堡壘群,霍揆章親自聯絡了遠徵軍航空隊,要求出動美軍戰機對來鳳山的日軍堡壘群進行地毯式轟炸。
1944年7月26日,霍揆章下令對來鳳山日軍陣地發起第二次總攻,而這一次遠徵軍航空隊出動五十七架戰機協助,對日軍陣地進行了不間斷的轟炸。
日軍的堡壘群即便再堅固,面對如此高強度的轟炸也是難以抵擋,將近一半的日軍防禦工事被直接炸毀,日軍部隊也傷亡慘重。
霍揆章見戰術奏效,當即下令組建敢死隊以炸藥包等對剩餘的日軍堡壘進行攻擊,以此同時霍揆章還下令採取車輪戰術,不給來鳳山日軍任何喘息之機。
1944年7月27日,日軍的來鳳山陣地已經基本被霍揆章所部清理完畢,而且一直國軍部隊也已經成功的穿插到了騰衝和來鳳山的中間位置。
日軍指揮官藏重康美因為擔憂來鳳山的日軍主力部隊遭受重創,只好下令放棄來鳳山陣地,主力部隊撤回騰衝,騰衝反擊戰第一階段作戰就此結束。
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史》、《二戰全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