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古城旅遊熱從2010年以後開始興起,很多呆膩了大都市鋼筋混泥土森林的人,都喜歡去這些帶著歷史古韻的古代建築藝術景點釋放自己的心情,也因此全國各地各種古城古鎮都如竹筍一般,沒有古鎮的就新建一個,但是並不是所有古鎮都能像鳳凰古城或者浙江烏鎮一樣成功,在長沙,銅官窯古鎮就遊客稀少,很多店鋪都已經關門。很多長沙人不知道的是,距離長沙汽車西站60公裡外的湘陰縣,也有這麼一個悽涼的「古鎮」-漁窯小鎮。
漁窯小鎮位於湘陰縣洋沙湖旅遊景區,是一處仿古建築的「古鎮」,佔地300餘畝,比起長沙銅官窯古鎮小多了,也就和長沙另外一處仿古古鎮的關山古鎮差不多大。整個臨湖而建,就屹立在湘陰的天然湖泊-洋沙湖岸邊,所以自然風景還是不錯。
與銅官窯古鎮不一樣的是,漁窯小鎮更像烏鎮這一類江南水鄉古鎮,景區內擁有43家明清合院風格的院落,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按照介紹就是體驗千年古鎮的繁華。
在這個小鎮上,也有石拱橋,但是怎麼看都是那麼的新,和烏鎮那些石橋,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河流和湖泊上也有那種烏篷船一樣的木船,岸邊長長的楊柳枝下垂,隨風搖擺,風景還是挺美,可惜那些仿古建築,外觀十分的新,給人一種很怪異的視覺衝擊,而很多古鎮雖然知道是修復,但是至少也做舊了,會顯得和諧一點。
在這裡還有一座督軍府,當然也是新建的,寫著北洋臨時政府漁窯執政府,也不知道歷史上是不是有這樣一座建築,有時候還有一位帥哥穿著那時候的軍裝站在那,各種雕塑矗立著,一座高塔聳立在湖水上,一些廊橋伸向湖面,夏天去遊玩的話還是十分舒服。
不過小鎮內的很多店鋪都和長沙銅官窯古鎮一樣關門,而且在這國慶節,遊客也十分稀少。相比銅官窯古鎮一百大幾的門票,在這裡,進入古鎮不需要門票,只是如果要玩那些項目或者進入某些景點是需要單獨的門票,不知道為什麼也如此冷清。
不過去遊玩過的人,應該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到這遊玩,看的是風景,至於這些建築物,沒底蘊,沒什麼看頭。這或許是因為很多人看慣了各種古鎮,他們追求的不再是外觀的古,而是要有一定的內涵在其中,或許說是已經過了那個膚淺的時候了。
你們覺得漁窯小鎮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遊客稀少,店鋪關門?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還是因為沒有可玩性?歡迎知道內情的分享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