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詩意鍋貼

2020-12-12 新民晚報

二兩不夠,再加一兩,美味漸入佳境,心裡裝滿了對上海小吃的念想。

欣賞煎鍋貼的過程,是視覺和味覺結合的享受,聞的味道有時比吃還美妙。鍋貼要蘸點米醋才好吃,二兩不夠,再加一兩,美味漸入佳境,心裡裝滿了對上海小吃的念想。

幾十年前虹口舟山路上有一長排馬路飲食店,做鍋貼的師傅40來歲,腰間系一塊白圍單,做的鍋貼比提籃橋的攤頭好吃。一兩鍋貼一角錢。讀中學時,我偶爾會得到父親給的2角零用錢,除了買學習用品外,省下一角錢去吃鍋貼。在記不清的歲月中吃過多少次鍋貼忘了,卻記住了它的焦香和鮮美之味。後來成了家搬到楊浦區長陽路,我還是喜歡到舟山路吃鍋貼。再後來搬到普陀區曹楊路,想起要吃鍋貼,就騎腳踏車先到曹家渡,坐13路電車乘到唐山路,彎到舟山路吃鍋貼。那時沒有地鐵,來回要花2個多鐘頭。在城市改造中,舟山路的馬路飲食店拆除了,從此我吃不到自己最青睞的鮮肉鍋貼了。

現在每當路過賣鍋貼的小店或攤點,品嘗下來總覺得味道不如從前。10多年前我還在上班,到龍華路百聯黨校辦班,4號線下來經過東安路,有一家「鍋貼大王」的小店,買了二兩品嘗名副其實,吃出了我嚮往的老味道。有太多賣鍋貼的小店做不好鍋貼。生煎和鍋貼是一隻平底鍋裡的夥伴,在上海一起生存延續了近百年。其中鍋貼沒有一家做成老字號。生煎倒有著名的大壺春,原來在漢口路四川路轉彎角子上,26路電車終點站。我工作的單位距離大壺春僅幾百米。不過我常常捨近求遠,跑到中央商場沙市路食攤去吃鍋貼。後來因動遷大壺春搬走了。據說牌子還在,但名氣沒有老早響了。小吃市場黑馬「小楊生煎」,開出了不少連鎖店,連上海最頂級的環球港也有其門店。鍋貼落在後面,至今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品牌,更談不上連鎖經營了。

其實各種小吃在上海人心目中都有一定地位。前提是要弘揚傳統,加上創新,越做越好,用地道的口味來吸粉百姓。這個發展空間很大。當下夜市經濟蓬勃興起,小吃無疑受到歡迎。搞直播帶貨,除了口才,關鍵貨要價廉物美。我先後買了4盒雞子餅。又到王家沙吃兩面黃,去沈大成嘗條頭糕,國際飯店買蝴蝶酥。一幫退休朋友也三五成群,鉚牢蟹殼黃、蔥油餅、開口笑、大雪藏、拿破崙、沙琪瑪等名小吃逛馬路,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最近看到西坡的鍋貼文章。劉笑冰等文友擅長寫詩,說要為歷史悠久的鍋貼「詩意」一下,爭取更多的吃客。於是如夢令詞牌「鍋貼」賽詩會收到9篇佳作。老胡的頭兩句「如月如舟如耳,亦素亦葷亦美」,一下子吸引了我的視線。而老吳的想像更加氣勢恢宏:「黃海玉度爭舟,鼎沸濤聲如鼓。漸漸味香舒,鬆脆嫩鮮豐滷。豐滷、豐滷,饞煞萬家千戶。」

我相約了3個好友,走進一家鍋貼小店,每人二兩先吃起來。這次真的吃出了美好詩意:尋味鼎中晶皎,瓊玉月眉青嫋。炙浪燴鮮滋,酥面千金妖嬈。(王妙瑞)

相關焦點

  • 晨讀 詩意鍋貼
    幾十年前虹口舟山路上有一長排馬路飲食店,做鍋貼的師傅40來歲,腰間系一塊白圍單,做的鍋貼比提籃橋的攤頭好吃。一兩鍋貼一角錢。讀中學時,我偶爾會得到父親給的2角零用錢,除了買學習用品外,省下一角錢去吃鍋貼。在記不清的歲月中吃過多少次鍋貼忘了,卻記住了它的焦香和鮮美之味。後來成了家搬到楊浦區長陽路,我還是喜歡到舟山路吃鍋貼。
  • 【英語晨讀】Day33:para
    :詞根sci/cogn【英語晨讀】Day27:詞根put/pute【英語晨讀】Day26:詞根pass/path【英語晨讀】Day25:基本的,主要的【英語晨讀】Day24:同意,贊同【英語晨讀】Day23:詞根sent/sens【英語晨讀】Day22:詞根sent/sens
  • 孫燕超 | 小魚鍋貼
    這就是小魚鍋貼。小魚鍋貼來自於淮揚菜系。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選料講究鮮活,調味清淡,強調本味,風味清鮮。簡潔中融入南方人精緻,清淡的悸動,持久的難忘,令淮揚菜成為國菜中的白玫瑰。小魚鍋貼,起源很早。
  • 新餘一中開展憲法晨讀活動
    大江網/新餘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董樂勝報導:為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法律意識,近日,新餘一中開展了憲法日晨讀活動。  當天早上7:30,該校憲法晨讀正式開始。此次憲法晨讀活動的開展,是該校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憲法晨讀,讓學生學習憲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懂得愛國守法。  此外,該校還通過國家憲法日主題班會、宣傳欄、電子屏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全體師生法治觀念,進一步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 0912晨讀 | 香菇油菜,用英語怎麼說?
    其實它還有一個名稱:rapeChinese mushroom 香菇 草菇8月15日晨讀美食 三鮮豆皮中 也有關於香菇的另一種說法0815晨讀 | 三鮮豆皮,用英文怎麼說?shiitake mushroom  香菇 noun  [ʃɪˈtɑːkɪ]在那節晨讀中,我們還有提到金針菇 叫做enoki mushroom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蘑菇家族成員
  • 鍋貼的做法 電餅鐺鍋貼的做法
    適用人群5歲以上寶寶健康提示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包製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芽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所謂的餃子都是鍋貼。鍋貼是大眾風味小吃。
  • 西南大學學生會為晨讀學生提供免費早餐
    如今,在校園裡,自願晨讀的大學生比以前少了。  為鼓勵晨讀,昨天開始,西南大學學生會為晨讀的學生們免費贈送50份早餐。  重慶晨報訊 (記者 王鑫 通訊員 周聞韜)早上7點,你是在被窩裡睡覺,還是已經漫步在校園中,捧著書本晨讀了呢?昨日,西南大學學生會為早起晨讀的學生們贈送早餐,短短15分鐘內,50份早餐就被領完。
  • 1010晨讀 | 田園色拉,用英語怎麼說?
    另外,在9月12日的《香菇油菜》中0912晨讀 | 香菇油菜,用英語怎麼說?我們有分享過各種蔬菜的稱呼比如韭菜、芹菜、西蘭花……今天的晨讀,由以下幾位共同完成內容編輯:(特別感謝)Zuria 老師主講人: 唐老溼內容排版:Hannah音頻編輯:Bester晨讀校對
  • 0207晨讀 | 如何用英文介紹珍珠奶茶
    請大家嘗試運用今天學的知識點用英文介紹自己最愛的那種奶茶歡迎回復到留言板上與咱們互動我們的晨讀群今天再開放20個名額在這裡,我們一起加油周一到周五每天堅持打卡每天晨讀糾音每天晨讀總結我們一起努力為說好一口流利的英文而奮鬥
  • 三鮮鍋貼
    說到小廚娘在這邊最想念的家鄉菜,三鮮鍋貼絕對有一席之地。很多外賣菜單上的鍋貼,送到手上大部分會是煎得金黃的餃子。在小廚娘的記憶裡這應該被叫做煎餃。鍋貼應該是方方正正,兩邊開口的呀。很遺憾,吃了這麼多道鍋貼,小廚娘依舊沒有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鍋貼。今天,小廚娘就來教大家做記憶中的鍋貼,三鮮鍋貼。       食材準備:韭菜,鮮蝦,豬肉,雞蛋,生抽,姜,蔥,餛飩皮,橄欖油,黑芝麻,老抽。
  • 肥東寶翠園小學「憲法晨讀」師生共成長
    上午9時,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憲法晨讀」活動拉開了帷幕。通過開展「憲法晨讀」活動,讓學校師生懂得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校內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在校外遵守法律法規,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遵紀守法的好孩子和社會主義接班人。
  • 鍋貼之辯
    上世紀20、30年代,南京人在上海開教門館,賣的點心中有生煎包子、牛肉鍋貼、牛肉麵等,尤以牛肉鍋貼最受歡迎,價廉物美。教門館在中午十二點左右還特別供應幾鍋牛肉包子鍋貼,餡和皮子都加多。1935 年的《人生旬刊》裡提及上海的天津館子,說到片兒湯、大爐面、炸醬麵等,「此外還有鍋貼,比上海人吃的油煎餛飩大些,每件約一二分大洋,以前六合居煮的,最為出色」。
  • 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開展卓越班英語晨讀活動
    一日之計在於晨,2020年11月26日早上7:30,伴著初升的第一縷陽光,英語卓越班學生們已經來到指定教室,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進行英語晨讀活動。本活動旨在提升卓越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振奮學生的學習士氣,使同學們真正熱愛英語學習。
  • 哪裡的鍋貼最出名?鍋貼這樣做,不僅香脆還好吃
    鍋貼是北方一種傳統的小吃,現在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鍋貼的樣子跟餃子的形狀差不多而且也是有餡料的,有素餡的也有肉餡的,都是以當時生產的新鮮的素菜為基礎的,製作出來的鍋貼味道鮮美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那麼大家鍋貼哪裡最出名嗎?如果我們自己做鍋貼的話怎麼做才香脆好吃呢?
  • 2020年廣西大中小學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活動舉行
    2020年廣西大中小學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活動舉行。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競文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8日訊(通訊員 張競文)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2020年廣西大中小學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活動在廣西經濟職業學院舉行,同時,也是2020年「國家憲法日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廣西分會場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現場師生與北京主會場同步開展「憲法晨讀」活動,跟隨網絡直播同步跟讀憲法。
  • 晨讀朗誦語文或者英語的時候,為什麼老師再三強調要大聲讀?
    在學校上學的時候,學生們幾乎每天都要進行晨讀,晨讀可以說是學生們到校後一整天學習的開始,老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晨讀的內容一般也是以語文或者英語為主。因此,在學校的晨讀期間,各個教室裡傳來的都是學生們琅琅的讀書聲。
  • 南京牛肉鍋貼,天下第一!
    當然還有隻有南京吃客才能懂的牛肉鍋貼!小小的鍋貼隱藏著濃濃的南京人的情懷今天開心,來2兩鍋貼今天加班,來2兩鍋貼今天和女朋友吵架嘮,來2兩鍋貼在南京,來2兩鍋貼成了檢驗土著南京人的標準樂樂拿出了私藏的14家特色鍋貼以及吃鍋貼絕對不能少的「靈魂伴侶」據說老南京人天天吃!
  • 鳳凰縣箭道坪小學:「學憲法 講憲法」晨讀活動
    紅網鳳凰縣分站12月4日訊(通訊員 楊水鳳 滕藤)為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法律意識, 12月4日,鳳凰縣箭道坪小學開展系列「學憲法、講憲法」晨讀活動。上午9時,箭道坪小學「學憲法、講憲法」晨讀活動正式開始。
  • 靈溪老街的鍋貼
    一個揉面、擀皮、裹餡、碼放,就在雙手一攏一捏之間,一隻只月牙狀的鍋貼仿佛瞬間便充滿了剛柔並濟的靈魂。另一個則熟練地煎制、翻轉,鏟起,裝袋,一系列動作乾淨利落,絕無拖泥帶水。鍋貼味兼南北,鍋貼之餡,可葷可素,可海鮮,可豬羊牛肉,亦盡現地域特色,個人愛好。
  • 怎樣做鍋貼又脆又焦黃?四種人人愛的鍋貼製作方法
    鍋貼,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煎烙餡類的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細長餃子形狀。鍋貼包製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  據傳,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喪事剛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賀新春,不思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