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過節總需要一些儀式感,而食物總能與儀式感緊密相連,除了傳統火雞大餐,你知道歐洲還有哪些傳統食物嗎?
圖說:奧地利人聖誕節最愛鯉魚菜品。圖片來源:歐洲時報中東歐版
說起聖誕大餐,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火雞,但在奧地利火雞可不是民眾的最愛。要知道,鯉魚(Karpfen)可比火雞更受奧地利人的歡迎。
據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報導,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中東部的很多家庭都保留著平安夜吃魚的傳統。在奧地利、捷克、波蘭、克羅埃西亞等國家,鯉魚都是聖誕晚餐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硬菜。
為何偏愛鯉魚?其實像奧地利這樣的內陸國家,海魚本來就不多,而淡水魚鯉魚不僅肉質肥厚,而且適合規模養殖,自然而然地成了奧地利人節日大餐的首選。
歐洲人烹飪鯉魚的方式也比較簡單,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炸和煎。炸魚最為簡單,將魚身切成厚片,稍加醃製後裹上麵包糠下鍋油炸至酥脆即可;煎魚則要將魚先片成厚薄適當的魚排,再用杏仁油煎至金黃焦香,配上檸檬汁一起入口。除了這兩種做法外,聖誕節還有想對隆重的「烤魚」,烤盤上擺上一整條鯉魚,再配上土豆、胡蘿蔔、洋蔥等打底,烤制中途淋上蔬菜湯或是高湯,還能為烤鯉魚提色增香不少。
圖說:國王蛋糕是葡萄牙聖誕節最經典的甜點。圖片來源:葡華報
在葡萄牙,聖誕季節最不能錯過的甜品就是國王蛋糕(bolo-rei)。雖然近年來配方不斷調整出新,但傳統的國王蛋糕仍然是葡萄牙聖誕餐桌上的「國王」。
據葡華報報導,「國王蛋糕」起源於法國,在十七世紀路易十四時代普及。之所以取名為「國王蛋糕」,是據說東方有三國王一同前往伯利恆探望剛剛出生的小耶穌,為他祈福許願。因為路途遙遠,他們帶了一種混有奶油的酥餅,這就是後來的國王蛋糕的原型。
後來,人們會在國王蛋糕裡放上一顆幹蠶豆(fava),吃到豆子的人在來年要買國王蛋糕請大家吃。除了豆子外,葡萄牙版的國王蛋糕裡還會放上一個小小的金屬物件,吃到的人就是幸運兒。不過自2011年葡萄牙新的食品安全法條通過後,不可食用的小金屬物件已不允許放入國王蛋糕裡,大家可以安心大口享用了。
圖說:聖誕樹蛋糕。圖片來源:歐洲時報
在法國,聖誕晚宴有吃聖誕樹幹蛋糕(bches de Nol)的傳統。作為法國聖誕節的必備甜點,聖誕樹幹蛋糕通常作為聖誕大餐的最後一道食物被端上餐桌。
據歐洲時報報導,幾世紀以來法國家庭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習俗,在準備過聖誕節時,人們會尋找一根結著果子的粗大木柴,放進壁爐裡燃燒取暖。這跟木柴必須足夠粗大,可以持續燃燒十二天,而選用結果子的樹幹,則寓意著來年豐收。在一些地方,木柴燃燒時,人們會澆上點葡萄酒,祝願來年葡萄豐收,還有些地方會灑上鹽,據說可以用來抵禦巫師的魔法。
到了近代,法國造房子時取消了屋子裡的大壁爐,燃燒木柴的習俗也隨之消失。在聖誕節時,人們以聖誕樹幹蛋糕來取代燃燒木柴。聖誕樹幹蛋糕通常用鮮奶油製作,近年也出現了用冰淇淋作原料的。主要配料有香草、糖衣杏仁、柑曼怡酒、咖啡等。有些蛋糕還會配上用糖粉做的聖誕老人、斧頭、鋸子、蘑菇、小矮人等,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息。
新民晚報記者 梅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