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2020-12-24 騰訊網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阿波丸是日本20世紀40年代按照軍事性能及要求打造的一艘所謂商船。1945年4月1日,阿波丸在途經中國福建省牛山島海域時,被美國皇后魚號潛艇誤認為是戰艦擊沉。

美國《聖地牙哥論壇報》曾有過這樣的報導:阿波丸上裝載有四十噸黃金、十二噸白金、十五萬克拉的鑽石,總價值五十億美金。此外,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推斷,中國失蹤多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也裝載在這艘船上。

阿波丸沉船吸引著世界上很多打撈者的目光。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首次訪華。在這次行程中,尼克森向中方提供了有關阿波丸沉船的重要情報,希望和中國合作展開打撈

之後,日本、德國等多個國家也紛紛提出了要和中國聯合打撈阿波丸沉船的方案。

對於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所有方案,中國政府表示:「均不能同意」。

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阿波丸沉沒在中國領海內,沉船屬中國主權所有,任何國家和個人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都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內打撈,只有中國政府才有權對阿波丸進行打撈。

1977年4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向海軍、交通部、福州軍區下達了編號為「國發【1977】36號文件」打撈阿波丸沉船的方案,稱之為「7713工程」

為了確保成功,海軍從北海、東海、南海艦隊中抽調精銳。很快,120名潛水員、20名潛水軍醫、10名工程技術人員抵達平潭島作業船隊,準備輪流作業。

1977年5月1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中國海難救助打撈公司攜帶著深水打撈裝備,駛向福建省平潭牛山海域。

福建省平潭縣牛山海域,是大陸和臺灣之間距離最近的一片海域。

當時臺海兩岸還處在對峙狀態,為確保現場安全,海軍部署東海艦隊所屬艦艇部隊負責海上作業區的巡邏警戒,一個岸基飛彈營也進駐了平潭,空軍殲擊機部隊在機場隨時警戒。

湯東徵 /機動救撈中隊原中隊長

我們去的時候那會兒是敵情不斷,臺灣飛機就貼著我們這個船上邊飛過去,肉眼看得很清楚。

阿波丸沉沒的海域,浪大風急,天氣情況複雜多變, 阿波丸沉船淺的部分距離水面45米,最深處距水面69米,整個船體陷入海底泥沙15米深。

按照潛水規定,潛水員空氣潛水最深只能達到60米,69米深的深水作業超出了極限。

圖:阿波丸沉船示意圖

面對氣候覆雜的深水作業,救撈中隊做了充足準備。在抵達現場後,又進行了加壓訓練才開始進行打撈工作。

為確定沉船的具體位置和身份,中隊長湯東徵申請第一個下海探摸。他發現,傾斜的沉船幾乎已經被水草、珊瑚、漁網完全遮蔽,阿波丸就像一座大山盤踞在海中。

緊接著,第二批下水的潛水員打撈上來兩個人的名牌,在此前美方提供的阿波丸死亡者名單上,就有這兩個人的名字。

隨後,又從沉船上撈到一塊錫錠,這與美國提供的日本阿波丸裝載貨物的情報基本吻合。打撈隊確認這艘水下的大船就是阿波丸號。

在中隊長湯東徵的帶領下,救撈隊隊員展開了水下作業,打撈工作正式開始。由於當時潛水裝備條件簡陋,湯東徵和潛水員們穿戴的是最笨重的潛水設備。

全套設備130多公斤

5.6公斤的潛水服

3公斤的領盤

30公斤的壓鉛

36公斤重的大銅鞋

17公斤重的銅製頭盔

50多公斤重的潛水皮管

穿著這樣笨重的設備在海流中爬行,承受著海水的壓力,還要進入沉船探摸撈貨,這需要潛水員超強的體能和心理承受力,稍不留神就會有意外發生。回憶起當年那場直面生死的經歷,湯東徵仍然記憶猶新。點擊視頻,看詳情!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潛水員們打撈上來大量的錫錠和橡膠,這兩種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極為重要的軍用戰略物資。

此外,潛水員們還打撈起大量死難者遺物,其中包括帶有東南亞風格的木雕,日本軍官的指揮刀等。

1979年,打撈上來的物資拍賣了5000萬美元,這筆錢用來添置了打撈設備——海上萬噸浮吊「大力號」。有了「大力號」浮吊船,阿波丸的打撈進程大大加快了。

這時的救撈中隊除了水下任務外,還承擔著搬運物資的任務。搬橡膠,抬錫錠,水上水下,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1980年,一隻船鐘被打撈出水,上面清晰地刻著:阿波丸,昭和十七年,日本郵船株式會社。

這再一次證明了水下這艘沉船正是阿波丸。

為了進一步加快打撈速度,指揮部決定在水下實施切割,將阿波丸號的船頭打撈出水。

1980年7月4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沉沒海底35年的阿波丸船頭破水而出。

阿波丸號打撈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在世界打撈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

從1977年到1980年,阿波丸號上大量的物資成功出水。但傳說中的40噸黃金、12噸白金、大批工業鑽石以及北京人頭蓋骨卻沒有任何影蹤。直到如今,阿波丸的寶藏之謎依然沉睡海底,給後人留下了猜測和想像空間。

然而,打撈阿波丸為中國培養了一支過硬的海上救撈隊伍,他們在布場、撤場、潛水作業、爆破與切割、重力起吊、醫療保障等方面都經受了實際鍛鍊,為中國打撈事業和海軍防救部隊積累了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1977年,福建打撈值50億美元日本沉船,40噸黃金神秘失蹤
    對於大海,我們曾沉醉於它的水天一色,曾驚嘆於它的波瀾壯闊,也曾忌憚於它的驚濤駭浪,但當人類開始將自己的足跡涉足於更加深不可測的海底時,我們卻驚訝地發現,原來海底不止有海洋生物,珊瑚礁和島嶼,在海底世界同樣也睡滿了沉船,也塵封了一段又一段的神秘往事。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尷尬
    《海底藏金六萬億》中聲稱:「人類由於沉船被埋藏在海底的金銀珠寶的價值佔陸地財富的1/8。」 因為沉船財富的巨大,許多國紛紛掀起了打撈沉船的熱潮。而1945年沉沒的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號更是舉世關注的焦點之一。
  • 世界四大沉船寶藏:阿波丸號沉船事件 黃金不翼而飛?
    「阿波丸」號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駛向日本。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軍隊徵用的阿波丸號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駛向日本。4月1日午夜時分,該船行至中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正在該海域巡航的美軍潛水艦「皇后魚號」發現,遭到數枚魚雷襲擊,3分鐘後迅速沉沒。除1人外,2009名乘客、船員以及船上裝載的40噸黃金、12噸白金、40箱左右的珠寶和文物、3000噸錫錠、3000噸橡膠以及數千噸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 打撈「阿波丸」,能解開「太平洋戰爭的秘密」嗎?
    這是中國海軍和交通部所屬打撈局在聯合打撈二戰時期的日本沉船「阿波丸」號。「綠十字船」中國為何要如此聲勢浩大地打撈一艘日本沉船?還得從「阿波丸」號的來歷說起。「阿波丸」是一艘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遠洋郵輪,船長154.9米,寬20.2米,吃水深12.6米,總噸位11249.4噸。
  • 日本海底發現神秘水下宮殿,專家推測:這是沉睡了萬年的古國
    整個影片記錄的是一艘船從出航到沉入海底全程,直到幾十年後的一天,鐵達尼號的沉船遺骸在北大西洋兩英裡半的海底被美國探險家所發現。而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個話題,也同樣是在海底,但是被發現的地點和對象既不是北大西洋也不是船,而是在日本海底一座神秘的"水下宮殿"。
  • 一戰沉船?宋元海戰遺留? 探尋膠州灣海底沉睡的歷史「寶藏」
    8月11日,一次國家級海洋文化遺產探尋——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青島市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三方合力,聚焦這片海面之下失落的歷史文明,再探沉睡海底的「青島寶藏」。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啟動。水下考古「秘密武器」。
  • 中國撈到價值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消失,這是為何
    在中日戰爭中,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資源。其中還有那載滿中國資源的「阿波丸號」遊輪,此遊輪是一艘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遠洋油輪,卻在中國臺灣海峽的牛山海域,遭美軍潛艇襲擊後沉沒,然而在後來中國撈到價值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消失,這是為何?
  • 親歷者回憶1977年中國海軍打撈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
    37年前,我國曾對日本「阿波丸」號進行過打撈。1977年4月5日,中國政府同意打撈32前年沉沒於中國臺灣海峽的日本沉船「阿波丸」。「阿波丸」是日本萬噸巨輪,1945年4月1日在回日本途中被美國潛艇擊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深水打撈工程,從初次下水至打撈完全結束,共經歷三年。通過打撈「阿波丸」,我國培養了一支海上救撈隊伍。
  • 二戰時阿波丸號究竟帶了什麼?日本兵集體自殺是為了保護什麼秘密?
    尼克森為示友好之態,將美國經過精心探測到的日本阿波丸艦艇沉沒的具體位置,並奉上了阿波丸號裝載貨物清單。美國本欲與我國合作打撈阿波丸號,只是當時中美並未建交,雙方合作尚屬不便。更何況我國已有打撈躍進號沉船經驗,完全可以獨立打撈阿波丸號,遂經多方準備,我國於1977年開時正式打撈阿波丸號。
  • 盤點世界各地海底著名沉船:吸引大批探險家尋寶
    據了解,哥倫比亞北部沿海一帶可能有1000艘西班牙沉船,其中大約6至10艘裡面有寶藏。  那麼,世界各地海底都有哪些著名沉船呢?  1.西班牙「阿託卡夫人」號(Nuestra Senora De Atocha)  沉沒時間:1622年  寶藏:40噸財寶,價值約4億美元。
  • 藏有50億寶藏的沉船,美國躍躍欲試打撈,專家:沉船屬於我國的
    而我國近代時期民間口口相傳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傳說無疑是二戰後,裝載了無數寶藏從中國開往日本的沉船「阿波丸」號了。據說這首沉船上所裝的全部都是我國被日本人掠奪的珍寶,預估價值在50億以內。50億是什麼概念可想而知,我國專家為了這50億一直在尋找這艘沉船,就連美國也在躍躍欲試打撈,中國:沉船時屬於我們的!
  • 海底寶藏值5億美元 盤點全球價值連城的沉船
    一直以來,海底沉船都是神秘的寶藏,吸引著孩子、尋寶獵人和考古學家等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估算,在全球的大洋海底共躺著300萬艘沉船殘骸,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探險家們發現了。而大部分還沉睡海底,等待有緣人。
  • 耗資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打撈上來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
    此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日本侵華多年,在中國搜集了無數金銀財寶。1945年,日本戰敗前,就想著把在中國採刮的40噸黃金運回日本。當時日軍通過「阿波丸」號將黃金運回日本,但在福建省附近,「阿波丸」號沉沒,價值50億美元的40噸黃金不翼而飛。
  • 「象山小白礁Ⅰ號」水下考古 古船上演海底尋寶
    上午9點到11點,央視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英語頻道將直播「象山小白礁Ⅰ號」沉船遺址的水下考古過程。  這艘沉船,已經在這片海域沉睡了百年。當年,它從寧波出發,滿載著當地特產梅園石材,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前往目的地,卻在漁山海域遭沉。  這項水下考古發掘自今年5月11日正式啟動以來,目前已進入潛水發掘階段。
  • 中國撈出日本沉船,美國建議把打撈物歸還日本,中國大度還了一件
    如今的我們別說撈鐵牛,就算是沉船也不是問題。 而沉船打撈也成了當代以來新崛起的一個技術產業,我國的沉船打撈技術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尤其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還曾打撈起了目前世界上體量最大,也最值錢的沉船。這艘船就是二戰時期,號稱日本「泰坦尼克」的阿波丸號。
  • 日照桃花島及周邊海域水下文物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發現沉錨和沉船等5處重要疑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0日訊 為進一步摸清日照北部海域水下文物資源分布、保存狀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5月中旬至7月初,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與日照工作站聯合開展了日照市桃花島及周邊海域水下文物資源調查工作,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阿波丸號沉船事件大揭秘:2009名乘客與船共沉,只有一名倖存者
    這就是著名的「阿波丸」號沉船事件。這次沉船的背後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日本官方為何突然放棄向美軍索要全部賠償?中國又為何會花費巨大代價想要將其打撈上來呢?今天,讓我們聚焦「阿波丸」號沉船事件的驚險全過程,揭秘「阿波丸號」背後的故事。
  • 一戰沉船?宋元海戰遺留? 探尋膠州灣海底沉睡的歷史「寶藏」
    8月11日,一次國家級海洋文化遺產探尋——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青島市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三方合力,聚焦這片海面之下失落的歷史文明,再探沉睡海底的「青島寶藏」。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啟動。水下考古「秘密武器」。
  • 探尋沉睡海底的「青島寶藏」
    8月11日,一次國家級海洋文化遺產探尋——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青島市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三方合力,聚焦這片海面之下失落的歷史文明,再探沉睡海底的「青島寶藏」。
  • 我國打撈日本沉船,日本想要回船上的財寶,我國:本來就是我們的
    我國打撈日本沉船,日本想要回船上的財寶,我國:本來就是我們的看過《鐵達尼號》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鐵達尼號這艘大船最終因為船隻漏水沉入了海底,雖然船隻本身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可是因為一段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使很多人對鐵達尼號的沉船地點十分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