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10月2日電(記者張曼)2日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演出廳座無虛席,5名中國藝術家將音樂與繪畫相結合,用一場形式獨特的音畫會拉開了「天涯共此時」慶中秋活動的序幕。
當天,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一派喜慶氣氛。電子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著中國各地慶中秋的民俗紀錄片、精品中秋晚會視頻和法語版學做月餅紀錄片。中秋故事展板以中法雙語介紹中秋節的歷史起源、神話故事和民俗活動。工作人員還邀請中外來賓品嘗月餅,體驗中秋佳節的「團圓文化」。
「中國故事——行走千年的琴韻與畫意」中秋晚會由琵琶演奏家趙聰、中阮演奏家馮滿天、笛子演奏家丁曉逵、鋼琴演奏家劉興辰和畫家何加林共同獻藝。晚會採用「音畫會」形式,每首曲目搭配一幅意境相似的畫作,音中有畫,畫中有音。
每首曲目演奏之前,中國藝術家向觀眾介紹樂曲及對應的繪畫作品內涵,從繪畫本身的直觀表現和文化意境出發,深入到與樂曲情感相契合的精神層面,表現「藝術之共通」。
演奏家們現場演繹了《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6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音樂作品,趙聰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題創作的《絲路飛天》彰顯了中國新民樂的創新力。在合奏《綻放》中,何加林現場作畫,讓觀眾觀摩繪畫過程,切身感受「行走千年的琴韻與畫意」。
這場形式獨特的晚會頗受觀眾歡迎,演出結束後全場起立鼓掌。法國插畫專業大學生克萊爾·魯索為趙聰現場作畫一幅。她告訴記者,這是她首次接觸音樂與繪畫融合的表演,「今天感覺中國傳統音樂意境深遠,可以讓聽眾腦海中浮現出畫面,曲目搭配繪畫的方式也啟發了觀眾去感受中國傳統音樂的視覺表達」。
據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嚴振全介紹,本場中秋晚會是「天涯共此時」慶中秋活動首秀,隨後還將舉辦「羅山皮影戲」和中國古詩詞京劇改編演出「月光下的行走」,期待將中秋佳節的文化內涵傳遞給法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