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厝車鼓舞

2020-12-13 人民網福建頻道

寧靜的福清新厝鎮硋灶村,伴隨著鏗鏘的鑼鼓鈸聲,一支50人「紅色娘子軍團」穿巷而來,一人舉大旗作前導,4人手持寶蓋涼傘領先,其餘隊員持鈸、凸臍鑼等排成兩行縱隊緊隨其後,而直徑一米牛皮大鼓則置於帶輪推車上殿後壓陣,鼓手擊節指揮,時而敲鼓梆,時而震鼓邊,時而擊鼓心.......如蹄聲乍起,似悶雷滾過,如大炮連轟。雄健渾厚的鼓點與鏗鏘清脆的銅響相互交錯,喧天巨響。

這是新厝鎮鬧元宵的傳統活動——車鼓舞。它有著400多年的歷史,2007 年8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車鼓舞還為新厝鎮贏得了「中國民間車鼓藝術之鄉」的稱譽。

相傳與戚繼光有關新厝鎮位於福清市「南大門」,車鼓是當地特色民俗活動,盛行於各村。每逢節慶活動,各村車鼓隊「出動」環村遊行,隊伍通常由一面大鼓,數十對大鈸,兩面大鑼和兩面凸臍鑼組成,一旗手持一橫幅為前導,四把彩色寶蓋涼傘一字形橫隊領先;鈸、鑼依次雙行縱隊居中。因大鼓置於帶輪子鼓架小推車上,二人推著,一人擊鼓指揮,故名車鼓。新厝鎮宣傳委員陳春利告訴筆者,全鎮服務於車鼓隊的隊員人數高達 1500 多人。車鼓

舞表演時,一般由數十名老中青婦女舞者抹粉塗紅,插眉插花,組成的「四手」(傘手、鑼手、鈸手、鼓手)隨著鼓點擊打的指揮而跳起各種動作、舞步、造型、套路和花樣,如今, 每個村都對車鼓舞進行了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表演方式。

車鼓源於何時?非遺保護工作福清專家組成員郭成輝告訴筆者,相傳,車鼓與戚繼光有關。明朝嘉靖年間,戚繼光率兵入閩平倭,由於兵力分散追剿殘倭,戚將軍邀民間壯勇擊鼓擎旗參戰,以迷惑敵兵,頓時鼓聲如雷,喊聲震天,使殘匪嚇破了膽而束手就擒。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勝利,編譯創新演化而成為具有戰鼓之威風車鼓舞,在節日裡表演,至今已有四百餘年。

福清新厝車鼓舞

車鼓舞起源於戰爭,原來由男子來表演,後來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同時大多男子出外甚至出國謀生,留守者多為女性,因而許多農村婦女紛紛組成了車鼓隊伍,還編排出了許多動作,譬如加入了涼傘等。涼傘是舊時紳民為頌揚地方官的德政而贈送的傘,綴有許多綢條,在婦女手中左右旋轉,色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女性的表演,帶來了動作的柔化,到後來,車鼓隊裡的男子反而不見了蹤影。

「新厝車鼓舞具有明顯的莆仙文化特徵,比如舞步、服裝等。」陳春利對筆者說,新厝與莆田市僅一橋之隔,全鎮 95% 以上人口的方言為莆(田)仙(遊)語系,因此其民間習俗相近。新厝車鼓舞和莆田當地的車鼓其實是大同小異的,只是不同地域演變出了各自的風格。筆者注意到大澳車鼓隊的婦女們頭戴紅色絹花襯著綠色新鮮柏樹枝,一位大姐說, 每個村的裝束不同,她們村流傳下來就是要帶花,柏樹闢邪這是莆田的習俗。(福州市文旅局)

(責編:陳藍燕、張子劍)

相關焦點

  • 【福清民間】這樣過元宵節代代鬧熱......
    據了解,每年江兜村的元宵節,王氏族親都要舉辦文武宴,抽頭尾厝,這是源於明朝末年遺留下來的一種習俗。江兜村規定,每年正月初四各房古厝裡要選一長輩到廟中抽籤。凡抽到「福」字,即為頭座「福」厝。接下第二座為「壽」厝,即為尾座厝。
  • 新厝江兜鄉土館 百年古厝聚鄉愁
    通過場景實物,圖文語音等形式,從清末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各個時期,把具有福清味、莆仙味、古早味的東西,把老華僑特色、傳統民俗、「媽媽的味道」的情景展示給大家,讓大家重拾兒時記憶,感受鄉土氣息,留住鄉愁。
  • 福清901路公交車線路圖 福清火車站到琯口農職院全程2元
    福清901路公交車線路:福清火車站----琯口農職院  全程:32公裡  票價:一票制2元  運行班次:每十五分鐘一班。早晚班設置,夏季:早班6:00,晚班19:00,冬季:早班6:30,晚班18:30。
  • 福清東北部的這些美景,你知道麼?
    準備好了福清遊玩攻略 希望大家玩的開心哦 國慶去哪玩系列 (五)福清東北部 大山村 古村落
  • 福清大山村:打造「家門口的呼倫貝爾」
    StartStopStartStop福清南嶺鎮大山村依託自然風光發展旅遊,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子。這是大姆山草場一角。高芳梅 攝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提起草原,很多人都會想到呼倫貝爾。鍾鷹 攝聚人氣古厝民俗成「名片」大山村位於南嶺鎮北部,是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下轄食菜厝、高厝樓、下底樓、單斜鋪、盧厝樓5個自然村,總戶數258戶,人口825人。
  • 10日起,機場巴士福清宏路站點搬遷,新址在……
    機場大巴福清宏路站點新址 10日起,機場大巴福清宏路站點的「城市候機廳」搬遷至福清市紅星美凱龍B棟139號(明達天橋後),班次時刻、聯繫方式不變。機場大巴福清宏路站點新址的指示標 據了解,此次搬遷新址,福清宏路站點的「城市候機廳」將以全新面貌繼續為乘客提供服務。
  • 「非遺」什麼是哈尼族奕車鼓舞?
    【編者按】近年來,在旅遊市場推動和國家政策引導下,文旅融合激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新動力,非遺文化的挖掘利用也為旅遊業注入了更加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文化遺產旅遊已然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同時,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利用的平衡越來越受到關注,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建立遺產保護標準和完善遺產保護管理,成為未來文化遺產旅遊可持續發展探索的方向和目標。
  • 福清投資30億 打造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臺海網3月23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近日,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行開工動員會,標誌著該項目進入全新的建設階段。據悉,利橋歷史文化街區已引入福建商業龍頭企業東百集團,計劃總投資30億元,建設具有福清人文歷史特色的城市綜合體、文旅新地標、城市新名片,並打造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城訊|翠鳥鳴春/福清方言熟語選讀(之三)
    村裡有200餘年的古井 水質清冽編者:姓陳,和厝裡堂姐(陳世玉)攝影:西園村吳坤隆大哥 2019.夏十邑鄉音福清方言福清話簡介如:厝(家), 鼎(鍋),汝(你),厝裡(妻子),雞母(母雞),起早(早上)。語音部分比之現代漢語的四聲要複雜,早期有八聲,稱為八音,如今保留七聲。福清話發音部分甚至與宋代經臺灣傳到日本的日語宋音相同。如:縣字的發音與日語県的發音完全相同。反而跟現代漢語的發音相差比較大。
  • 海口、漁溪、龍田...福清這些地方都大有故事,老福清都不一定知道!
    帶你見識一下福清的歷史!      漁溪泉順大厝,位於福清市漁溪鎮雙墩村米粉樓小組,為四合院式民居,坐北朝南,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為封火山牆二坡頂、穿鬥式木構架。  大山食菜厝,古堡平面呈前圓後方,前座面闊九間(十扇厝),進深十一檁用五柱,明間後部設屏門。大姆山草場
  • 福建首個農村古厝合作社在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福清南宵村正式營運!
    上和洋村、下和洋村黨員組成南宵村第一黨支部,書記高傑說:「要讓村民知道古厝就是金厝銀厝,就要讓古厝擁有人能夠持續分到錢。村民最相信黨支部,最相信村裡的能人。黨支部牽頭成立古厝合作社,負責營運村中古厝,可以讓他們放心。」
  • 福清3條公交路線實行優化調整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817線路 福清市公交公司—柯嶼 因江鏡柯嶼道路封閉施工, 817線路無法正常運營,故自2019年11月起,起訖站點由福清市公交公司——柯嶼臨時調整為福清市公交公司——林厝。
  • 福清靈石山「駙馬墓」裡的駙馬是誰?他們有新發現~
    近日,福清文史愛好者王平根據她長時間的搜尋整理,與福清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的工作人員透過歷史的煙雲,揭開了「駙馬墓」主人的身份,認為靈石山駙馬墓就是陳壽墓。   古墓充滿神秘色彩    在福清靈石山森林公園路口處,東快記者見到了這座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駙馬墓。
  • 福清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第四十一期】​
    原創 福清法院 福清法院福清法院傳播法治好聲音
  • 記憶與傳承---探尋福清這個古村落古建築!
    ,講述著千年來福清人「家」的故事。     二、宗族遷徙食菜厝自然村是家族世系的血緣村落,同宗同族,聚族而居,代代相傳,食菜厝自然村開基發展至今歷時已有200餘年,村落裡現存有十扇厝古堡。全鎮8個村有4個村是老區基點村,其中食菜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閩中遊擊隊曾長期在這裡駐紮,開展地下活動。據村裡老人回憶,最多時有一百多名遊擊隊員生活在大厝內,吃住全由村民無償提供,床鋪不夠用,就把八仙桌拼湊起來當床鋪,還是不夠用,村民又把全部門板拆下給遊擊隊員當床鋪。當地村民為閩中地區的革命事業做出的卓越的貢獻,因而,食菜厝具有重要的革命歷史價值。
  • 城訊|王菲《心經》/西禪寺/ 福清方言熟語選讀(之七)
    福清話簡介福清話屬於閩語福州話,當地人稱為福清話。如:厝(家), 鼎(鍋),汝(你),厝裡(妻子),雞母(母雞),起早(早上)。語音部分比之現代漢語的四聲要複雜,早期有八聲,稱為八音,如今保留七聲......在海外唐人街或稱中華街等福清移民較多的地方仍是同鄉之間溝通的重要語言......
  • 「石頭厝」,一種被忽略的福建主流民居!
    從平潭、福清、莆田,經泉州的泉港、惠安、南安至廈門的翔安、同安,漳州的長泰,也就是在戴雲山脈的東南山麓地帶存在一條長長的「石頭厝民居飄帶」。這條「石頭厝民居飄帶」的西北,是閩中的「幹欄(木厝)民居分布區」,其東南則是閩南的「紅磚厝民居分布區」。
  • 美味福清(一)|福清:化凡為奇,多種多樣的家常「更頓」
    多種多樣的物產造就了福清人家常飯菜的多樣性我們可以從福清人日常飲食中「更頓」食俗看出其多樣性「更頓」是福清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日常飲食形甘薯是福清人曾經的主食,用甘薯磨製的澱粉稱為番薯粉,簡稱薯粉。在糧食短缺的年代,用薯粉煮出的食物可增加飯量,更易讓人有飽脹感,故調薯粉幾乎是福清家家戶戶每日必煮的更頓。
  • 福清東區出現「神盤」,高山將建祥禾大酒店
    福清龍山街道將建三福社區安置房小區二期項目,該樓盤建設單位為龍山街道三福社區居民委員會,擬建設安置房及配套設施。該項目總佔地面積8200㎡,總建築面積24500㎡,安置住戶65戶。總投資1.1億元,建設起止時間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
  • 福清利橋街區將重現古城「關廂」風貌 擬下月啟動徵遷
    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王光慧  瑞雲塔、黃閣重綸石牌坊、龍首橋、宋井……福清市利橋街區及周邊地帶,是福清中心城區僅存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民居聚集區。記者從福清市規劃局了解到,利橋街區將進行改造,重現福清古城「關廂」風貌,形成具有福清地域建築文化特色和僑鄉文化特色的街區。